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牛流馬」或為虛構?湘潭老人再研究車轄原理

湘潭在線 發佈 2024-04-07T21:02:39.500126+00:00

2016年8月,湘潭晚報一篇名為《湘潭古稀老人愛搗鼓 做出「木牛流馬」》的報導,講述當年78歲的周振武自製了《三國演義》中的「木牛流馬」模型的故事。

「木牛流馬」或為虛構?

時隔六年,老人再研究車轄原理,欲推翻之前論斷

湘潭日報社全媒體記者 吳珊

2016年8月,湘潭晚報一篇名為《湘潭古稀老人愛搗鼓 做出「木牛流馬」》的報導,講述當年78歲的周振武自製了《三國演義》中的「木牛流馬」模型的故事。

時隔六年多,周老再次撥通本報熱線,他認為木牛流馬是否真的存在,始終有爭議,他認為,當年諸葛亮做出的木牛流馬應該是車轄。

歷時兩年,制出「木牛流馬」模型

《中國通史》記載:「建興九年二月,諸葛亮再次進圍祁山,用木牛運糧,特令李嚴在漢中專管督運軍糧,六月,糧盡退軍。」周振武嚴格按照史籍記載去做,試圖高度還原,共花了兩年多的時間,最終製作出尺寸為「原物」1/10大小的「木牛流馬」模型。

周老當年製作的「木牛流馬」模型,形狀與牛相似,四隻「腳」由輪子代替,身子由兩個並列的長槽構成,中間安了一個大齒輪,帶動「四肢」的行動。用手推著不走,可是把手壓在牛身上,讓木牛載重,它就會一直往前走,周老認為,這就是古人用「木牛流馬」來運糧的原因。

潛心琢磨,推翻之前論斷

2020年5月,周老在讀報時突然發現,湖南文史館館員陳先樞談及了古代木鵲的製作原理。史書《墨子問魯》中記載:公輸子削竹木以為鵲,成而飛之,三日不下,公輸子自以為至巧。墨子謂公輸子曰:「子之為鵲也,不如匠之為車轄,須災削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證實了車轄起源於戰國末期。

周振武繼續查找與車轄相關的史料,魯班將傳統木製手推車的車架改為貨箱,兩足改為四足,車頭改為閘頭在貨箱頂部,設有前後平衡的擺體,利用擺體的擺動之力,帶動四足,推動車轄步行。載運五、十石糧,只需付出10至14斤勞力。車轄的製作,得到墨翟的譽評,「故所為功,利於人謂之巧。」

「諸葛亮所制的『木牛流馬』是否就是車轄?是否只有『木牛』並沒有『流馬』?」2022年底,周振武愈發堅定自己的這個研究成果,推翻了之前自己所做「木牛流馬」的論斷。

執意解謎,如獲解答余願足矣

「製作『木牛流馬』的初衷是為了紀念母親,老太太鍾愛三國文化,尤其喜愛諸葛亮。」周振武說,諸葛亮又名「武侯」,母親給他起名「振武」有「振興武侯」之意。

當年為實現母親遺願,周老製作了木牛流馬模型。如今要一探究竟,是為了解心中之惑。「我今年85歲了,今生最大的願望就是解開木牛流馬之謎。不知道有沒有專家能答疑解惑?」

兒女也擔心父親年邁,身體吃不消,總是勸說他不要再鑽牛角尖,不要再執著於這些古人之事。但一向較真的周老卻堅持認為,網傳的「木牛流馬」不正宗,真正的木牛流馬就是車轄,一定要刨根問底。

為了滿足周老的心願,記者找到了湘潭市地方文史專家何歌勁。何老師認為,《三國志》中曾有「木牛流馬」的記載,既然在正史中有痕跡,那麼真實存在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的。「全國各地曾出現過許多仿製『木牛流馬』的報導,形態也各異,這證明這種古代的運輸工具確實有值得研究的價值。」何歌勁表示,也曾有研究表示,木牛用於陸運而流馬用於河運,可能是兩種形態的運輸工具,這個論斷與周老的推斷不謀而合,「或許木牛就是對應周老所說的車轄,但目前還沒有證據可以證明這個論斷。我對周老這種孜孜不倦的鑽研精神表達敬意!」何歌勁如是說。

木牛流馬是否真的存在過?湘潭日報文化顧問、仿古建築專家陳建興從專業角度作出了一些分析。「根據我所從事的專業判斷,同時諮詢了幾位老木工的意見,認為木牛流馬應該需要外力牽引或推動,完全靠自身載重前行有很大難度。」陳建興認為,史書上有記載,木牛流馬應該真的存在過,但是傳說卻誇大了諸葛亮的智慧,忽略了基本的機械原理,不藉助外力推動的木牛流馬並不能真正應用在運輸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