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個特殊的紀念日!按傳統,一定要吃這種特別的食物……

科普中國 發佈 2024-03-26T14:13:28.955341+00:00

1988 年 3 月 14 日,美國舊金山科學博物館的物理學家賴瑞·蕭帶著博物館的員工們組織了一場以圓周率「π」為主題的慶祝活動。

1988 年 3 月 14 日,美國舊金山科學博物館的物理學家賴瑞·蕭(Larry Shaw)帶著博物館的員工們組織了一場以圓周率「π」(讀作「派」,近似值為 3.14)為主題的慶祝活動。他們一邊繞著博物館的紀念碑做 3 又 1/7 周(22/7,π近似值)的圓周運動、一邊吃水果派,還會一起分享與「π」有關的知識。

此後,3 月 14 日也被許多喜歡數學(也可能是熱愛吃派)的人定為了一年一度的「圓周率日」,並且會依照傳統,一起吃派、一起分享與圓周率「π」有關的知識和趣聞。

今天,讓我們也來分享一些關於「派」的知識。只不過是「派」,不是「π」。

01

歷史上的「派」

其實直到 14 世紀,「pie」這個單詞才在英文中出現。

我們現在在餐廳中常見的「pot pie」被認為起源於希臘。就是那種端上來一個小鍋,上面蓋著酥皮那種。當時它被叫做「Artocreas」。

而對於派的更早歷史,人們也有一些推測。大多數人認為早在公元前 9500 年左右的新石器時代時期,就有派樣的食物了,那是一種由穀物薄餅包裹著蜂蜜在炭火里烤制的食物。

還有人通過對古埃及拉美西斯二世墓牆上的雕刻分析,認為在距今 3000 多年前的古埃及,御廚給法老做的派里還會放一些水果。後來,羅馬人給這種食物做了升級,會在餅皮裡邊放上肉、海鮮等食材,內容豐富了很多。

不過與現在外酥里軟的餅皮不同,對那個時候的人來說,餅皮更像是一個容器。據說當時的餅皮是用穀物粉和橄欖油製成的,並且還沒有發明出起酥這種烹飪技術,所以當時的餅皮烤出來會非常硬,根本沒法吃。

後來,北歐人用牛油或者豬油代替了橄欖油和麵粉混在一起,才有了我們現在吃到的酥脆的餅皮。

但那會他們還不被叫做「pie」,而是被叫做「coffins」。據說御廚還會把一些小型鳴禽做熟,裝飾在食物的頂部,用來表示不同的餡料。

02

到底什麼才算是「派」?

英美兩國一直就派的定義有爭論。

《簡明牛津詞典》對「pie」的定義是「一種由酥皮包裹或者覆蓋著的,甜味或鹹味原料的烤制菜餚」。

而《牛津現代美國英語詞典》則將「pie」定義為「由水果、肉、蛋奶糊等烤制而成的食物,通常頂部和底部有酥皮,或者任何做成派的形狀的東西(mud pie)」。

顯然,美國人對派的定義相當寬鬆,所以,在美國被叫做「派」的東西,就很多。比如在英國被叫做「撻(Tart)」的不封口的烘培甜點,在美國也可以叫做派。這……不就是我們常說的水果撻、蛋撻嗎?

此外,美國還有很多被叫做「口袋派(pocket pie)」的食物,比如我們在美式快餐店會吃到的香芋派、蘋果派等。

麵皮裹著餡料就行?如果按照這個定義的話,那我們想要吃「派」的時候選擇可就多了……餃子、包子、燒麥、餡餅、韭菜盒子、炸糕、青團……畢竟我們大中華美食中,用麵皮裹著餡兒的食物可真是太豐富了。

說到這裡,我不由得做了一個「派」的九宮格,讓我們「打開思路」,來看看那些不正經的「派」。

看完後不知道愛吃派的你是不是已經沉默不語了?那麼你是屬於哪個陣營的?快來留言分享一下吧~

作者:FOODHACK玉子 新南威爾斯大學食品科學碩士,《舌尖上的中國》科學顧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