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閩南邂逅花朝節

泉州網 發佈 2024-04-01T11:11:07.963894+00:00

■本期執行 張博泉州有不少漢服愛好者參與花朝節活動(陳英傑/提供)泉州花朝節盛況 (漠白/提供)「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這是清代詩人蔡雲描寫的古時花朝節的盛況。

■本期執行 張博

泉州有不少漢服愛好者參與花朝節活動(陳英傑/提供)

泉州花朝節盛況 (漠白/提供)

「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萬紫千紅披錦繡,尚勞點綴賀花神。」這是清代詩人蔡雲描寫的古時花朝節的盛況。

花朝節,是指中國百花的生日,簡稱「花朝」,也稱「花神節」「百花生日」「花神生日」等,是漢族傳統節日之一,流行於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一般於農曆二月初二、二月十二或二月十五、二月二十五舉行。節日期間,人們結伴到郊外遊覽賞花。該節唐朝時就已存在於貴族之間,到宋代有了更完整的民俗內容並廣泛流傳,直至清代末年逐漸消失,近年來伴隨著人們對傳統文化及習俗的重視慢慢又走入了大眾的視野。近段時間,泉州各地也陸陸續續舉行了多場花朝節活動。

據史料記載,伴隨著中原移民南遷,泉州成為花朝節流傳的重要區域之一。《泉州府志》載:宋時泉州花朝節的時間是農曆二月十五,或二月初二。在那一天,人們去東湖、九日山、清源山踏青遊玩、飲酒賦詩、種花賞花,再做上閩南獨有的百花糕。而不管男女老少,頭上都簪上一朵時令的花朵。

許是因為有此歷史淵源,所以閩南人有愛花的傳統,這從蟳埔女的簪花圍、惠安女頭巾上的花朵以及民俗活動中各種簪花禮、日常喜愛種花養花可見一斑。

又逢花朝節,何不趁「春到花朝染碧叢,枝梢剪彩裊東風」之時,到郊外、到江濱、到公園、到田野、到山上,邂逅一份春天的浪漫與美好呢。

花朝節里踏青賞花 (陳英傑/提供)

閩南纏花

古泉州花朝節為農曆二月二或二月十五

宋元時期的閩南,花朝節盛行,史料記載的時間有兩個。《泉州府志》記載農曆二月十五,《南安縣誌》則是農曆二月初二。「泉州這幾年舉行的花朝節並沒有嚴格按照南北時間來舉辦,基本都是在農曆二月期間的周末時間。」晉江市傳統文化促進會副會長吳懿儒說。

花朝節最早在春秋的《陶朱公書》中已有記載,形成節日據傳始於武則天執政時期。武則天嗜花成癖,每到二月十五這一天,她總要令宮女採集百花,和米一起搗碎,蒸製成糕,用花糕來賞賜群臣。上行下效,從官府到民間就流行花朝節活動。

宋代詩詞裡有很多關於花朝節活動的描寫,包括踏青賞花、賞紅(剪下彩紙或彩布繫於樹上、花間,既可以增添春色,也是一種占卜未來百果五穀是否豐收的民間習俗)、祭花神、撲蝶、鬥草、挑菜(郊外挖取野菜,以應時節,製作春盤)、看戲、迎花會、舉行農事活動等等。「我們現在的花朝節活動沒那麼多,但最有儀式感的當屬祭花神。中國是傳統農耕社會,如果植物生長好了,這一年自然風調雨順,古人在花朝節這一天就會虔誠祭拜掌管植物生長的花神,以祈求一年好光景。」 吳懿儒說。

但這個節日一度幾被遺忘。直至近些年,花朝節出現的頻率明顯高了。國內最早以花朝節或花神節舉辦大型活動的杭州、南京等地,都是始於2011年。以「首屆花朝節」作為關鍵詞的,則更多的是近幾年才有的事。

在吳懿儒的記憶里,首屆泉州花朝節的舉辦時間比較早,是2011年。「花朝節是伴隨著漢服運動復興的一個節日。我們協會的發起人都是泉州最早一批玩漢服的『元老』。當時很多人還不知道什麼叫花朝節,活動內容也比較簡單,就是去森林公園賞花、猜花謎。」

花神相傳是指北魏夫人的女弟子女夷。傳說她善於種花養花,被後人尊為花神,並把花朝節附會成她的節日。民間將歷史人物傑出的品行與十二月令相聯結,形成了一套更為豐富的花神譜系,祭拜花神是花朝節民俗活動中最為被關注的一項。「主祭花神和十二花神,面對花神像,先行簪花禮並依序獻花,再進行六獻禮,包括獻燈、果、茶、花糕、爵、絲帛,最後讀祝文,這個典禮就禮成了。」泉州資深漢服愛好者,曾舉辦過多場花朝節活動的漠白告訴記者。

「參與者們穿著傳統漢服,祭拜儀軌嚴肅有章,這樣的節日能啟發每個參與者嚴謹、審慎地觀視人類和大自然的聯繫,我認為這是花朝節一個非常重要的文化內涵。」吳懿儒說。

花朝節上使用的簪花 (漠白/提供)

泉州花朝節祭拜花神 (漠白/提供)

古時時尚 逛東湖清源山

宋時閩南人過花朝節是非常熱鬧的。

《閩書》中稱:「泉中林下諸老,有以是日飲酒賦詩者。」這一天,泉州城的人們,揮灑豪情,飲美酒,賦詩作詞。

宋《郡志》有云:「仲春,貴家開園圃,放遊人賞玩,兼旬。」花朝節,泉州城的富貴人家更是拾掇自家花園、對外開放一個月,迎接各方遊人的到來。

「東湖、九日山、北山(清源山)多亭館,遊人相望。」泉州的名湖東湖、名山九日山及清源山,亭台樓閣,草木花海,是花朝節遊人的好去處。

「宋代有簪花的習俗,花朝節更是要簪花,閩南人把這種習俗延續到了今天。無論是今年火遍全國的蟳埔女的簪花圍,惠安女頭巾上的花,還是閩南人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簪花禮,即使沒有花朝節,也並不影響閩南人擅長用花卉裝點生活。」吳懿儒說。

漠白也告訴記者,每當有重要的日子,閩南女性的頭上都會戴上纏花,閩南話「春」與「剩」同音,故稱之「春仔花」或者「吉花」。

據悉,纏花是一種以彩色絲線在紙質模型上纏繞出花卉形態,利用卡紙、銅絲、繡線等生活材料,通過纏、繞、捏等手工技巧製作出的髮飾吉祥物。閩南炎熱,鮮花容易凋謝,無法長期簪插,所以就有了這種製作仿真花的技術。

「纏花因為各種場合,名字款式都不一樣,新婚時用的叫『新娘花』『婆婆花』;祝願時用的叫『孩童花』『壽花』;喪事時用的叫『答禮花』等。」可以說,閩南纏花技藝、閩南的簪花禮儀都源自中原漢文化,和花朝節一樣,寄寓的是人們對安定、美好生活的嚮往。

清光緒八月花神衣,清宮舊藏有十二月花神衣,根據每個月花卉不同,從色彩、紋樣到款式都各有特色。

清代光緒年間花朝節

民國時期,花神泥塑,北京鉛絲泥人。

期待挖掘現代花朝節的文化內涵

長期致力於地方歷史文化研究的泉州師範學院陳桂炳教授告訴記者,泉州古代有關花朝節的記載基本只見於明清府縣誌以及民國《南安縣誌》等,士大夫詩文中也是比較罕見提及的。「我在1988年撰寫泉州民俗文化時,僅在綜述時點到為止,沒有進一步分解出來單獨論述,也就是因為資料非常少。」

「前幾年因為疫情的原因,泉州各社團組織的花朝節活動都較為小型,內容包括祭祀花神、猜花謎、花道、摺紙花、賞花等。作為詩詞愛好者,我最喜歡的是詩詞會。中華詩詞和『春』『花』有關的數不勝數,詩詞填字、詩詞接龍、詩詞問答,逐局淘汰,最後留三名選手進行『飛花令』,規則是圍繞『花』輪流念出一句詩詞,且不能重複,過程緊張刺激。花朝節上,和其他詩詞愛好者這樣互動,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吳懿儒說。

「花朝節的民俗內容非常豐富,它不該只是小眾的自娛自樂,需要組織者進一步地挖掘它的活動內容和文化內涵,以此促進地方旅遊,提升地方文化魅力。」

圖片除署名外都來自網絡,請作者聯繫東南早報以便奉上稿酬。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