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歷史有1500年「空白期」,無任何史料記載,究竟發生了什麼?

議史紀 發佈 2024-04-05T05:20:54.865953+00:00

1935年5月,年輕的地質繪圖員施昕更參加了古盪遺址的挖掘,而出土的文物,卻讓施昕更發現與家鄉良渚盛行的石斧卻有十分相似之處。

1935年5月,年輕的地質繪圖員施昕更參加了古盪遺址的挖掘,而出土的文物,卻讓施昕更發現與家鄉良渚盛行的石斧卻有十分相似之處。

這激發了施昕更的求知慾,於是他回到家鄉展開了調查。此時他還不知道,這次調查將對人類探索華夏歷史的長度產生深刻的變化。

兩年後,《良渚》一書問世,而這本書也將啟發後來的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繼續發掘良渚遺址的奧秘。良渚遺址的考察讓人確信中華民族的文明火種在5000年前已經點燃。

一個沒有史料記載,充滿了神話色彩,象徵著文明起源的時期,在一件件出土的文物中,仿佛在向我們訴說:這1500年的偉大歷史。

而在這1500年的漫長時期,為何沒有出現記載?其中究竟發生了什麼?

神話包裹,華夏起源

這空白的1500年,在今天的研究者看來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上古時代,二是夏商周時期。

因為上古時代充斥著神話傳說,因此有不少學者懷疑這個時期的真實性,所以能夠挖掘到少量史實的夏商周時期被作為主要部分研究,又被稱為半信史時期。

至於為何沒有記載,一個最直接的理由便是沒有文字的出現。中國最早的文字起源可以追溯到商朝晚期的甲骨文。

在文明起源初期,人類智力水平相當低下不足以具備作長期記錄的能力,再加之自然條件惡劣,人類的死亡率很高。

因此,在當時還處於分散且生存條件惡劣的人類,還沒有出現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出現來組織他們走向聯合併掌握更多的生存資源。

而到了原始社會末期,隨著人類數量的增多,相聚的人們組成了部落,而一些親近的部落逐漸組成了部落聯盟,而他們的首領將帶領他們去開疆拓土。

我們有理由相信,現在廣為流傳的神話傳說大部分是由這些部落的子民用最原始的想像能力創造並口口相傳,以此來表達他們對部落有傑出貢獻的領導者的歌頌溢美。

在一個生存資源極度稀缺的環境下,要活下去並延續下一代,人們相信這是神的庇佑。因此上古時代在現在看來是一個充滿了神話傳說的時代。

在中國,最早關於世界起源的傳說可以追溯到盤古開天闢地,而人類的誕生是大地之母女媧的傑作。但實際上神話卻只是人民歌頌有傑出貢獻的部落首領所創造的作品。

在部落之中,開始出現偉大的領導者,他們將發揮自己的智慧帶領人類利用現有資源去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他們被人們尊為三皇。分別是伏羲、女媧、神農。

而為了生存分散的人類相聚結成了部落,為了保證部落的安全和搶奪更多的資源,人們開始發動戰爭。

在一次次戰爭中,人們將部落中有傑出領導能力的人尊為帝,而戰爭的勝利者則被視為天下共主。

涿鹿之戰中,炎黃共同聯盟擊敗了企圖搶奪中原地區的蚩尤部落,這場戰爭的勝利讓華夏族的血脈能夠在中原地區延續。而炎黃二帝也被稱為華夏始祖。

在這之後,炎黃二帝又爆發了阪泉之戰,炎帝大敗,黃帝成為了中原唯一的主人,一個能夠號令四方的統治者出現了。

這片廣闊的中原土地不再是野蠻和分散的部落,一套適用於管理天下的體制也應運而生,國家形式逐漸成形。

這是最初,人類第一次在勝利者的領導下結為一體,自此之後,一個能夠拯救人類的領導者將被人類推向最接近神的位置。

堯舜禹時期:推行禪讓,選賢舉能

這是一個重視人才的時期,個人對於國家的治理以及改造社會的能力被高度重視,一個公天下的時代到來了。

堯帝以仁和之心對待人民,也是治天下的眾望所歸。當時,儘管部落不再發生戰爭,但也只是簡單的聯合體沒有達到真正的統一。

為了更好的管理國家,堯帝制定了一套系統的國家制度,讓國家治理有據可依。

而堯帝最大的功績莫過於創立了禪讓制。他認為,只有賢良的人才能夠治理好天下。這讓他的後繼者都有卓越的能力繼續完成他生前未完成的事業。

在一位首領的推薦下,堯帝發現了舜這個可用之才,經過多年觀察發現舜確實名不虛傳,便將帝位禪讓給舜。

舜在繼承帝位後也不負所托,繼續治理洪水、制定禮法、完善國家制度。儘管如此,困擾著堯的治水問題並沒有因為舜的繼位而得到有效解決。

直到禹歷經十三載才通過疏導的方式緩解了洪災。禹也完成了父親鯀未能完成的治水事業,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故事至今流傳。

有這樣一位對天下有功的英雄,舜也沒有理由不將帝位禪讓給他。但舜卻預料不到,公天下的局面即將被一個王朝的建立所打破。

禹繼承帝位後,建立了一個不同於堯舜時期的王朝,而這也是文字所記載的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夏朝。

夏朝之所以能成為一個延續四百多年的朝代,一部分歸功於禹承繼了堯舜致力於完善的國家制度,但主要原因是它開創了家天下的局面,帝位的繼承依靠血脈的延續。

由於夏朝的文化遺存十分稀少以及沒有文字流傳,很多專業學者質疑這個朝代是否真的存在。但是據《史記》記載,距離這個朝代更近的古代學者認為,這個朝代是真實存在的。

關於禹為何要改變公天下的局面,有歷史的偶然性也有人為的必然性。

禹曾有意將帝位禪讓有治理之才的皋陶,但皋陶卻先於禹逝世。後來禹又推舉益為首領,但在禹死後,益並沒有繼承帝位。

有一個說法是啟得到人民擁戴上位而益主動退位,還有一個說法是啟殺害了益而上位。但無論如何,自啟之後,禪讓制便被世襲制所取代。

世襲制的建立,讓這個王朝在一家之姓中歷經十四代而不滅。而為了穩固王室與部落的關係,開始產生了以血緣為紐帶,以分封為基礎,以貢賦為保障的垂直管理關係。

這強化了尊卑等級觀念和王權至高無上的思想,也成為被後世中國歷代王朝的所推崇的意識形態雛形。

公元前1600年,已經在歷史長河屹立四百多年的夏朝,早已是風雨飄搖,終於在殘暴無道的君主夏桀即位後,迎來了它的終章。

夏末,在黃河下遊興起的商族部落因不滿夏朝的腐敗統治,部落首領商湯決議起兵討伐,史稱商湯滅夏之戰。

由於夏朝內部已經分化,且夏桀不得民心,這場戰役很快由商湯告捷而結束。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覆滅了。

景毫之命大會後,商湯在諸侯的擁護下成為了天下共主,商朝建立了。

不同於夏朝,商朝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王朝,如今人們將其稱為甲骨文和金文。

為了讓夏朝的滅亡不再重演,在商朝初期,君主致力於建立更加完善的國家機構以便管理臣民。對於官職的分類已經相當細緻。

一個繁榮的朝代也助推了手工業的發展,在當時人們已經熟練的掌握了青銅器的冶煉。而最具盛名的司母戊鼎,正是當時流傳下來的珍貴文物。

商朝鬼神迷信之說奉行,除了繼承夏朝的天罰觀念外,又宣揚王權神授以突出王位的至高無上,而討伐夏朝則是服從天意而進行的正義戰爭。

因此這也不難解釋為何現在還廣為流傳著周武王討伐商朝是藉助天神力量的神話傳說。

商朝的滅亡主要是因為商紂王的暴政,相較於夏桀的昏庸,紂王除了荒淫外對待臣子更加殘暴無道。

最典型的是發明了炮烙之刑,將「有罪之人」綁在燒紅的銅柱上,被燙的忍受不了就掉到火堆里被燒死,這樣慘絕人寰的刑罰卻是紂王樂於觀賞的趣事。

除了對待大臣無情,這位君王對待自己的家人也十分沒有人性。

為了獲得美女蘇妲己的芳心,紂王荒廢朝政過上了酒池肉林的生活,姜皇后痛斥後卻被紂王挖去雙眼並用炮烙之刑廢去了雙手。

紂王的叔父比干直言勸諫卻被紂王卻施以挖心之刑,自此之後朝野上下再無大臣敢反抗這位暴虐的君主,他的暴政到達頂峰時期,距離滅亡也不遠了。

公元前1046年,西伯侯姬昌的兒子周武王聯合各諸侯在牧野發動了罰紂的決勝戰,史稱牧野之戰。

周武王的軍隊來勢洶洶不可抵擋,再加上商朝軍隊多為奴隸和紂王大勢已去,僅用了兩個月,這個在中國歷史上存在了554年的王朝就在諸侯的暴動下被顛覆了。

紂王自焚於鹿台,這位生前以看火人被活活燒死為樂的君主,最後也讓自己用同樣的方式結束了他罪惡的生命。

一個新的王朝建立了,周武王將其命名為周,定都鎬京,中國奴隸社會到達了頂峰的時期。

西周時期封建的雛形出現,即分封制。這種通過對王族、諸侯以及功臣賜以土地的方式不僅開拓了疆土,而且推動了各族文化交融。

儘管有了封建制度,但西周還屬於奴隸社會,在當時奴隸和物品一樣可以自由買賣供上層使用,底層人民還處於水深火熱之中。

在西周,商朝所鼓吹的鬼神之說逐漸走向沒落,出現了專門禮儀的機構。史官的出現讓西周的記載相較於夏朝和商朝更多的流傳了下來。

青銅器的製造也更加成熟,數量遠超夏商,而將文字刻在青銅器上的記錄方式便於今天的歷史學家去研究那段遙遠的歷史。

因此,到了周朝隨著一些文字記載和文物遺存的發掘,我國這1500年的歷史空白期也即將結束。

這1500年,人類從神權轉向了人治、從分散走向了統一、從野蠻步入了文明。一個用制度統管天下的封建王朝將繼續完成中國古代史接下來的千年傳奇。

良渚遺址:真實驗證中華上下五千年

儘管這1500年有那麼多次王朝交替、制度創造、戰爭爆發,國內外許多學者仍不相信這1500年的真實性。

但良渚遺址的開發,卻時時刻刻提醒著所有人中華民族源遠流長的五千年歷史,也見證了早期人類為了生存而不斷進步的艱苦卓絕。

良渚遺址作為研究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重要文化遺存,其出土了一萬餘件文物,展現了在夏商周時期,中國的手工業、農業、甚至是商業已經萌芽。

這是中華文明的起源,也再一次印證了這1500年的真實性。也展現了在夏商周之前所謂的神話時代,人類為了最基本的生存而不斷奮鬥的艱難歷程。

中國歷史是一本厚重的書籍,我們的先祖在走到封建社會之前已經經歷了一段十分漫長的歷程。

從原始社會到奴隸社會,用不斷試錯人類才知道如何生存,用戰爭付出的鮮血才建立了統一的國家,用嘔心瀝血創造的制度才迎來了王朝的繁榮。

這1500年或許只是歷史最初的樣子,但是它的價值與最繁榮的時代一樣珍貴。它見證了人類從一無所有通過不懈創造白手起家的過程,這是人類的奮鬥史!

因此我們更應該敬畏歷史,去認可這一段歷史的真實性,正是肯定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創造能力。

同時它也提醒著今天的我們,不要停止探索和創造,任何一次技術或者制度創新,都隨時會引導我們進入一個新的時代。

未來不需要神的指引,只有人才能創造屬於自己的明天!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