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患者可以化療多少次?化療常見副作用及處理方式!

臨牀營養科譚濤峯主任 發佈 2024-04-06T22:05:51.048040+00:00

癌症的化療次數與癌症病理分期、病理學類型和患者身體狀況決定的。化學治療主要通過化療藥物作用於癌變細胞,殺死癌變的細胞,同時也會影響患者自身細胞。早期癌症可以經過手術治療清除癌變組織,可以不進行術後的輔助化療。

癌症的化療次數與癌症病理分期、病理學類型和患者身體狀況決定的。化學治療主要通過化療藥物作用於癌變細胞,殺死癌變的細胞,同時也會影響患者自身細胞。


早期癌症可以經過手術治療清除癌變組織,可以不進行術後的輔助化療。癌症越晚期,術後需要化療的機率就越大,還未發生全身轉移的癌症,化療比發生全身轉移的癌症化療次數少。因此,分期越晚、惡性程度越高,需要化療的次數就越多。身體狀態越好,承受的化療次數相對較多。患者狀態較差,化療次數也要相對少些。


在一般情況下,每個化療療程為2~3個周期(有時為4至6個周期),每個周期為3~4周。一個周期中,通常是前一兩周用藥,後期休息。在獲得緩解後,通常會再化療1~2周期以維持治療成果。但具體到每位需要接受化療的患者,還需分別對待。對於某些細胞增殖快的腫瘤,如某些高度惡性淋巴瘤、小細胞肺癌、睪丸精原細胞瘤等,由於腫瘤生長迅速、對化療藥物較敏感、化療是其主要治療手段,在體質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給予足量的化療,爭取一鼓作氣擊敗腫瘤;如中途停止,可能導致腫瘤捲土重來。



還有一些腫瘤,細胞增殖相對較慢、對化療也並不敏感,如肝癌、腎透明細胞癌等。目前現有的化療藥物對這類腫瘤的作用不太明顯,即使增加劑量、延長治療時間,對於療效也沒有多大改觀,還徒增患者痛苦和經濟負擔。此時,化療不是治療的「主力」,而是起到一個協同配合的作用。



化療常見副作用及處理方式

1、噁心嘔吐

化療最常見的副作用,在做化療前,少量多餐,勿大量進食,避免胃部過脹。避免油膩、太甜及辛辣等食物,可以喝一些清涼的飲料。如出現嚴重噁心嘔吐,應暫時禁食,給予靜脈補充熱量及應用止吐藥物。


2、便秘、腹瀉

腹瀉多由於藥物破壞腸黏膜細胞所致。應吃清淡飲食,請醫生開止瀉劑,腹瀉嚴重時則需靜脈補液以補充水分。

便秘是鎮痛藥物及化療止吐藥物常見的不良反應,應多攝取水分,蔬菜、水果,並使用緩瀉劑。

3、白細胞減少,貧血及皮膚黏膜出血

化療藥物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引起。白細胞下降多開始於化療停藥後5-7天,應開始監測血常規,至10天左右達到最低點,在低水平維持2~3天,即開始回升,歷時5-7天恢復至正常。可口服藥物,或皮下注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升高白細胞。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減少交叉感染。

血小板下降時注意有無皮膚出血點,牙齦出血及鼻出血,使用軟毛小牙刷,減少對牙齦刺激,以防止口腔黏膜出血,避免磕碰,必要時輸注血小板治療。

面對癌症,我們自身也可以進行一些輔助性治療,如微生態治療,它是復原細胞微環境的基礎。正常的健康人體內脆弱擬桿菌BF839占菌總量的32%以上,能保持人體微環境的平衡,使腫瘤細胞的生長繁殖失去必要條件。脆弱擬桿菌BF839幫助彌補人體本身DNA的不足。可以釋放消炎物質,使免疫系統保持平衡,控制毒素的吸收與積累。因其是自體菌,所以對人體不存在毒副作用和兼容性問題。

我是營養科譚濤峰主任,專注分享醫學、癌症康複方面相關知識,如有相關疑問或需要抗癌食譜歡迎關注、留言,有問必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