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頓委內瑞拉美食的回憶,記載著跨國友誼的快樂

青藍在厄瓜多爾 發佈 2024-03-25T10:36:47.020953+00:00

「媽媽,伊沙貝拉來了。」老三快速出門,朝著小區大門方向跑出去,去迎接他的朋友——一個2歲的可愛的小女孩。按照約定,Peter和Fati帶著他們的寶貝女兒伊沙貝拉過來家裡玩。但是,這一次,他們是帶著我們的福利來的。

「媽媽,伊沙貝拉來了。」老三快速出門,朝著小區大門方向跑出去,去迎接他的朋友——一個2歲的可愛的小女孩。


按照約定,Peter和Fati帶著他們的寶貝女兒伊沙貝拉過來家裡玩。但是,這一次,他們是帶著我們的福利來的。


我們的福利,其實是他們的任務,由他們負責給我們做一頓他們委內瑞拉的美食:檳榔。



事情發生在兩周前,他們第一次送東西過來時,我們提前準備了幾款中國菜式招待他們,其中有一款是牛肉燉干竹筍,Piter說這是他一生當中第一次吃「竹子」,也是吃過最好吃的「竹子」菜。


結果,他們回到住處後,Peter主動發信息和先生約定,兩周後的周末,到我們家裡,親自給我們做一頓正宗的委內瑞拉美食,給我們嘗一下。


這不,今天是約定的周六,他們就來了,帶著我們的福利。Fati說,現場還要把我們教會,就連製作的工具都送我們,哇哈,這福利也太好了。


一進門口,Peter和Fati就趕緊從隨身的大背包里,像淘寶似的,把原材料一件一件往外擺,把桌子擺了滿滿一桌。


有他們做午餐所需要的食材,也有好幾樣我們沒有見過的工具。後來聽Fati介紹,才知道是這是煎餅工具,功能類似國內的煎餅鐺。


於是,東西準備齊全,說干就干。Fati 當主力,我和妞當副手


Fati邊動手邊給我們解說。首先是拿出他們帶來的一款玉米粉,(如圖),先用冷水加鹽,稀釋好後,把玉米粉倒入水中。在倒入玉米粉的過程中,不斷攪拌。幾分鐘後,一盤軟而不粘手玉米粉就做好了,簡單又快捷。



接著,只見Fati用手抓了一小撮玉米粉,搓成圓形,然後壓扁,一二三的步驟,就做成了一個成品,我和女兒在旁邊,有模有樣的學著做。最後,見功底的步驟來了,只見她把玉米餅的成品放到了他們帶來的煎鍋上。


煎鍋有兩個,一個是網狀的,一個平底鍋狀的。只見Fati先把玉米餅的半成品,放到平底鍋狀的鍋上,正反面煎了一會,幾分鐘後,玉米餅定型,再正反面煎一小會,移到另外一個網狀的煎鍋里,再反覆煎一小會,就可以出鍋了。


這時,只見Fati準備了一個小籃子,上面鋪了塊乾淨的方布,然後把已經熟的玉米餅放在方布上,然後迅速的用布蓋上,Fati邊做邊示範說:「這個餅涼了會變硬,不好吃,這個方法可以保溫。」看來,實操勝於雄辯,加上有師傅在旁,邊教邊做,學了一輪,下次想吃就自己做了!


而在廚房的另一邊,Peter 幫忙準備餅餡,我走過去看了一眼,有兩種餡餅。一種是蛋黃醬+洋蔥+番茄+金槍魚(涼拌);另一種是洋蔥+番茄+雞蛋+火腿片;這裡番茄和洋蔥需求量比較大,並且都是要切成粒狀,是體力活。


但是發現他們現場展現了一個切粒的新技巧,就是把番茄和洋蔥先對半切開,接著先切片(注意不要切斷哦),然後把原先切片的連在一起的用十字刀再切一下,整個番茄或者洋蔥就都變成粒了,超塊。



然後就開始煮餡料了。煎餅用了兩個鍋,然後餡料再開兩個鍋,幸好瓜這邊的爐灶可以四個鍋一起工作,要不還真忙不過來呢。


幾個人在廚房裡忙進忙出,整然而有序,速度自然是快的。


再加上在Peter夫妻的配合搭檔下,更高效。夫妻同心,其利斷金,果真不假,不一會,一頓色香味俱全的委內瑞拉美食,就準備好了。


「bien, es hora de comer(好了,可以開飯了。」隨著Fati一聲呼喚,讓大家從聊天或者玩耍中停下來,紛紛湊到餐桌前,好奇的等著今天Fati準備的美食。


只見Fati把最後一盤調味料,搬上餐桌,是切好去皮的牛油果。


就準備開餐了。



等大家都圍到餐桌前,Peter 拿起一個餅,給大家示範正確的吃法。之間他拿了一把小刀,往熱氣騰騰的玉米餅中間劃了一個小口,然後慢慢地把小口往餅中間深挖,但是就很小心的,不要把餅的周邊弄穿洞,然後抽離小刀,把自己喜歡的餡用小勺子,裝到玉米餅的「肚子」里去,然後就可以開吃了。


我一看,和咱國內的「肉夾饃」的吃法,有異斧同工之處。


於是,大家看完示範後,面對新鮮出爐,香氣騰騰的玉米餅,終於忍不住了。開始動手,大刀破斧的吃起來。


大家都邊吃邊豎起大拇指。想不到,這看著平淡無奇的餡料,配著模樣平凡的玉米餅,也是人間美味呀!


這時,剛好碰上過來串門的中國老鄉,大家一起品嘗這異國他鄉的美食,邊吃邊聊,說到有趣之處,開心大笑,好不熱鬧,讓小小的房子裡充滿了快樂。



吃飽喝足,茶餘飯後,就是閒聊時光。這期間,還發生了幾件有趣的事:


1、 互相學習語言;


西班牙語裡的「r」"rr",因為是顫音,我們都覺得這個發音很難學會,難得遇到有母語是西班牙語的Peter和Fati,肯定不會錯過這個討教機會。於是現場讓他們教我們學習基本的西班牙語。然後,他們又提出對我們的漢語感興趣,剛好,我帶了學習拼音的一些掛圖教材以及寫字練習教材,現場給她們來一節漢語拼音課堂;

大家互相學習的氛圍,更加水漲船高。



2、 學習用筷子;


跨國文化在於傳遞和互相影響。吃飯時,Peter看到我們用筷子用得那麼溜,就又拿了副筷子,跟著我們學用筷子。更有趣的是,他2歲多的女兒伊莎貝拉,也拿著筷子比劃,比劃;哎,可別小瞧他們,Peter不一會就學會了還用得特別好。而伊莎貝拉,像找到了一樣好玩的玩具一般,不停地用筷子去夾爆米花吃,認真而又可愛的小圓臉,加上努力揮灑的動作,又逗得我們開心大笑。



3、 禮儀見細節;


最後不得不說的是,瓜國人很注重禮儀。除了每天見面必先打招呼外,吃飯還會謝謝主人家的食物招待等。還有一項令我驚訝的行為,就是,主動幫忙收拾餐桌,洗碟碗,把廚房搞的乾乾淨淨,整整齊齊的。這不,這天吃完飯後,Fati和她的一位朋友,一定要把廚房衛生搞好,才離開。我當面阻攔了好幾次,都沒有效果,搞得我都不好意思。多次勸阻無效之後,我也表示尊重,放棄勸說了。當他們把現場整理完畢之後,我不由的驚訝了。他們不但把廚房用具洗得乾乾淨淨的,還擺得整整齊齊,只能用「敬服」兩字表達我的情緒了。



歡快的聚會總是短暫的,大家在愉快的交往中,增進了了解,加深了友誼。遺憾的是,Peter 一家即將移民葡萄牙,他們是我們來瓜認識的第一位深交的本地朋友,並且我們在這陌生國度,努力站穩腳跟的時候,他們不遺餘力的幫助著我們,離別的時候,我們約定,有緣歐洲再見!


或許,這就應驗,友情的延續來自心靈,不論聯繫有多少,只要內心留有彼此的一片天空,那麼偶爾一聲問侯就會帶來會心的一笑。相聚時間雖短暫,讓我們回憶那些在一起的時光,友情的歲月是記憶里最美的畫面。

用文字記錄生活,用故事溫暖人心

.

大家好,我是青藍,很高興遇見您~

兩人三娃,暫居厄瓜多首都基多

關注我,一起分享,一起交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