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蝸居》原著:讀懂最後的荒謬結局,就能明白這六人究竟有多可悲

花語遲 發佈 2024-04-10T17:35:05.736106+00:00

#蝸居#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問題,可以隨時來找我傾訴哦讓我做你最好的傾聽者,聆聽你內心最真實的聲音作者:花語遲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注|原著與電視劇有出入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房子所引起的。

如果你有情感方面的問題,可以隨時來找我傾訴哦

讓我做你最好的傾聽者,聆聽你內心最真實的聲音

作者:花語遲

原創不易,抄襲必究,如若轉載,請註明出處

注|原著與電視劇有出入


一切的緣由,都是因為房子所引起的。

無論是海藻宋思明,還是海萍蘇淳,乃至於小貝宋太太,都因為房子的問題卷了進去。

因為房子,因為感情,因為不得已,因為人性中難言的溝壑,就這麼隨著偶然,隨著必然,沖向既定的命運海岸,沖向難以言明的遠方。


房子席捲的風波

海萍與蘇淳,是全書中最大的既得利益者。

對著海藻,她是壓力的施加者,更是矛盾的轉移者。

從一開始,海萍就一直都在轉移矛盾的忠心。

明明房子所從屬的矛盾,是婚姻中的矛盾,是家庭中的矛盾,是海萍和蘇淳試錯婚姻中的漏缺,但海萍卻硬生生將矛盾轉移到了海藻的身上。

而海藻也因為心中想要幫扶姐姐的虛榮心,而選擇跳進了這個早早就為她挖好的陷阱。

作為姐姐,海萍不是不愛海藻的,可當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後,她更愛的對象,更要付出的人,就會轉變成自己的孩子,而非是這個妹妹。

因為,海萍本身就是一個感性大於理性的人。

尤其是在涉及感情的時候。

典型案例是她要為了孩子買房,為了救蘇淳而選擇賣房,又為了維護自己的親情而站在母親面前,希望能夠像小時候一樣,繼續替妹妹擋下錯誤與懲罰。

可在利益面前,大多數的親情都是不值錢的。

「孩子是母親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

這是海萍成為母親後的最大感想。

她想,如果不能給孩子最好的,那她這麼多年的奮鬥和努力又算什麼呢?

於是,在犧牲孩子未來的幸福和教育,還是犧牲家庭親情的選擇中,她選擇了後者。

在海萍的心裡,此時此刻的她是一個母親,所以做任何選擇都是正確的,所以,她默認了妹妹的「犧牲」和奉獻,甚至以情感,以婚姻來綁架,便成了常態。

而蘇淳也是其中的既得利益者。

這件事,從他看到海藻借來的兩萬塊錢開始,就已經察覺到不對勁了,可他依然選擇粉飾太平,用海藻的錢來買房子付首付,來償還自己借旁人的欠款,完全不管海藻得來這筆錢的去向,甚至已經察覺到了這段感情背後的變質,卻還是借著海藻同宋思明之間的關係,讓自己創業,趴在她的身上敲骨吸髓,極盡利用。

這夫妻二人也完全在一旁裝聾作啞,裝傻充愣,試圖將自己偽裝成一個無辜的清白人。

所以,在這個家裡的時候,海藻的存在,是一種「恥辱的象徵。」

但同樣的,他們又離不開對他們如此照顧的海藻,於是就這麼兩廂矛盾,兩廂淪陷。

可他們又何嘗無辜呢?

甚至於,他還選擇得了便宜還賣乖。

他事事知道,卻依舊無動於衷,始終不願意改變。

哪怕是在面對最忠實的妻子兼盟友海萍時,他的選擇也是冷嘲熱諷,打壓教育。

所以說,那些表面上看起來和善的人,反倒未必是你所想的一般「無辜。」

蘇淳不是沒有顧慮過房子和孩子的問題的,但他是無力改變的——因為從一開始,問題一開始,就出在他們二人身上。

當房價壓得人喘不過氣來,當婚姻和愛情成為了一種奢侈,當一切都開始具有商品交換的利益屬性時,蘇淳索性選擇了當個呆子,選擇默不作聲,甚至推波助瀾的讓這一切發生。

人和人是不一樣的,這件事,海萍一開始就知道。

可海藻的年紀和閱歷,還不足以讓她對面前的生活做出冷靜的選擇和解。

可身為姐姐的海萍恰恰是利用了這一點。

我不相信海萍在明知道憑藉海藻的能力是不可能憑空借到六萬塊時,是沒有懷疑的。

只是,當自身利益與妹妹的幸福碰撞在一起的時候,她的心更傾向於自己的孩子和婚姻,而非是自己親妹妹的幸福。

而蘇淳也是如此。

畢竟,事不關己高高掛起,一向都是他的態度,而他此刻還是選擇同往常一樣,不也是正常的嗎?


既得利益者的轉變

海藻和宋思明,其實是由受害者的身份轉化到了既得利益者的身份。

不過,在這個過程中,他們都對自己所得到的好處選擇了心照不宣。

海藻因為宋思明而得到的權勢和金錢而臣服,而宋思明則因為從宋太太家庭中得到的高遷和提拔而低頭。

這兩個人,看似都為了自己想得到的東西而失去了情感,失去了最想要的,可實際上,他們卻是選擇了「等同利益交換」守恆價值本身。

本質上,他們兩個其實都是同樣的人。

無論是最開始還是在這個淪陷的過程中,他們都找錯了方向。

這兩個人其實都步入了一個荒繆無比的陷阱:

因為我覺得自己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付出我想拿來交換的一部分,所以我的選擇是在有能力補償後,選擇拼命補償自己,即便是不擇手段,即便理由是荒謬無比的。

然而,為了自己想要的東西做出努力,做出交換,做出相應的價值對等交易,都是應該的。

這兩個人的心裡其實一直都在想:

為什麼我付出了我「該付出」的,就不能在此中換取一定的利益呢?

其實無論是從骨子裡還是從現實層面來講,這兩個人其實都是最先向現實低頭的那一個。

相似的人總會最先走到一起。

而宋思明看似開放,實則最為頑固,他利用了一切,最終到頭來卻是一場空。

如果不是現實的壓力,或許他並不會遵從現實的意志。

事實上:

海藻是其中的受益者,卻也是其中的受害者。

她享受了權利帶給她的好處,所以選擇了默默結束,一面以受害者的形象來引起宋思明的愧疚,另一面又以受益者的形象來供給海萍的生活,可這樣的環境之下,她居然還能過得如魚得水,足以見得,海藻內心,其實也是有淪陷屬性的。

事實證明:

人是具有多面性的。

為了利益,為了生活,為了一切,人都有可能會改變原本的自己,偽裝原本的自己。

本質上,海藻和宋思明在情感上,甚至都是同一類人。

轉移矛盾,情感綁架,道德綁架,這都是他們的慣用手段。

海藻企圖用情感來綁架小貝來付出,見解決不了問題,就開始轉移問題的矛盾,希望以結婚來解決問題,甚至企圖用道德綁架來讓小貝妥協;這一切的一切,其實都跟宋思明對付妻子的招數差不了多少。

宋思明為了向上爬,選擇放棄自己的白月光,卻又在妻子為她生兒育女操持一切後選擇背後,甚至還PUA對方!

這樣的手法,又是何曾地相似!

這兩個人,都選擇為了自己的私慾,而不惜傷害身邊最愛自己的人,卻又在做出背叛後,將對方利用了個徹底。

海藻與宋思明,其實一直都是互相利用的關係。

他們明明知道這段感情的開始其實並不算磊落,卻又自我欺騙這樣的感情是愛情,可真正的愛是這樣的嗎?

是不惜損耗對方的名譽,還是利用性來無止境地套取對方身上的利益?

他們本質上都知道這樣的感情不會有好的結局,卻還是奢望能走到最後。

可命運之鐘,早在一開始便已被敲響,又怎會因一人的得失轉變?

一切,早在最開始的時候,便早已被註定。



關於受害者們

小貝和宋太太,是這場感情和婚姻中最大的受害者。

小貝受到的,是感情的傷害,但同樣的,他們也因為有了「後遺症。」

大結局裡,小貝牽著另一個女孩子的手,走在燦爛的陽光下,可那個女孩兒又是那麼地像從前的海藻!

在相似的人身上,小貝栽倒了第二次。

迎面而來的是小貝!只不過他的身邊多了一個陽光燦爛的女孩兒,那眉眼,那神態,活似大半年前的海藻。兩個人擠著肩膀挎著胳膊前行,小貝的身上背著女孩兒的大手袋。小貝全然沒有注意到街邊憔悴黯然、蓬頭亂髮、身材走形、滿臉雀斑的海藻默默注視著他。小貝停下腳步,當街剝了個板栗送進女孩兒的嘴裡,然後笑著摸摸她腦袋。那個女孩親昵地揚起臉,在小貝的臉龐上輕輕啄了一下,兩人摟抱著笑奔而去。

海藻的眼淚不爭氣地流了下來。她想起自己曾經看過的那篇被姐姐批為矯情的文章,那個女人一圈世界週遊下來,回到當初愛人的家做客。那個曾經深愛自己的男人,將曾經屬於自己的魚眼睛夾給他現在的妻子。那一刻,女人如海藻般淚流滿面。

無論是姐姐,還是海藻,當初都不能理解魚眼的珍貴。

可對於小貝來說,海藻早已給他的心裡留下了過度深刻的印象,這段新感情如替身般的開始,就說明了一切的問題。

而宋太太遭受到的,幾乎可以說滅頂之災般的背叛。

在年輕的時候將自己大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這個男人,為他生兒育女,包攬家務,甚至為他犧牲了事業和上升的機會,可她得到的又是什麼呢?

是宋思明一次次的背刺,是一次次以「面子」和「圈子」為藉口的背叛,是無數個孤枕難眠的夜裡,無奈的掙扎。

可說來說去,宋太太無法捨棄的,其實是感情。

風風雨雨幾十年,她總認為人最基本的道義和感情還是要講的,卻未曾想到,宋思明到最後,連最基本的情面都不講了。

在這個男人身上,宋太太抱著的,幾乎算是一種賭徒心態。

她在宋思明的身上投入的太多了,可最後卻要眼睜睜看著自己選擇的西瓜就這麼被旁人摘走,這是她不能忍受的。

而這兩個人有一個共同的特點:

就是在面對背叛者時都不約而同地選擇了原諒。

對於小貝和宋太太而言,愛人回到身邊,才是最重要的。

他們同屬於那種在遭受背叛後,卻還是對另一方抱有希望,設置了可以回頭的關卡。

可同樣的,人性也是後知後覺的。

他們或多或少都在這場背叛中,受到了傷害,那些愛是真的,可受到的那些傷害也是真的。

不是所有人都能夠受到背叛後選擇原諒的。

這就好比是一根刺,即便你拼命想要以往,它卻總會在你想起來這件事的時候時不時冒出頭來扎你一下,讓你難受,卻又因為這份難受而感到無所謂。

可重傷就是重傷了,即便你嫁妝自己已被治癒,可重傷再次出現的時候呢?

如今重讀《蝸居》原著才發現:

這六個人究竟有多可悲。

每個人都在輪迴的陷阱中,不得往生,甚至墜入地獄。

即便他們早已醒悟,卻還是因為最初的選擇,因為最初的那點兒奢望,因為最初的那份瘋狂,圍困其中,無法逃離,困壁自囚。


作者:花語遲,自由撰稿人,兼具浪漫主義與理性主義,專注女性成長與情感方面的寫作,勵志做一個努力寫作,熱愛閱讀的女漢子。

熱愛文字之美,賣字為生,相信有一天會成就更好的自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