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漢族:科學研究破解謎團,主要源自「古中原類型」

歷史評談 發佈 2024-04-05T23:21:55.398098+00:00

漢朝建立之後,漢朝人就被稱為「漢人」,由於漢朝強大,在歷史上留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因此歷朝歷代的華夏族,除了稱為比如「唐人」、「宋人」等,往往也可以稱之為「漢人」。

漢朝建立之後,漢朝人就被稱為「漢人」,由於漢朝強大,在歷史上留下了極其光輝的一頁,因此歷朝歷代的華夏族,除了稱為比如「唐人」、「宋人」等,往往也可以稱之為「漢人」。

近代之後,西方的「民族」一詞傳入中國,「漢族」便取代「漢人」成為這一族群的正式名稱,與此同時中國從一個文明型國家轉向民族型國家。

問題在於:單以漢朝之前來看,商人來自北方,周人來自西部,秦人源自東夷(周初將秦人從山東遷徙到了西部,與西部狄夷雜居形成秦國人).......那麼漢朝之前的史前人類、商人、周人等等,到底有何來源,他們如何形成後世的「漢族」?如今,現代科學研究破解謎團,揭開了漢族「中原來源」的形成史。

萬年之前的華夏先民

現代中國人屬於「本土起源」,還是「非洲起源」,如今還有爭議,可以暫時擱置,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到四五萬年前時,中國已經出現解剖學上的現代人。

研究表明:雖然當時古人的體質特徵,與如今的存在一些差異,但他們與現代中國人的關係最為密切,在很多方面甚至呈現一脈相承。

不過,早在數萬年前,中國人出現南北分化的現象,形成了華南類型與華北類型。距今4萬—1萬年前的廣西柳江人,與現代華南人體質極為相似,而距今3萬年前的北京山頂洞人,則與現代華北人體質極為相似。

總之,在距今萬年前,中國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先民,雖然略有差異,但總體屬於蒙古人種,並未發現明顯的白人或尼格羅人種(澳大利亞人種、赤道人種、剛果人種等)。

夏朝之前的先民遷徙

距今1萬年時,現代人類學研究發現,當時先民沒有大規模文化交流和人群融合的現象,但距今1萬年後,開始出現較大規模的遷徙與融合,越到後期交流融合的越頻繁,尤其在仰韶文化(距今7000—5000年)晚期。

首先在仰韶文化前,中國主要分化為三種類型的體質,即內蒙興隆窪文化代表的「古東北類型」、河南賈湖遺址代表的「古中原類型」、廣西桂林甑皮岩遺址代表的「古華南類型」。其中,距今約9000年的賈湖遺址,研究的14個先民中有5個是外來的,就是說外來人口比例較高。

其次是仰韶文化時,不同時期、不同地域的交流融合更為頻繁,尤其是仰韶文化晚期,「古中原類型」開始向四方擴散,東到山東沿海、北到西遼河流域與內蒙中南部、西到陝西西部、南到江淮地區。換言之,後世的商人、周人、東夷、淮夷等,應該屬於「古中原類型」的分支。

與此同時,其他地區的先民也出現在中原,比如距今5300年的河南靈寶西坡仰韶文化墓地,就不是「古中原類型」的,應該屬於「古東北類型」。

總之,雖然交流是雙向的,但以如今的研究來看,還是以中原地區人群向四周擴散為主。

第三在龍山文化時,仰韶文化衰落之後,源於山東大汶口文化的龍山文化開始擴張,乘勢西進南下,陝西、遼東、江蘇等地都有分布。但大汶口文化核心區的山東章丘焦家遺址卻顯示,中上層中外來人口極少,說明外遷的可能多是下層百姓。更重要的是,DNA檢測發現,古代瓦店(位於河南南陽宛城區)龍山文化人群與現代漢族遺傳距離最近。

總之,龍山時代不同類型人群之間的交流、融合和衝突更加劇烈,開始了大規模融合,但仍以「古中原類型」及其各種分支為主。

夏商周時的先民來源

進入夏商周時期,隨著中原王朝的確立,交流與融合變得更加劇烈,其程度超出了我們的想像。

首先是夏朝。人類學研究顯示,二里頭遺址的多數居民,屬於中原龍山文化人群的後裔,但鍶同位素表明外來人口超過30%,部分甚至來自甘青地區。另外古DNA研究顯示,二里頭先民與現代山西、河南、山東等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漢族人群有較近的遺傳關係,但母系起源具有多樣性。

其次是商朝。殷墟考古研究顯示,商朝都城中的人口來源複雜,西北、北方、華中、華南各地的都有,外來人口比例超過20%,但主要還是「古中原類型」。甲骨文表明,歷代商王不斷征伐,俘獲大量人口用於奴隸或犧牲,因此二里頭、殷墟中外來人口多應與此有關。

第三是周朝。先周時期,周人起源於晉南一帶,後來西遷到了陝西,屬於「古中原類型」。周朝建立之後,以「古中原類型」為主體的人群不斷向四方擴散,南到兩湖、北到內蒙中南部與寧夏、西到河西走廊。比如,根據楚國墓葬中的殘骨,人類學家發現楚國貴族與當地百姓的體質有一定差別,應該屬於「古中原類型」。

總之,在夏商周時期,中國仍以「古中原類型」為主,不斷吸收其他族群的新鮮血液,融合了其他類型,由此慢慢積累形成了漢朝時的「漢人」,即後世的「漢族」。

最後,這種人類學研究成果,更進一步推翻了「中國人種西來說」。

1894年,法裔英人拉克伯里出版《中國上古文明的西方起源》一書,在沒有證據的情況下,編造了「中國人種西來說」,即在公元前2282年,巴比倫的一個國王(黃帝),率領巴克族(代表百姓)來到中國,征服了原住民,華夏也就成了「外來戶」。

「中國人種西來說」影響很大,袁世凱時期的國歌,其中就有「華胄從來崑崙巔」,認同了拉克伯里的說法。直至今天,「中國人種西來說」還有變種殘留,比如說夏朝在巴基斯坦、在古埃及等,如果夏朝在國外,那麼夏族豈不是「外來戶」,豈不是說中國人種西來?

然而,上述現代人類學卻清晰地告訴我們,中華文明在傳承過程中,中國沒有出現大規模的外來人種替代本地人種、或中原本地人種被滅絕的現象,而是從四五萬年前一直延續至今,其中形成了以「古中原類型」為主、融合其他體質的族群,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後世「漢族」。

參考資料:《中國社科院:人類遺骸在中華文明研究中的應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