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時期,不同國家的職官制度是什麼?職官是如何進行考核的?

蕭魏講歷史 發佈 2024-04-07T21:38:41.103504+00:00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夏商時期,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已經建立起了一套簡單易行的職官制度。這個時期因為國家所管轄的區域相對較小、社會發展程度較低,所以統治者只需要相對較少的人,就可以達到管理天下的目的。

中國歷史源遠流長,早在夏商時期,統治階級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就已經建立起了一套簡單易行的職官制度。這個時期因為國家所管轄的區域相對較小、社會發展程度較低,所以統治者只需要相對較少的人,就可以達到管理天下的目的。

周滅商之後,通過宗法制和封建制,建立起一個以周天子為核心、各諸侯國圍繞在其周圍的奴隸制王朝。同時依照宗法制和一系列完善的禮法制度,建立了一套較為完備的、上下有序的管理制度,這就是天子-卿士-諸侯-卿大夫-士-國人的統治序列。

而職官體系是這套嚴格制度中一項至關重要的體系。

一、周朝職官的設置

在周王朝建立的早期,華夏大地存在著大大小小近百餘個國家,他們都緊緊圍繞在周王室的周圍、擔負著拱衛天子的職責。這個時期各諸侯國都是嚴格遵循禮制,按照周王室設立的職官體系進行官署設置,不敢有絲毫越界的行為。

到了春秋時期,隨著各諸侯國之間不斷相互征伐、禮崩樂壞,一些國家強勢崛起,使得周王室的權勢逐漸開始衰微,而諸侯國的實力卻在不斷地膨脹。所以各諸侯開始「各自為政」,逐步脫離周天子的權威,一時間各政權中的職官,無論從官職還是職責,變的不再統一,但大多還是在周朝的制度基礎上做出的調整。

從官制上看,整個西周王朝大體上分成卿士、諸侯、卿大夫三個等級。

卿士是輔佐周天子執政,諸侯是世守其國,而卿大夫則是輔佐諸侯治理國家、並從諸侯那裡領受世襲的采邑。

西周的官職大體上可以用一句話概括,那就是:就是三公、六卿、五官。三公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太師、太傅、太保,這是西周朝廷等級最高的官職,直接對天子負責。

三公之下有六卿,六卿具體到官職名是

總覽朝政的太宰、掌管禮儀的太宗、掌管曆法祭祀的太史,掌祈禱的太祝,掌神事的太勢,掌占卜的太卜。

而在三公六卿以下還有五官,這五官的職責和後來隋唐時期建立起來的六部非常相似,都是具體的國家執行機構。

他們的官職分別是

掌管土地和農人的司徒、掌百工之事的司空、掌管軍賦軍政的司馬、掌管版籍爵祿的司士、掌刑罰的司寇;周朝的「五官」

西周時期所設立的官職都是建立在宗法制度的基礎上並進行世襲,而且不分文武,和平時期負責治理國家、管理民眾,戰爭時期就變成了上陣打仗的將領。

周王室的執政者被稱為正卿、冢宰,設置一到兩位副職作為幫手,稱之為介卿。平王東遷之後,東周建立,周王室中央又設置了兩名卿士,其中以右卿士為首。到了春秋中後期,周王室的權勢已經開始衰微,這一時期周王室對於所屬的各諸侯國已經逐漸開始失去了控制。

二、各諸侯國職官的設置

在對各諸侯國失去控制之後,周王室雖然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但實際上已經被中原各國撇到了一邊、不再得到應有的禮遇。而這個時候的東周中央雖然依然保留了管理各諸侯國的制度和官職,但事實上卻連一個中等的諸侯國都不如。

周天子一邊打腫臉充胖子維護王室的權威,一邊卻只能躲在一邊偷看一些中原大國的臉色。

那各個諸侯國的官位的設置呢?也是仿照著周王實,以正卿為國政總覽。《禮記》上有記載:

大國三卿,皆聽命於天子;次國三卿,二卿聽命於天子、一卿聽命於其君;小國兩卿皆聽命於其君。

各諸侯國的卿下屬有師徒,司馬、司空、司寇等等,也有一些特殊的官位設置,比如說宋國有太宰,後有六師,右師、左師,就相當是右卿和左卿。東方的齊國和魯國、以及占據了淮河中下游的吳國也設有太宰一職,皆為眾官之長

中原大國晉國,六卿中的正卿地位和權勢都非常高,更是被晉國國君授予為中軍主帥的要職。這其中南方大國楚國是一個特殊的存在,因為從周朝建立初期,楚人就被認為是南蠻,所以楚國在立國之後就在很多地方與中原各國格格不入,也難以遵循周王室定下的禮制。

所以楚國並沒有設立在中原各諸侯國之間大行其道的卿、大夫這一類的爵位,而且規定爵位不可世襲,只有立下軍功才可獲得爵位。楚國設立了令尹一職,這個官職是楚王之下最大的官職,相當於後世的宰相、丞相,權利很大。

楚國的官職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很多都是以「尹」命名,比如:

令尹的左右副手稱為左尹和右尹;掌管諫議的官員叫做咸尹、管理馬匹的官員稱為宮廄尹、中廄尹、監馬尹;掌管工程建設的首席官員叫做丁尹、掌管行刑的首席官員稱為郎尹等等諸如此類。

自職官制度建立以來,考核制度幾乎也是隨之誕生。對於官員的考核和任用,一直都是中國古代各個封建王朝非常重要和重視的事情,因為這關係到一個國家、一個王朝是否可以長治久安、老百姓能否安居樂業。

在春秋後期,周王室實際上已經對各諸侯國失去了控制,各諸侯國在相互征伐、爭霸的過程中,為了增強自己在經濟、軍事、政治等方面的力量,除了加強軍備、重視農業勞動,還在特別重視對於職官的管理。

根據史書記載,在春秋時期,就已經開始採用多種形式對職官進行考核,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行政效率、讓國家機器能夠快速運轉。各諸侯國為了達到目的,設置了專職考核官和一些兼職考核官員,對百官進行考核。

而在這一時期,與西周相比最大變化就是,由過去周王室對各諸侯國及其百官進行考核,轉變成了各諸侯國各自對百官進行考核。這一變化根本的原因就是周王室衰微,無力控制各諸侯國,更別說對其所屬的百官進行考核了。

那麼春秋時期,各國對於職官是如何考核的呢?

三、設立職官考核官員

首先來看看東方大國齊國,齊國把考核職官的官員稱之為「五橫」。橫,讀作,有糾察之意,「五橫」的意思就是專門負責考核百官的官員。「五橫」分布在大行、大司馬、大司田、大司理和大諫這五種行政系統內,相當於安插了五個監察官員,行使監察百官的指責。

齊國除了設置專門的官員對百官進行考核,還會臨時委派朝中官員擔任監察官。但是不論是專職還是兼職的監察官員,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必須是清正廉明、品行端正之人。像後世評價極高的晏子、鮑叔牙等都曾擔任過考核百官的官員,而他們也確實做到了公正、公平、公開。

而當時與齊國並駕齊驅、實力強大的西方強國晉國同樣也非常重視對於職官進行考核,而晉國國君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名叫「執秩」的官職。這個官職的作用是負責掌管百官的爵祿等級,使百官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與齊、晉這一對東西方兩大強國相比,魯國雖然國力相對弱小,但是對於職官的考核力度卻並沒有變小。與齊、晉兩國設立專職考核百官的官員不同,魯國從國君到卿大夫,都負有監察百官的職責,這在《國語-魯語下》種有著詳細記載。

由此可見,在春秋時期,各諸侯國對於官員的考核都是非常重視,並且也都下了很大的決心。統治階層深知,在春秋這個禮崩樂壞的時代,只有加大對吏治進行考核和管理,才能讓自己的國力增強,才能在這樣一個亂世生存下去。

四、考核職官有哪些形式

各諸侯國除了設立專職和兼職考核百官的官員,更重要的就是在考核形式上作文章,因為完善的考核制度才能夠讓百官信服。那麼在春期時期各國都採取了哪些考核形式呢?

具體有四種形式:上計制、巡訪制、復事制和社會調查。其中巡防制和復事制都是延續了西周時期的考核制度。兩者一種是自上而下進行考核、一種則是自下而上,巡防制是由國君、卿大夫一級的統治階層親自對地方進行考核;而復事制則是下屬官員到中央進行「述職匯報」的一種形式。

上計制則是通過將各種事務,例如人口、戶籍、天災、人禍等等一系列事情定時彙編成冊,送往中央由國君或是卿大夫進行審閱,從而對官員進行考核的一種制度。這種考核制度更加的詳盡,也讓進行考核的官員或是國君能夠通過詳細的數據一眼就能了解到地方官員一年所做出的功績。

社會巡查則是由國君派遣官員到地方上去,通過走訪民情、查閱地方資料、對地方官員進行詢問等多種形式來考核這些職官們的表現。這種形式有點類似影視劇中經常出現的「欽差大臣」,代表著中央和國君,權勢還是非常高的。

上訴四種考核形式在春秋時期的中原各國都非常流行,不論是諸如齊國、晉國這一類的大國所採用,很多小國也都實行這幾種考核方式。雖然這四種考核形式放在如今看是有著非常大的不足和缺陷,但是對於距離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已經是非常符合當時歷史發展的。

五、考核標準

為了更加完善考核百官的制度、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也制定了一整套相對複雜的考核標準,具體分為上、次、下三等。這就類似於今天單位或者是公司對員工進行考核時,經常出現的優秀、良好(及格)、不及格這樣的評判標準

同樣的,就如果今天獲得優秀的員工會獲得物質或精神獎勵,春秋時期官員如何在考核中被評有過無過者,就可以算作上等;政績尚可、土地補荒廢、辦案合理者,被評為次等;而那些雖有功績但能力不足、讓土地荒廢、辦案不力的官員,則會被評判為下等

被評為上、次等的官員國君會對其進行升遷或是獎賞;而對下等官員,國君往往會剝奪其官職,並定罪進行懲處。這一點在很多諸侯國中都被廣泛採用。

春秋時期,各諸侯國不僅在一些官職的設立上承襲了西周,在考核官員上也部分延續了西周時期的一些制度。不過這個時候因為周王室已經處在風雨飄搖之中,所以各諸侯國對於職官的考核就從西周建立之初由周天子變成了各國國君。這是春秋時期一個非常重大的變化。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