矽谷銀行倒閉,預示著美國西海岸的衰退?

新米行業報告研究 發佈 2024-03-27T01:44:40.870702+00:00

【新米行業研究報告-數策全行業調研報告】專注於洞察全行業發展研究,關注我,帶您前瞻各大行業未來趨勢!前言最近對於美國的科技企業來說情況不是很妙。先是各家公司掀起了一股裁員潮,但在通脹高企以及其他經濟板塊過熱的情況下,美聯儲加息的決心似乎並未動搖,這導致了矽谷銀行的倒閉。

【新米行業研究報告-數策全行業調研報告】

專注於洞察全行業發展研究,關注我,帶您前瞻各大行業未來趨勢!


前言



最近對於美國的科技企業來說情況不是很妙。先是各家公司掀起了一股裁員潮,但在通脹高企以及其他經濟板塊過熱的情況下,美聯儲加息的決心似乎並未動搖,這導致了矽谷銀行的倒閉。

如果美國的增長需要減速,灣區及西雅圖的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從而將它們推到衰退區域。但這同時也許是重塑這些地區失衡的經濟的機會。

美聯儲一直在提醒投資者自己有意繼續加息,直到通脹水平降至接近 2% 的目標,讓經濟恢復平衡。但美聯儲聚焦的是國家層面的平衡。一個更加平衡的經濟在美國大都市層面會是什麼樣子的呢?

一些地方總會比其他地方做得更好,後疫情時代的經濟也不例外。矽谷銀行的倒閉凸顯了當地經濟狀況會如何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波及整個地區。

職位空缺與住房數據可以提供一個窗口,讓我們得以窺見經濟活動步伐的又一次放緩可能會如何在美國的各個城市產生何種影響。

正如矽谷銀行這家專注於科技初創企業的銀行所發出的信號那樣,目前最糟糕的趨勢出現在西海岸的科技密集型城市,那些在 2010 年代成為最大贏家的城市:舊金山、聖何塞以及西雅圖。

矽谷銀行的危機可能意味著未來初創企業與私營科技公司的信貸供應減少,從而給集中在該地區的科技經濟帶來更多阻力。




即便美國經濟設法實現了軟著陸,這三座大城市最好的希望也可能是一次輕度衰退,所以那些地方的民眾與政府官員現在就應該開始為此做計劃。

要想了解勞動力市場的失衡程度,方法之一是將當前的職位空缺水平與疫情前的市場做比較。美聯儲在考慮如何制定貨幣政策的時候就是這麼做的。上周,我們從美國勞工統計局處弄到了今年 1 月份的職位空缺與勞動力流失情況調查數據。

調查顯示,有 1080 萬個職位空缺,而疫情前只有 700 萬個,增長了 50%。實時跟蹤招聘信息的招聘網站 Indeed 顯示,截至今年 3 月初,招聘信息比 2020 年 1 月增加了 33%。

事實上,數據是非常有用的,因為它可以跟蹤城市級的職位情況。雖然大多數城市的情況似乎與美國全國的數字相當,但舊金山與西雅圖發布的職位數比疫情前減少了 6.5%,聖何塞減少了 12%。即便在西海岸的城市當中,這幾個城市也依舊突出;鳳凰城、洛杉磯、薩克拉門托以及丹佛公布的職位數量仍遠高於疫情前的水平。

房價數據也講述了一個類似的故事。根據標準普爾 CoreLogic Case-Shiller 指數,在所發布的前 20 個都市區數據中,去年 12 月份只有舊金山和西雅圖的房價與一年前同期相比有所下降。

這些城市所發生的事情已經不是什麼秘密了。在新冠大流行期間發動的招聘閃電戰被證明用力過猛之後,科技行業正在經歷一股裁員潮。在很多情況下,科技公司的關注重點正在逐漸轉向盈利能力而不是增長。鑑於那些城市是美國房價最高的地方之一,7% 的抵押貸款利率令購房的負擔能力更差了。

這些科技型城市至少在明年將要面臨的問題是,儘管它們的經濟可能仍處於「軟著陸」範圍內,但美國整體經濟仍然偏熱,超出了美聯儲能容忍的範圍。如果美國的增長需要減速,灣區及西雅圖的情況可能會變得更加糟糕,從而將它們推到衰退區域。


如果說西海岸地區還有一線希望的話,那就是重塑經濟的機會,大多數人認為經濟已經失衡,變得過於偏向「富人」(主要是科技員工以及房地產所有者)而不是「窮人」。

由於住房短缺將人們趕出家門,不平等現象正變得十分猖獗。地方政府似乎不願意或無力解決這些問題。就業市場蓬勃發展、寫字樓人滿為患,股票與房地產價值的不斷上漲讓人們迴避去做出艱難決定。

不確定性已是慣常。科技行業正處在轉型期,寫字樓與中央商務區的未來存疑,房地產價值在下跌,雖然失業率仍保持在低位,但大家想知道,當科技行業的遣散補償到期時,勞動力市場會變成什麼樣子。

儘管過去十年裡大家已經對舊金山灣區以及西雅圖的經濟狀況感到些許不滿了,他們即將面臨的經濟下滑局面也同樣不會很輕鬆。然而,如果這有助於推動與住房及治理相關的改革,並能讓過度依賴科技行業的經濟多樣化的話,這樣的代價或許是值得的。


END

銀行資料包-5467份,關注並私信添加客服獲取



該份資料包共5467份

如果您覺得這些資料對您有幫助,希望獲取完整的電子版內容參考學習

您可以關注+評論+轉發

然後私信我「報告」



免責聲明:以上報告均系本報告通過公開、合法渠道獲得,報告版權歸原撰寫/發布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本報告為推薦閱讀,僅供參考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如對報告內容存疑,請與撰寫/發布機構聯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