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王炸卻打出爛牌,高平陵前曹爽但凡有點腦子司馬懿必輸無疑

非正常歷史研究室 發佈 2024-04-06T10:23:47.960925+00:00

正始十年,司馬懿趁著曹魏皇帝曹芳和大將軍曹芳前往高平陵掃墓的時候發動兵變,當時司馬懿手上只有三千死士,而曹爽身為曹魏大將軍,掌管曹魏所有軍事力量且有大司農桓范的幫助加上護身符皇帝曹爽,只要稍微強硬一點,司馬懿的政變就會失敗。

正始十年(249年),司馬懿趁著曹魏皇帝曹芳和大將軍曹芳前往高平陵掃墓的時候發動兵變,當時司馬懿手上只有三千死士,而曹爽身為曹魏大將軍,掌管曹魏所有軍事力量且有大司農桓范的幫助加上護身符皇帝曹爽,只要稍微強硬一點,司馬懿的政變就會失敗。

結果曹爽膽小如鼠,聽信司馬懿的洛水之誓,安心的回去當個富家翁,當時政治鬥爭到了刀兵相見的地步居然還心存幻想,交出兵權後司馬懿違背誓言,誅殺曹氏七千餘人,曹魏大權徹底被司馬氏掌握最終被篡位,可以說曹爽手上一手王炸偏偏不動腦子直接出了一手爛牌。

曹爽與司馬懿的共同輔政

在曹魏初期,司馬懿本來沒啥權力,因為曹操當年告誡過曹丕說司馬懿有野心,不能重用,但曹丕卻沒有理會,反而很重用司馬懿,只是對他略有防範,在臨死前安排輔政大臣的時候還將司馬懿列入四大輔臣之一。

這四位輔政大臣就是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前三位都有兵權唯獨司馬懿沒有,曹丕的想法就是讓曹叡用司馬懿但只能放在身邊用他,不能讓他掌兵。

但世事難料,曹真、曹休、陳群等輔政大臣要麼病逝要麼年老退出權力中心,唯獨司馬懿高壽,居然活了下來,而且從台後走到台前,在對抗蜀漢的進攻中漸漸的掌握了兵權,在平定公孫淵戰事中也讓司馬懿聲望達到了高峰。

如果曹叡壽命長一點,也沒司馬懿什麼事,但偏偏曹叡也是一個短命的皇帝,才三十多歲就病重了,這時候他就不得不考慮接下了輔政的事情了。

曹叡的打算是以自己的叔父曹宇為大將軍,其他三位輔政大臣是領軍將軍夏侯獻、武衛將軍曹爽、屯騎校尉曹肇,根本沒有司馬懿什麼事。

曹宇對於曹叡的任命表示「推辭不受」,一方面是個人性格問題,一方面就是曹魏沒有近支宗室參政先例,曹丕因為曹植等宗室的問題,對於宗室打壓過猛,輔政大臣看似位高權重但實則兇險,一旦權力過高加上自己近支宗室參政很可能被清算,因此拒絕擔任輔政大臣

況且曹叡也並不放心曹宇,至於曹爽、夏侯獻、曹肇這些遠支宗室一直都是曹魏立國時期最為倚重的力量,既有親緣關係又可以保證忠心可以放心培養,而且不會離帝系太近,是絕佳的人選。

不過此時掌管朝廷機要的除了曹氏宗親之外還有孫資、劉放等人,他們都是曹操時期的大臣,長期掌管機要,話語權非同一般,而且夏侯獻對他們長期掌權表示不滿,知道這些話後孫劉二人為了免除後患,他們趁著曹叡病重的時候進讒說既然曹宇不肯當大將軍不如令曹爽擔任,同時還有司馬懿也可以輔政。

當時曹叡病重到精神恍惚了,於是就聽從孫資、劉放的建議,打算任用曹爽和司馬懿輔政,並將司馬懿召回,並免掉同屬曹氏宗室的曹宇、夏侯獻和曹肇等人的官職。

曹叡這樣安排一來曹爽是宗室和皇室的代表,讓他掌握大將軍,位列司馬懿之上,其次司馬懿是士族門閥的代表,在曹魏有很高的威望,兩人合作輔佐曹芳,那麼曹魏江山應該沒有什麼問題,況且在曹叡眼裡司馬懿還能活幾年,到時候掌權的還是曹氏的。

至於曹爽,自幼和曹叡交好,曹爽父親曹真和曹丕關係也很鐵,況且曹爽年輕的時候以謹慎持重聞名,早些年擔任的官職都是曹魏的親信部門,如果篡位其他近親宗室也會阻擾,所以曹爽是曹叡心中輔政的不二人選。

曹爽的輔政

但人算不如天算,曹爽的執政和革新力度都是第一流的,但機變能力、膽氣勇氣以及個人品行方面確是最差的,更沒想到司馬懿居然活這麼久,都快掛牆上了居然還雄起了一把。

曹爽執政後,開始了改革,首先就是啟用大量的政壇新秀,諸如賈充,裴秀,王沈,鍾會等人,目的就是逐漸替換掉曹魏早期的老門閥以及整頓門閥士族把控的九品中正制,削弱州中正的權力,打擊司馬氏的勢力。

當然這次得罪了包括司馬懿在內的很多門閥士族,不過這些啟用的人都非常有才幹,司馬懿上台後他們一度受到牽連被罷免,但隨後被司馬師重用,可見他們能力的確得到認可。其次還有撤郡和簡化服飾排場等一些重要的改革,這些改革足以看出曹爽的確是有能力的。

當然曹爽也沒忘記一步一步的明顯排擠和削奪司馬懿的權力,表面上將其晉升為太傅,實際上就做冷板凳,奪取他的兵權,這讓混跡官場多年的司馬懿無法忍受,以退為進,藉口生病辭官歸家。

對於這番說辭,曹爽還是不放心的,派人去看司馬懿,想要看司馬懿真的是否病重,沒想到司馬懿裝出一副病入膏肓的樣子,讓曹爽放鬆了戒備,以此同時,司馬懿暗中聯合司馬師、司馬昭,以及太尉蔣濟等人,在暗中準備發動政變。

當然曹爽因為個人品行問題,多次有僭越之疑,且正始改制沒有拉攏一些老臣以及得罪不少門閥士族,他們利益受損,自然被司馬懿拉攏過來,這就有後來的高平陵政變,但此時曹爽的贏面很大,可以說只要果斷和狠一點,基本就沒司馬懿什麼事了。

影響後世的高平陵政變

嘉平元年(249年)正月初六,曹魏少帝曹芳由大將軍曹爽和弟弟中領軍曹羲、武衛將軍曹訓一起陪同前往去高平陵拜謁父親魏明帝曹叡的陵寢,期間大司農桓范就曾勸過曹爽三兄弟不要一起出城,防止有人鑽空子,但曹爽壓根沒將桓范的話當回事,依舊和兩個兄弟同出同入。

而曹爽三兄弟陪同曹芳出城後,裝病兩年的司馬懿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立馬帶兵前往郭太后索要罷免曹爽的詔書,司馬師則控制宮廷正門司馬門,隨後司馬懿出門前往高平陵,暗中發動政變,既然博弈開始,不如看看雙方手上的牌面吧。

曹爽的牌

1、曹爽是大將軍,先帝曹叡託孤大臣,對內掌握朝政,對外可以仗鉞專征,可調動曹魏全國軍事力量;

2、大司農桓范的鼎力支持,以大司農印綬擔保不會缺糧,解決曹爽後勤問題;

3、身邊有曹魏正統皇帝曹芳,正牌繼位的皇帝,曹芳的權威性可比前面漢獻帝和日後的曹髦高多了,也是曹爽的護身符,只要司馬懿敢動武,那麼提前弒君的罪名直接壓得司馬懿抬不起頭;

4、外出拜謁曹爽身邊也有數千的兵力,可以一戰;

5、軍事的支持,曹魏兩大軍事重鎮就是淮南和雍涼,在淮南司馬懿一點影響力都沒有,要不然也沒有日後的淮南三叛,至於雍涼,雖然是司馬懿的基本盤,但是曹氏也在雍涼經營了幾代人,而且夏侯玄擔任征西將軍、夏侯霸為征蜀護軍、畢軌(曹爽黨羽)為司隸校尉,加上司馬懿被奪兵權,影響力早不如之前;

6、司馬懿已經都七十了,而且對外宣稱有病在身,搞不好哪天就突然掛了,兒子司馬師司馬昭能力還未顯現出來,支持他們的門閥也處於觀望狀態,至於曹爽,此時正值壯年。

司馬懿的牌

1、一個沒有實權的太傅地位;

2、核心力量三千死士,因為偷偷豢養的,其裝備和戰鬥力是無法和曹魏軍隊相比的,且這點人控制洛陽都夠嗆,更別說分兵追擊曹爽了,甚至都讓桓范跑了;

3、郭太后的詔書,但曹丕早在立國之初就規定後宮不能干政,因此郭太后的詔書和廢紙一樣;

4、支持司馬懿的老臣,包括蔣濟、陳泰等人,雖然名望較高,但沒有實權,反對曹爽單純是為了自己家族利益。

5、司馬師控制了一部分禁軍,但禁軍並不是鐵板一塊,但曹爽的兄弟手上也有指揮權。

可以說曹爽手上一堆王炸,只要以皇帝的名義下詔說太傅司馬懿私藏兵甲,豢養死士謀反,已經占據了洛陽,詔征西將軍夏侯玄屯長安,鎮南將軍毋丘儉屯許昌,征蜀護軍夏侯霸和冠軍將軍文欽討伐司馬懿即可。

此時司馬懿手上只有三千死士加上根基不穩的禁軍,只要堅持一下,號召天下兵馬勤王,司馬懿圍困不了多久,而且當時曹爽的智囊桓范就勸他帶著曹芳前往許昌,以大司農印綬擔保不會缺糧,這點司馬懿都看得出來,甚至司馬懿都擔心曹爽聽從他的計謀。

但曹爽的機變能力、膽氣勇氣真的是稀爛,都你死我活了,居然聽信司馬懿的洛水之誓,司馬懿提出只要交出兵權,就可以保他們的富貴,曹爽想了一夜居然都沒想通,認為司馬懿要的真的只是兵權,沒想到司馬懿要的是曹家的天下,在交出兵權幾天後被屠滅三族。

所以說曹魏的滅亡根本原因就是曹爽的愚蠢,但凡多看他干爺爺曹操當年的事情也不會犯這種傻缺事,可以說司馬懿起事最大的依靠就是曹爽的膽略「如豚犬爾」,拿了一手王炸卻直接扔了不玩,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