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賞給大臣的「胙肉」有多難吃?不做手腳,簡直難以下咽

正一品 發佈 2024-04-01T00:22:02.678604+00:00

在清朝,滿族人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每逢節日,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都會拿出一塊豬肉來祭拜天地和祖先。於是每年的正月初二,皇帝都會召集文武百官,聚集在坤寧宮,舉辦一場盛大的祭祀典禮。上至一國之君,下至王公大臣,都會享用祭祀用的豬肉,而這塊豬肉,也被稱之為「胙肉」(zuò )。

在清朝,滿族人有一個習俗,那就是每逢節日,無論是皇親國戚,還是平民百姓,都會拿出一塊豬肉來祭拜天地和祖先。

於是每年的正月初二,皇帝都會召集文武百官,聚集在坤寧宮,舉辦一場盛大的祭祀典禮。上至一國之君,下至王公大臣,都會享用祭祀用的豬肉,而這塊豬肉,也被稱之為「胙肉」(zuò )

每到這個時候,很多朝臣就如臨大敵,要麼偷偷將肉藏起來,要麼就做手腳,反正能不下咽,就不下咽。究其原因,還是因為皇帝賞賜的胙肉太難吃了!

難以下咽的胙肉

所謂的胙肉,其實就是用白開水煮出來的豬肉,通常都是很大一塊,要是火候把握不好,基本上是半生不熟的。

祭祀典禮結束後,為了不浪費胙肉,皇帝便會將肉分給大臣們吃,除了皇室中人以外,也就是一些手握重權的官員,才能享用到。

皇帝賞賜的胙肉,文武百官必須要收下,並且不僅要吃,還要吃得高興,否則就是違抗聖命了。

可以想像一下,沒有鹽,沒有蘸料的半熟白水肥肉,怎麼咽得下去呢?

但是這可是皇帝賞賜的東西,他們必須第一時間就吃下去,可實在吞不下去的時候,又不能直接把東西吐出去,否則就是對皇上的不敬。

因此,吃胙肉對於大臣們而言,簡直就是非人的折磨。不過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有些聰明的大臣,就想到了一種方法:將糯米做的紙張,放入水中,再加入鹽、醬油、香料等調料,使紙張變得有味道後,再曬乾。

後來,這種方法傳開了,有人便在此基礎上進行改良,用醃製和浸泡的方式代替水煮,總而言之,就是要把紙張弄得更有味道。

等到要參加祭祀的時候,就將紙帶在身上,得到到胙肉後就裝模作樣地用紙巾擦拭一下,如此一來,紙上的味道就會浸到胙肉上,以至於不那麼沒滋沒味,難以下咽。

一場作秀

據說,雍正年間,一次祭祖儀式結束後,雍正便將胙肉賞賜給了幾個兒子,這些皇子從小吃的就是山珍海味,看見肥膩的胙肉,根本毫無食慾,吃的時候更是連連作嘔。

但是這對於當時還是四皇子的乾隆來說,卻是一個表現自己的好機會。

他接過胙肉,不僅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嘴裡還發出讚不絕口的聲音,沒一會兒,一盤子的胙肉就被他吃得乾乾淨淨了。

如今想來,吃胙肉這件事情,其實也是雍正有意要試探幾個皇子,是否能夠吃苦耐勞,忍辱負重,或許在當時,他就有了讓乾隆接班的意思。

乾隆登基後,也學著祖輩們的做法,在祭祀典禮過後,賞賜滿朝文武一頓「豐盛」的胙肉。

百官們雖然以前就聽人說過乾隆吃胙肉的事情,但真正見到胙肉的時候,卻只覺得噁心。

為了應付乾隆給的胙肉,他們可謂是殫精竭慮,絞盡腦汁,但唯獨紀曉嵐卻是個例外,他平日裡就格外鍾愛吃肥肉,對這胙肉也是十分感興趣。

所以大臣們領到胙肉後,都通通將其送給紀曉嵐,而紀曉嵐也是來者不拒,全都吃下肚。

據史書記載,紀曉嵐特別喜歡吃豬肉,一頓要吃下十盤,所以那些實在是吃不下的大臣們,就和紀曉嵐達成了一種默契,只要是得到胙肉,就送給紀曉嵐。

於他們而言,這樣做不僅解決了肉,而且還拉近了與紀曉嵐之間的關係,而紀曉嵐也可以大快朵頤,簡直就是一件雙贏的事情。

不過從吃胙肉這件事就可以看出,古代階級之間的差別,有時候真的比人和猴子的差別還大。

正如古語「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描述的那樣,這些朝臣們連豬肉都吃不下去,可這對於普通的百姓而言,卻是美味佳肴,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頓豬肉。

原本,吃胙肉是滿族的祖先,為了讓後人們學會憶苦思甜,不忘初心才制定的習俗,最終卻變成了一場「作秀」,你說說這又是何必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