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淀首個教育共同體成立

北京海淀 發佈 2024-03-28T23:56:26.357985+00:00

為加快學院路地區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3月10日,在學院路學區第二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由地區高校、中小學校、地區單位共同組成的學院路地區教育共同體成立,這是海淀區首個教育共同體。

為加快學院路地區高質量教育體系建設,3月10日,在學院路學區第二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上,由地區高校、中小學校、地區單位共同組成的學院路地區教育共同體成立,這是海淀區首個教育共同體。

未來,共同體將開放地區優質資源共享,充分利用整合學院路獨有的教育和智力資源,加強校地間、校際間的互動交流,打造學院路學區的教育品牌,形成學區特色與文化,探尋出一條具有學院路特色的教育均衡發展之路,使學區的教育水平再邁新台階。

學院路學區共有中學4所、小學8所、幼兒園17家。4所中學均為大學附中,2019年,礦大附中、石油附中和科大附中、地大附中分別加入了一零一教育集團和海淀區教師進修學校教育集團;學區內8家小學有5家優質校,3家新優質校;17家幼兒園主要是大學、科研院所、企事業單位辦園。

學院路地區是北京市及海淀區科技、文化、教育資源最為密集的地區之一。轄區內集聚了中國地質大學、中國礦業大學等8所國內著名大專院校,中科院生態研究中心、中國石油規劃總院等10餘所國家級科研單位。

學院路學區管理中心主任楊寶華介紹,近年來,街道和學區從義務教育階段入學、中小學有機銜接、學校特色發展等方面,引進幼教資源,讓更多孩子有園可入,擴大小學優質教育資源輻射範圍,引進海淀區兩大教育集團等,積極打通不同學段和不同類型教育領域之間的壁壘,實現區域內教育資源的縱橫打通和深度整合。

據學院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學院路學區第一主任委員鄭鵬介紹,共同體充分運用高校和科研院所資源密集的優勢,建立高校、科研單位與中小學校有效合作機制,共享公共空間、開放博物館等,不斷豐富和拓展教育資源和渠道,為努力提升學院路學區中小學校辦學水平不斷貢獻力量。

現場,發出了《學院路地區教育發展共同體倡議書》,倡議學院路街道和學院路學區委員會將建立有效機制,夯實「學院路地區教育發展共同體」的平台陣地,將教育與社會資源、地方政府協調起來,實現教育與社會的溝通;加強各教育單位的深度交流與溝通,協調與解決學校共同面對的教育教學問題;將教育平台陣地打造成為區域人民共建、共識、共享的和合共生之所;通過「共生式」黨建,引領地區教育資源,將教育、科技、人才相融合,推動基礎教育建設,利用高校博物館、實驗室等資源,讓中小學生不僅能獲取更多知識,還能更好地融入社會。立足空間更新實踐和學院路環高校「三帶一節」創新街區體系,構築「學院路地區教育發展共同體」的場景生態。

現場,學院路學區與學院路衛生服務中心簽訂了《醫教合作協議》。新學期學院路學區各單位聘任了一批健康副校長,工作模式從原來的師生走進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到現在「零距離」接觸。今後,學院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學區將繼續加強溝通合作,構建醫校聯手醫教聯合新模式。

鄭鵬表示,「未來,將堅持黨建引領,匯集八方資源積極服務於區域的教育事業,確保辦學安全,把學院路地區基礎教育打造為和高等教育相匹配的『新名片』。」(記者 王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