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後女科學家白蕊:25歲曾被清華拒絕,27歲成最具潛力女科學家

鬼谷子思維 發佈 2024-04-10T06:42:55.412894+00:00

25歲那年,北大向她拋來了考研的橄欖枝,她想也沒想的就拒絕了。可淺笑如鄰家女孩的她,於2021年初發表在世界級科學期刊《science》上的成果,至今仍沒有人能與之比肩。

25歲那年,北大向她拋來了考研的橄欖枝,她想也沒想的就拒絕了。


幾個月後,拒絕過她的清華大學給她頒發了特等獎學金,給了她清華研究生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27歲那年,她被評為選為「世界最具潛力的女科學家」。


她就是內蒙古女孩白蕊,假若僅僅見過她的照片,很難將其和「科學家」聯繫在一起。

可淺笑如鄰家女孩的她,於2021年初發表在世界級科學期刊《science》上的成果,至今仍沒有人能與之比肩。


這樣一個優秀的人才,在考研時卻被清華拒絕。


然而,她依舊用盡心力進入清華,成為一個沒有留過學卻成績斐然的科學新星。


被清華拒絕時,她曾被北大,中科院主動邀請。她為何一心要進清華?


年輕的她又是如何一步步成為最具潛力的女科學家?


白蕊選擇做科研,是基於一項興趣。


1992年,白蕊出生於內蒙一個普通的家庭。內蒙的遼闊滋養著她,小小的白蕊盯著那方格外寬廣的天空,腦中常會有源源不斷的為什麼。


「為什么小鳥會飛我不會?」


「為什麼樹葉會在秋天變黃落下?」
……


被她問怕了,父母乾脆給她買了一套兒童版的《百科全書》,再遇到問題,就讓白蕊去書里找答案。


找到答案,白蕊就會笑嘻嘻地拍手。遇到難題,她就歪著頭想了又想。

因為愛思考,白蕊在上學後,成績優異。在接觸生物學科後,白蕊更是如魚得水,暢意遨遊,連考大學時,她也不假思索地想要報考生物學專業。


這讓一向喜愛她的生物老師很是擔心。


距離填報志願30分鐘時,白蕊接到了生物老師的電話。


電話里,老師語重情長,再三勸說白蕊,希望她不要選擇生物學做專業。


她說:「你現在接觸的是宏觀生物,進入大學後,所學卻是微觀生物,不再像現在這般生動有趣,甚至會很枯燥。」


老師認為,以她的成績,若不苛求生物學專業,考入北大清華也是有可能的。


一邊是全國考生夢寐以求的學校,一邊是自己感興趣的專業,白蕊思索再三,還是無法改變初衷。


那年高考,白蕊憑著優異的成績順利考入武漢大學的生物學專業。然而,入學後不久,她就察覺到了老師打電話時的良苦用心。

每天做著枯燥的試驗,穿行在實驗室和圖書館之間的白蕊,腦中時不時會冒出一個念頭:「我做這些試驗,學這個專業有什麼用?」


但欲放棄這個專業時,白蕊又無法割捨。


她不明白明明令自己充滿好奇心的生物,為何變得這般枯燥,卻又想透過枯燥的實驗數據,去探求生物學背後的意義。


這樣的矛盾心理持續到大三,直到她聽到了一場講座。


那是2013年12月,時任清華大學教授的施一公受邀去武漢大學講學。


期間,他聲情並茂地講述了生物學對人類的意義,並表達了對科研報國的期望。

施一公教授才華橫溢、富有感染力的講述令台下學生激情澎湃,更如醍醐灌頂般,令白蕊瞬間找到了方向。


她和同學們一起激動地鼓著掌,腦中卻閃過姥爺患癌去世前全家人悲痛與絕望的表情,心想:「假如我的研究能拯救像姥爺這樣的病人,那將是一件特別有意義的事。」


而台上的施一公教授,也成了她追隨的偶像。白蕊在心中暗暗想:我一定要成為施一公教授的學生。


她開始更加努力地學習,再枯燥的實驗也做得樂此不疲。畢業時,白蕊的各項成績優異,專業課更是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績。

在同學們都忙著為考研或者出國留學做兩手準備時,她卻乾脆地表示說:「我要去國內最好的結構生物學實驗室。」


她所說的正是施一公教授的實驗室。可結果,卻沒有她想像中那般順遂。


為了早日進入清華讀研,大學畢業那年暑假,白蕊申請了清華的夏令營。


清北等高校的夏令營,選拔制度嚴格,活動結束後,期間表現優秀者可以直接進入學校的相關專業深造。


此前,本科專業成績優異的白蕊也曾收到北大和中科院夏令營的邀請函,但她想也沒想就拒絕了。


在她看來,施一公實驗室在的地方,才是她要去的遠方。於是,白蕊興沖沖地申報了清華夏令營。


不料,滿懷希望的她在面試環節就遭到了無情的拒絕。


相比於那些動不動就跳級的學霸以及自小智力超群的天才,白蕊看上去略顯「平庸」。在這種高規格選拔當中她並不占優勢。


白蕊有些沮喪,可就此放棄卻不是她的風格。


躊躇良久,白蕊找到了施一公教授,緊張地搓著手,賠著笑再三表達自己的拜師願望。


然而,施一公教授聽罷,並沒有像預想中那般感動,他淡淡地說:「夏令營選拔已經結束,你可以等等看有沒有其他機會。」


白蕊垂頭喪氣地走出來辦公室,猜想機會已然渺茫,然而卻依舊不停地在心裡對自己說:「實在不行,我可以花時間去考研,無論如何也要進入我愛的實驗室。」


隨後,她又進入實驗室,不停地拓展自己,期望在考研時取得好成績。


令她沒想到的是,看似反應冷淡的施一公在了解到她的相關情況後,暗暗讚許,並為她申請了「推免」名額(推薦優秀人才免於參加研究生考試)。


通過「推免」的相關考試後,白蕊終於如願從師施一公,提前開始「直博」旅程。


接到消息後的那幾天,白蕊又笑又跳,激動得不知如何是好,可進入夢寐以求的實驗室後,等待她的卻不只是美好。


白蕊要做的「剪接體」實驗,難度非常大,做起來也特別不容易。

所謂剪接體就是將不同的DNA按照科研需求「剪接」在一起。


DNA是承載人類遺傳信息的物質,不同的DNA會讓人與人之間存在差異,而遺傳病、癌症等也多因承載DNA的RNA或蛋白質在組合時發生偏差、畸形所致。


白蕊要做的,就是將幾百種蛋白質拼接成各種可能進行研究,從而讓困擾人類已久的疾病有攻克的可能。


這些研究屬於基礎科學,多數不能「立竿見影」,而且枯燥、艱難,需要很大耐性。


且不同的組合就有不同的可能,稍不留神就會把實驗數據搞錯。


環顧高手如雲的實驗室,白蕊心中忐忑,當她得知這些實驗是世界科學前沿時,更是禁不住腿肚子發軟。


施一公教授卻說:「正因為它難,才需要我們去研究。連我們都不敢去做,這些難題又能交給誰呢?我們這些人存在的意義又是什麼呢?」

一句話令白蕊又一次如釋重負,是啊,既然決定研究結構生物學,再難也只能硬著頭皮往上沖。


實驗做得慢,白蕊就多花時間,做錯了,就打起精神重來,為了一個實驗結果,她常常不分晝夜地工作。


俗話說,勤能補拙,可有時候,過度的勞累反而會帶來不好的結果。


2015年的一天,白蕊突然發現自己的腿有些浮腫。


她猜想是站立過久的緣故,便試著用手去按摩,沒想到,浮腫的小腿一按一個「坑」,青一塊紫一塊,看上去愈發嚇人。


醫生說,這是免疫力下降的表現,必須立馬進行激素治療。而且,預計要治療一年以上。


那時,23歲的白蕊剛剛進入實驗室沒幾個月,她被這個可怕的病嚇壞了,常一個人悄悄抹淚。家人聽說後,也紛紛打電話勸她以身體為重,先暫時休學治病。


彼時,白蕊與師姐萬蕊雪合作的科研課題正到了關鍵時刻,忖度過後,白蕊還是決定繼續留在實驗室。


她對家人說:「再難的事都堅持了,不能為這個病耽誤了研究。」


但身體是工作的本錢,為長遠計,她開始減少在實驗室里的時間,為了提高效率,每次實驗前,她都會歸納思路,觀察時也越發細緻用心。


沒想到,因為這個調整,她反而收穫了更多。

入學半年後,白蕊在世界級科學期刊《science》上發表了一個研究成果。同一年,她又和師姐萬蕊雪合作在同一個期刊上接連發表了3篇science。


更可喜的是,她和科研小組一起做出了一項很有價值的實驗結果。


他們興高采烈地找到施一公教授,讓他幫忙聯繫科學期刊發表,等待回復時,白蕊一想起這個得之不易的實驗結果就止不住嘴角上揚。


很快,施一公教授的回覆郵件來了,他說,這項實驗已被英國科研人員做出,早在一個月前已經發表,白蕊她們的研究成果已經失去了發表價值。


一年多的付出,轉眼間付諸流水。抱病工作時的那些堅持,也變得沒了意義。


夜裡,白蕊心懷失落輾轉難眠。她問自己,當初不顧一切都要進入實驗室學習結構生物學,是為了發表幾篇研究成果到期刊接受他人認可嗎?


自然不是。


白蕊又恢復了笑模樣,和同學們互相打氣,很快又投入新的研究當中。


事實證明,沒有被認可的努力,不代表從未發生過。


幾個月後,有了經驗的白蕊捕捉到了一個極其複雜的剪接體,在2018年夏發表在Science上後,立馬引起了世界同類研究人員的震動。


這個剪接體,被稱作當時世界上最為複雜的剪接體,對所有研究結構生物學的科研人員來說,無比重要,且激勵人心。


那一年,白蕊剛剛25歲,曾拒絕過她的清華大學給她頒發了特等獎學金,給了她清華研究生能獲得的最高榮譽。

顯然,白蕊值得擁有這一切:僅僅只用了四年,她就完成了清華大學的碩博連讀,順利畢業。


但榮耀和掌聲沒有讓白蕊停止腳步,已經全身心沉浸於結構生物學研究的白蕊,又有了新的奮鬥目標。


2019年,白蕊跟隨施一公進入西湖大學攻讀博士後。


西湖大學是由施一公發起的科研類院校,是國內科研人員的沃土。


重新出發的白蕊很快為自己定下了第一個目標:用實驗復原出自己曾捕獲的那個「最複雜」的剪接體。


捕獲一個剪接體,需要細心耐性甚至還會靠一些運氣,可用實驗復原的操作方式卻大不相同。


果然,剛開始實驗不久,白蕊就屢屢受挫。她嘗試所有能用的辦法,找資料問老師,可半年過去了,還是沒有任何結果。


一向愛笑的白蕊時常板著臉,並開始大把大把地掉頭髮,卻依舊找不到新的思路。

她知道有關科學的實驗,大多是失敗多成功少,何況是這樣一個讓全球相關研究人員都望而卻步的難題,自然也不會那麼容易。


但如果實驗成功,這個剪接體的科研價值將無法估量。那時,自己就將為生物學再創出新的意義。


「一定要取得成功,再難也要繼續!」


目標一旦達成,白蕊從不畏艱難,這一次,也是如此。


她放空腦袋,重新梳理思路,論證了好幾種假設,終於開始了新的實驗。


等待結果的日子裡,尤其難熬。白蕊只好無數次鼓勵自己說:「你在創造價值,你做的事特別有意義。」


就這樣,又過了一年,白蕊實驗終於獲得成功。

2021年初,她將此項實驗結果發表在《science》上。這是她帶給世界的又一次驚喜!


此後,世界上同類研究人員繼續嘗試復刻實驗結果,卻至今沒有第二個人能做出來。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感恩她的貢獻,授予她「世界最具潛力女科學家獎」。


這個獎分量很重,但白蕊取得的成就何嘗不是同樣沉甸甸?


2022年,女科學家顏寧回國開啟新的發展。這時,人們突然想起她的同門師妹白蕊竟是個土生土長的女科學家。

白蕊也曾有過很多留學機會,但在她看來,留不留學要與自己想要達成的目標相符合。


白蕊所學的結構生物學,世界上頂尖的也就三四個,而施一公實驗室是其中之一,且中國科學家們在該項研究中國屢獲大獎,取得過很多成果。


聽到有人詢問她作為科研人員為何不留學時,白蕊笑眯眯地道:「在國內就能學到最好的,還有出去的必要嗎?」


白蕊的話擲地有聲,她的研究也一直在進行。


2022年10月31日,阿里達摩院頒發青橙獎,29歲的白蕊位列其中,還獲得了100萬的獎金。

這是該企業對青年科學家的支持與認可,也是白蕊自2020年獲獎後,研究成果的再次總結與刷新。


而關於未來,她依舊有更多期盼。生物學這個因興趣而起的選擇,也將成為她畢生為之奮鬥的事業。


成長過程中,每個人都會產生這樣那樣的興趣,也會在接近它後,有所失去與獲得。可能把興趣當作事業的人,卻寥寥無幾。


並非生活殘酷,只因慣於放棄。


一個目標堅定的人,從不會因為失敗而盲目改變方向。達成所願的人,也不會因淒風冷雨停止前進。


-END-


作者:蕉下觀雨

編輯:青草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從男人到女人,從劉霆到劉婷,最美變性人都經歷了什麼
1000萬卡車夫妻的真實生活:一天24小時在車上,載的貨比命還重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