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30國開始分裂,拜登犯了一個巨大錯誤,基辛格呼籲美國換總統

深度解局 發佈 2024-04-10T02:13:45.634392+00:00

蘇聯解體後,美國為對抗蘇聯而組建的軍事聯盟北約並未退出歷史舞台,相反的,北約還不斷擴張,至今已有30個成員國。不過,近來有跡象表明,因為拜登政府犯的一個巨大錯誤,北約30國已開始分裂。

蘇聯解體後,美國為對抗蘇聯而組建的軍事聯盟北約並未退出歷史舞台,相反的,北約還不斷擴張,至今已有30個成員國。不過,近來有跡象表明,因為拜登政府犯的一個巨大錯誤,北約30國已開始分裂。

冷戰結束後,美國成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而冷戰的產物北約則成了美國維護自身霸權的軍事工具。多年來,美國頻繁通過北約挑起、介入各地區的矛盾、爭端與衝突,嚴重破壞了地區和平穩定,而俄烏衝突爆發後,美國也再次通過北約深度介入這場發生在歐洲大陸的衝突,不過,這回,美國的自私做法引起歐洲國家不滿,導致北約內部出現裂痕。

眾所周知,俄烏衝突爆發後,一直看不慣俄羅斯的美國帶領著北約站隊烏克蘭,並同北約多國一起向烏提供了大量軍事援助,而美國一個勁推動北約成員國向烏提供軍援的根本原因,美國防長奧斯汀去年4月便已道破,即美國希望俄烏衝突能「削弱俄羅斯」。為了達成這一目的,美國這一年來無視歐洲因俄烏危機外溢效應陷入多重困境這一事實,不斷推動北約成員國向烏提供軍援,導致衝突一再延長,歐洲受到的影響日益嚴重,自然而然的,意識到北約或者說美國做法不對勁的歐洲人也越來越多,比如匈牙利總理歐爾班——他日前在發表演講時直言支持烏克蘭是歐洲戰略錯誤,他強調,「匈牙利不會向烏克蘭提供武器」。而在匈牙利和北約背道而馳之際,法國等歐洲國家內部也出現了不滿北約的聲音,其中法國近日更是爆發大規模反戰示威遊行,而抗議者們不僅反對政府持續軍援烏克蘭,還喊出了「退出北約」這樣的激進口號。

除了前面提到的為了一己之私不顧歐洲損失不斷推動北約成員國向烏提供軍援外,在美國資深記者西摩·赫什看來,「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也是導致北約內部出現裂痕的原因之一。

據悉,去年9月,俄羅斯向歐洲輸送天然氣的主要管道「北溪-1」和「北溪-2」發生爆炸導致泄漏,而在今年2月,赫什發文爆料稱,是美國拜登政府策劃炸毀了「北溪」管道,目的是防範德國等歐洲國家為了從俄羅斯購買低價天然氣而退出西方援烏聯盟。對於美國這一做法,赫什近日評論稱,拜登政府希望通過這件事來維持北約的團結,但行動實際上導致北約內部出現分裂。在赫什看來,在「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上,拜登政府犯了一個巨大錯誤,他這是在告訴德國,美國不在乎德國人會不會被「凍死」,只在乎德國會不會給烏克蘭足夠的援助,如果不給,那德國就活該倒霉。這也意味著,如果遇到緊急事態,拜登政府會把德國和北約撇到一邊,只顧自己。赫什認為,在「北溪」爆炸事件發生後,「現在的問題是,誰將會是第一個離開北約的國家」。

龐大的盟友體系是美國霸權的重要支撐,而北約更是美國最「得心應手」的維護霸權的工具,然而,由於拜登政府的自私自利,北約開始分裂。而需要重視的是,眼看美國即將失信於盟友,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站出來發出了特殊呼籲,還稱美國現在需要一個像前總統里根那樣明白美國不能搞孤立主義的總統。據了解,基辛格是在紀念里根誕辰112周年的活動上作出的這番表態,他當時先是高度評價了里根,稱里根從未動搖信念,堅信「當美國成為塑造穩定世界的領導者時,美國才是最安全和繁榮的」,「穩定世界不可能建立在美國孤立主義的基礎上」。隨後,基辛格表示,現在美國「需要另一個里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