古埃及文明到底被誰摧毀了?希臘人、羅馬人,還是阿拉伯人?

環球情報員 發佈 2024-03-24T16:24:40.880342+00:00

據現代考古證明,古埃及文明誕生於公元前5500年左右,古埃及國家的第一次統一則是在大約公元前3100年,比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還要早1000多年,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古埃及文明,與中華文明、古巴比倫文明、古印度文明一同被並稱為「四大文明古國」。最能代表古埃及文明的標誌物是金字塔、神廟,以及象形文字。


據現代考古證明,古埃及文明誕生於公元前5500年左右,古埃及國家的第一次統一則是在大約公元前3100年,比中國第一個朝代——夏朝(始於公元前2070年)還要早1000多年,可見其歷史之悠久。


▲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是埃及的旅遊名片,卻與現代埃及人沒有直接關係


然而,今天埃及的國名叫「阿拉伯埃及共和國」,顯而易見是一個阿拉伯人占主體的伊斯蘭國家,屬於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與古埃及文明完全不同,兩者之間沒有傳承關係。


歷史上,曾經征服古埃及的國家可不少,從波斯、希臘、羅馬到阿拉伯帝國,如此眾多的征服者,到底是誰真正摧毀了古埃及文明?


▲法老陵墓里的壁畫和象形文字




一、太陽神國度


古埃及文明的誕生,離不開尼羅河獨特的水文條件。這條世界第一長河,不但水量充沛,而且每年都會定時泛濫,給兩岸敷上一層肥沃的土壤,從而使尼羅河中下游具備了得天獨厚的耕作條件。


▲埃及是尼羅河的饋贈


據考證,早在大約9000年前,尼羅河兩岸就有人類居住,種植小麥和大麥等糧食作物,7500年前出現城市,並開始使用銅器。


而中國要到商代(公元前1600—公元前1046年)才大規模普及銅器。


▲古埃及人把一年分為泛濫季、播種季和收割季


公元前3300年,古埃及人發明了象形文字,隨後又出現文學、繪畫、音樂等藝術形式,以及建築、醫學、造紙(莎草紙)等科技,這些都標誌著古埃及文明已經趨向成熟,並開始向周邊地區輻射,古希臘人還借鑑象形文字發明了自己的字母。


公元前3100年,美尼斯統一古埃及創立了第一王朝,他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有記載的第一位帝王。


隨著統一國家的建立,統一的古埃及民族和語言基本形成,國力也愈發昌盛。由於古埃及人信仰以太陽神為核心的多神教,因而被稱為「太陽神的國度」。


▲古埃及人為建造金字塔付出了巨大代價


據照史學家的劃分,古埃及文明的歷史上一共有31個王朝,金字塔和木乃伊是古埃及文明最顯著的標誌,目前已發現的金字塔有100座左右。


其中最大的胡夫金字塔,高達137米,是第四王朝第2位君王胡夫的陵墓。從第十八王朝起,「法老」成為君王的固定稱呼。


從美尼斯建立第一王朝至第二十六王朝,古埃及文明經歷了大約2600年的時間裡,儘管中間經歷過周邊民族的入侵,但後來都被古埃及人人重新統一。




二、征服者來臨


古埃及位於歐亞非三洲交匯處,又是一片平原,有利於文明發展的同時,也有難以防禦的弱點。


▲鼎盛時期的埃及帝國


更致命的是,周邊其他文明在不斷交流和碰撞的過程中越來越強大,隨著鐵器、馬匹、航海等技術的成熟,波斯、希臘等文明後來居上,逐漸超越了原地踏步的古埃及文明。


公元前525年,波斯人滅亡了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建立第二十七王朝,其實只是波斯帝國的一個行省,統治者變成波斯人,臣民依然是古埃及人。


▲由於距離太遠,波斯沒能在古埃及建立穩固統治


建立在純粹武力基礎上的波斯帝國很不穩定,頻繁發生內戰,給古埃及人復國提供了機會。公元前404年,古埃及第二十六王朝的後代趁波斯帝國再一次內戰,趕走了波斯統治者,建立第二十八王朝。


▲公元前6世紀的波斯帝國


由於這裡差不多是波斯帝國統治的極限,波斯人只滿足於平息反抗和榨取財富,無力改變古埃及人的宗教和生活,使古埃及文化基本上沒有受到摧殘。


儘管復國的過程不算艱難,卻揭示了一個真相:稱雄北非—西亞區域近3000多年的古埃及文明,面對新崛起的國家已經力不從心,趕走波斯人後僅僅70年,新的征服者——古希臘人來了。


公元前332年,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統一希臘半島後發動遠征,滅亡了古埃及第三十一王朝。從此,古埃及人再也沒有建立過自己的王朝,作為國家,古埃及可以認為已經滅亡了。


▲亞歷山大一死,馬其頓帝國馬上分裂


公元前323年,亞歷山大在東征途中病逝,馬其頓帝國隨即分崩離析,各路將領和地方諸侯紛紛割據自立,亞歷山大任命的埃及總督托勒密趁機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托勒密時期的壁畫繼承了古埃及風格


托勒密在地中海邊興建亞歷山大城作為首都,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經營,亞歷山大城已經成為東地中海及希臘地區最繁華的城市和港口,規模僅次於同時期的羅馬城,並且是歐洲、西亞、北非及印度之間最重要的貿易中心。


▲托勒密王朝也曾是東地中海地區的霸主


有史學家把托勒密王朝算作古埃及第三十二王朝,因為托勒密雖然是古希臘人,卻以古埃及王朝的繼承者自居,他的稱號同樣是「法老」,並努力將兩個文明融為一體。


古希臘字母原本就受到象形文字很深的影響,兩者在文化上也有相通之處,因此古埃及的希臘化過程相對較為順利。托勒密甚至宣揚兩者的神靈是相通的,古埃及的太陽神即是古希臘的宙斯,古埃及人也很快接受了這一點。


托勒密王朝在推廣希臘語、促進希臘化的同時,還致力於收集、翻譯各類古埃及著作,收藏於亞歷山大圖書館,並使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以及最大的文化藝術中心之一,聚集了大量希臘知識分子。


▲影視劇復原的托勒密王朝亞歷山大圖書館


從公元前525年開始,古埃及王朝先後被波斯和希臘征服,但古埃及的宗教、文化、風俗被完整地保留下來。


托勒密王朝是一個上層為希臘人,臣民以古埃及人為主的國家,希臘語是官方語言,底層民眾仍然說著古埃及語,但兩者已經開始了民族融合。




三、羅馬基督教


托勒密王朝統治古埃及的同時,古羅馬人在波河平原上崛起,很快衝出義大利半島,向地中海周圍擴張。而托勒密王朝的內亂,給了古羅馬人可乘之機。


▲公元前44年的羅馬共和國,東地中海就剩下埃及沒有併入羅馬


公元前51年,托勒密十二世去世,他的一對子女因繼承權紛爭發生內戰。


為了奪取王位,女兒克利奧帕特拉引入古羅馬軍隊,帶隊的將領正是凱撒。在凱撒的支持下,克利奧帕特拉取得了埃及王位。


▲埃及豔后克利奧帕特拉的復原圖


此時的托勒密王朝名義上仍然是獨立的,實際已經成為羅馬的附屬國。公元前44年凱撒在死於羅馬內亂後,繼承者屋大維在公元前30年,將古埃及變成羅馬帝國的一個行省,克利奧帕特拉自殺身亡。


後世將這段歷史演繹為《埃及豔后》,從而名噪天下。


羅馬的統治方式類似於古希臘人,一邊繼續推行羅馬化和希臘化,一邊也不禁止古埃及文化的延續和發展。但羅馬人始終未能徹底打敗波斯等西亞民族,埃及等東地中海地區經常淪為雙方交鋒的戰場。


▲埃及行省是羅馬帝國最主要的糧倉之一


在長期戰亂以及羅馬帝國的殘酷統治下,巴勒斯坦地區的人們為了尋求精神寄託而產生了基督教,並很快傳播到相鄰的埃及行省。


雖然基督教作為一神教,被信奉多神教的羅馬人嚴格禁止,可基督教不僅沒有消亡,反而蔓延到整個帝國。


為了吸引更多民眾和貴族歸皈,基督教的教義在傳播過程中不斷發生變化。這樣一來,埃及的基督教便更多地保留了原始教義,與當時的主流教義已經有了一定區別。


▲中國史書稱埃及的阿拉伯王朝為綠衣大食


越來越多的古埃及人信奉基督教,按照基督教義生活,以多神教為核心的古埃及文化被漸漸拋棄。


公元3世紀末,亞歷山大圖書館毀於戰火,無數古代文獻記錄損失殆盡,大大加劇了古埃及文化的沒落。


隨著基督教的廣泛傳播,羅馬帝國統治者開始發現基督教對於自身的有利之處,基督教宣揚教眾要忍受苦難,不反抗統治者。


於是,慢慢放鬆了對基督教的禁令,後來連很多貴族都成為了基督教徒,基督教的合法化已經勢不可擋。


▲埃及行省屬於分裂後的東羅馬帝國


公元313年,羅馬皇帝發布《米蘭敕令》,終於承認了基督教的合法地位。325年,亞歷山大正教會成立,能與羅馬教廷、君士坦丁堡教廷分庭抗禮。


公元380年,基督教被定為羅馬國教,其他宗教被禁,古埃及文明留存下來的各類神廟紛紛被拆毀,太陽神的信眾越來越少。


亞歷山大城仍然是埃及行省的首府,受羅馬帝國和基督教的影響越來越深。亞歷山大圖書館毀滅後,再加上遠離作為古埃及文明核心區域的尼羅河中下游,這座城裡的古埃及文明痕跡越來越淡。


▲基督教成為羅馬國教加速了古埃及文化的消亡


公元395年,羅馬帝國分裂為東西兩半,基督教也出現羅馬和拜占庭兩個教廷。東羅馬帝國即拜占庭帝國,更多地受到希臘文化影響,被後人認為是一個希臘化的國家。


拜占庭帝國加快了對埃及行省的希臘化和民族融合進程,用希臘字母代替古埃及字母,再加上基督教的深刻影響,當地人的宗教、文化、習俗等方面都發生了巨大變化。


▲641年阿拉伯人在開羅南郊建都,973年開羅成為首都至今


在宗教上,埃及行省不屬於拜占庭教廷,有自己的亞歷山大正教會,保留著更原始的基督教義,使用古埃及語舉行宗教儀式,但這種語言已經脫離了古埃及象形文字,改用古希臘字母書寫。


差不多在公元5世紀以後,古埃及人的血緣和語言依然在延續,但不再有人認識由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古埃及字母,他們不再信仰太陽神,而是嚴格遵從基督教義,古埃及文明可以說是已經名存實亡。


▲亞歷山大的古羅馬劇場




四、阿拉伯化


公元7世紀初,阿拉伯文明伴隨伊斯蘭教崛起於西亞的大沙漠中。632年阿拉伯帝國建立,立即展開波瀾壯闊的對外征服。而當時占據西亞、北非大部分區域的是拜占庭帝國,成為阿拉伯人首先衝擊的對象。


641年,阿拉伯軍隊攻占埃及行省,將其併入帝國,大批阿拉伯移民成為統治者和中上階層。


阿拉伯帝國通過武力和稅收等手段大力推廣伊斯蘭教,使大部分當地人歸皈,與阿拉伯人融合,最終形成埃及阿拉伯人,一直延續到今天。


▲開羅最古老的阿慕爾清真寺


642年,阿拉伯人在尼羅河三角洲南方十多公里處的一座要塞里,建起埃及第一座清真寺。


經過不斷建設到10世紀中期,這裡變成法蒂瑪王朝的首都開羅,從此成為埃及的政治中心和最大城市。充當了600多年埃及首府的亞歷山大城因此衰落下去。


這是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標誌著古埃及文明徹底消亡。失去原主人的金字塔和獅身人面像,成為了古埃及文明的遺存。


▲獨具特色的埃及科普特教堂


阿拉伯人雖然大力推廣伊斯蘭教,但並不禁止其他宗教,利用重稅來吸引更多人改信伊斯蘭教。


而堅持基督教信仰的當地人稱為「科普特人」,由此產生了科普特語和特普特教派。「科普特人」的本意就是「埃及人」,後來特指信仰基督教的古埃及人後裔。


由於很早脫離了拜占庭帝國和教廷, 1054年基督教分裂為天主教和東正教,對科普特人沒有產生多少影響,他們有自己的亞歷山大正教會,也被稱為科普特教派。在阿拉伯人的影響下,科普特人改用阿拉伯語,科普特語只用於宗教場合。




五、古埃及人的後裔


埃及憑藉尼羅河滋養出的豐富物產和人口,始終是伊斯蘭世界的重要中心之一,多次形成割據政權。


1517年,埃及變成奧斯曼帝國的一個行省,1882年淪為英國殖民地,1953年才真正獨立。


這是自從公元前30年托勒密王朝後滅亡的1920年後,埃及再次成為一個獨立國家。


現在的埃及仍然屬於阿拉伯世界的一部分,並且在國力和影響力方面,都在阿拉伯國家裡名列前茅。主體民族是埃及阿拉伯人,信仰伊斯蘭教。


▲曾擔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加利是埃及科普特人


根據不同的統計方法,科普特人占埃及1.04億總人口的10-20%,大多信仰基督教科普特教派,以古埃及人後裔為主,融入了一部分古希臘人和古羅馬人的血統,平時說阿拉伯語,宗教儀義上用科普特語。


▲科普特語被歸類為埃及語


科普特語與古埃及語有關聯,用古希臘字母書寫。


總體上說,科普特人在埃及的政治和經濟地位不高,但受教育水平和城市化水平高於穆斯林。1992-1996年間出任聯合國秘書長的加利,就是來自埃及的科普特人。


▲1822年法國人商博良破譯了古埃及象形文字


誕生於將近8000年前的古埃及文明,5000多年前進入王朝時代,2500多年前隨著羅馬人入侵後開始消亡,至1500多年前因阿拉伯人入侵,古埃及文明這才徹底滅絕。


與古埃及人關聯最大的是科普特人,信仰基督教、說阿拉伯語,在文化上與古埃及人沒有了傳承關係。直到19世紀,象形文字被重新解讀出來,古埃及文明的神秘面紗才被漸漸揭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