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而不是相反

教育讓人更有價值 發佈 2024-03-29T09:32:50.724932+00:00

一直以來,傳統、理論、現實形成一種合力,支持著看似天經地義的教育常識:教師教知識、學生學知識、考試考知識。何為學習?概括地講,學習是一個相對持續的過程,學習的行為發生在學習者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情境中,學習活動獲得、形成和改變學習者的行為、能力、價值觀和知識。

一直以來,傳統、理論、現實形成一種合力,支持著看似天經地義的教育常識:教師教知識、學生學知識、考試考知識。

何為學習?概括地講,學習是一個相對持續的過程,學習的行為發生在學習者與環境相互作用的情境中,學習活動獲得、形成和改變學習者的行為、能力、價值觀和知識。

學習的邏輯起點是什麼?當學習者的願望、需求和實際所處的環境產生膠著狀態時,學習就可能發生。這裡的需求包括心智方面的需求,比如想知道夏天比冬天氣溫高;包括生存方面的需求,比如怎樣完整表達自己的意思,讓對方認同自己的觀點;包括完成特定的任務,比如怎樣寫一份應急處理文案。

需求與環境處於膠著狀態時,就會同時形成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願望。學習的過程就是產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的結果就是知識、能力、價值觀念的獲得與形成。

學習行為的產生遠早於教育行為,學習行為的範圍也遠大於教育行為。學習行為應該和人類同時出現。就社會發展來說,學校教育僅僅有幾千年的歷史,就個體成長來說學校教育也僅僅是人們學習行為的一個很小的部分。請想想兩歲左右的兒童已經達到母語的水平,而6歲兒童在入學前已經擁有的知識、能力和是非標準,想想每一個成人在開始一項新的工作時最初幾個月所獲取的信息、知識、技能等。

總之,從嬰兒到成人,只要需求與現實出現膠著狀態,學習行為就必然會發生,所以,教育的問題應該放在學習這個大背景上去思考、去認識。

思想和行為的需要,即膠著狀態時學習行為的基礎,也是學習行為的本質特點。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人與對象等概念以及這些概念背後的思維模式都不足以真正學習的本質。試想人沒有需求時不會學習;人的需求沒有落實在一個具體對象上時,也不可能發生學習。一方是急迫的需要,另一方是需求的難以實現。這就是上述的膠著狀態。這種狀態的出現,也正是問題的形成過程。

而問題的說明、分析和解決的過程正是學習的過程。試問,人們為什麼要解決問題呢?學習行為的動機又是什麼呢?答案是意義,即學習行為真正追求的,並不是知識、能力或態度,因為這些僅僅是學習的副產品。意義才是學習的真正目標。而意義又是需求的滿足。意義出現在從膠著狀態到平衡狀態的過渡。

結論:構成學習的核心要素有三:需求及因需求而形成的問題,問題的解決,以及問題解決的意義,其中需求、問題、意義三要素構成膠著的狀態,同時也推動著膠著狀態向平衡態的發展。記住這樣兩句話:

問題的出現即學習的開始。意義的獲得即學習的實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