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一隻特立獨行的豬》:人到中年,不如豬

洞見 發佈 2024-04-11T09:47:54.536597+00:00

1969年,17歲的王小波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奔赴雲南插隊。然而,發誓要闖蕩天地的他,剛到農場就發現,周遭的一切都被套進了統一的模子裡。

作者:洞見·南風

1969年,17歲的王小波不顧家人反對,毅然奔赴雲南插隊。

然而,發誓要闖蕩天地的他,剛到農場就發現,周遭的一切都被套進了統一的模子裡。

人們需要白天認真干農活,早晚讀語錄,一次不能落下。

而豬和牛,則要老老實實繁育後代,拼命吃糠走向餐桌。

逆來順受的芸芸眾生中,唯有一隻豬與眾不同,只管做想做的事,去愛去的地方,一副自由自在的模樣。

王小波看得大呼稀奇,於是罕見地以動物做主角,寫下雜文《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字裡行間,有四兩撥千斤的幽默,有鞭辟入裡的反諷,更有對受困於命運牢房的你我的悲憫。

人到中年,泥沙俱下。

誰能逃得掉生活的棒槌,誰不是被碾壓暴打到連豬更不如。

1

生活是把殺豬刀

殺盡你我身上的銳氣

《一隻特立獨行的豬》裡,記載了王小波在農村生活時的所思所想。

剛到農村時,王小波對身邊的一切都充滿好奇。

在沒被安排餵豬之前,他以為豬的生活應該是自由自在的。

餓了吃食,渴了飲水,有事沒事談談戀愛。

但他很快察覺到,每頭豬都背負著自己的「使命」。

有的豬要交配生崽成為生育機器,有的豬負責長肉做餐桌美食。

儘管人類的安排讓豬們痛苦不堪,但它們中的大多數,最後還是接受了。

只有那隻又黑又瘦,兩眼卻炯炯發光的豬,格外不老實,獨特到讓王小波念念不忘幾十年,甚至尊稱他為「豬兄」。

從名分上來說,它是肉豬,就該窩在圈裡吃吃喝喝養膘,等著將來被宰。

可它偏偏不聽安排。

一天到晚四處遊逛,不是像山羊一般跳過豬圈,就是像野貓似的躥上房頂。

它還拒絕被閹割,要是誰敢拿刀靠近,就一通大吼把人嚇走。

它對食物的挑剔也是讓人瞠目,非細米糠熬的粥不吃,時常引得同伴們眼紅嫉妒。

更神奇的是,它吃飽後不在圈裡躺著,非要跳上屋頂曬太陽,並興致勃勃地模仿汽車鳴笛聲。

由於它模仿得太過惟妙惟肖,以至於誤導了平日聽汽笛聲收工的知青們,他們竟提早收工了一個小時。

長久以來,對於這隻事事不聽安排,處處與眾不同的豬,農場領導們早就深感頭疼。

他們開會一致決定,對它展開捕殺。

對此,王小波感到不可思議,當生活中出現不可控的「異類」,就一定要「趕盡殺絕」嗎?

仔細想來,殘酷的現實一向如此。

曾經的你我,也像那隻特立獨行的豬,心有稜角,身長尖刺,一心拒絕生活的死板設置,想要跳出規則桎梏。

可一旦脫離世俗軌道,稍稍有些出格舉動,就會遭受社會的各種磋磨和敲打。

就像熱愛寫作的王小波,在那個純文學當道的年代裡,偏偏不合規矩,用直白粗魯的語言暢抒胸臆,拿荒誕戲謔的故事洞穿人性。

結果,寫了8年小說的他,非但賺不到稿費,還一直被外界以內容不健康為由指指點點。

就像身邊年近30沒有結婚的閨蜜,一心一意想在事業上闖出成就。

可是,架不住七大姑八大姨的以淚洗面:「事業幹得好有啥用?女人的歸宿,終究是婚姻。」

還有辦公樓里的男職員,忍受不了無趣的工作,難纏的客戶,準備拍案而起。

可是,親戚朋友的一句話讓他收住腳步:「男人得養家、養孩子,沒個穩定工作能行嗎?」

年輕時,我們總想著改變生活。

無奈人到中年才發覺,自己反倒被它緊扣命門,按在砧板上一通刀砍斧剁。

你被剜去自尊,我被剔掉驕傲,各自落下滿身傷疤。

可這才是生活,不折騰到痛不欲生,體無完膚,哪叫生活啊!

2

命運面前討生活

沒有誰是容易的

聽過一句話:

「每個中年人身體裡都住著兩個靈魂:一個誓死是少年,永遠嫉惡如仇;一個櫛風沐雨,低到了塵埃里。」

一個人會有如此割裂的兩面,何嘗不是拜生活所賜。

若不是為了生存,誰又甘願無視滾燙內心,夾起尾巴做人?

王小波對此深有感觸。

在以往,人們對豬兄已經展開過數次圍捕。

但王小波是不擔心的,因為豬兄跑起來像顆魚雷,能把狗撞出一丈開外,哪怕一百人也逮不住它。

可這次不一樣,豬兄面對的可是一把把明晃晃的火槍。

王小波陷入了巨大的矛盾中,按他和豬兄的交情,應該揮舞起兩把殺豬刀衝出去,跟豬兄並肩戰鬥。

但他退縮了。

他覺得為了一頭豬強出頭實在太過驚世駭俗。

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個極為現實理由:不敢對抗領導。

王小波記得很清楚,有段時間,他患上重病,再加上食不果腹,病得十分厲害。

於是他哭喪著臉,向領導申請回城養病。

結果領導不批准。

理由是,當時形勢一片大好,而王小波居然沒有跟著樂呵,反而一臉哭相,情緒有問題。

最後王小波不得不打起精神,遵照領導說的展現出一片積極樂觀的態度來。

亦舒說:「逼人的,一向是生活。」

生活的百般刁難下,那隻特立獨行的豬尚且有勇氣表達憤怒,拒絕被煽割、被捆綁。

可人們卻各個丟掉喜怒哀樂,連聲「不」都不敢說。

你看,老張在卑躬屈膝,明明被領導客戶罵得狗血淋頭,卻將那句「不幹了」吞下,低頭賠笑「好的收到」。

再看,老李在賣命死撐,明明被肩上的負累壓彎了腰,卻紅著眼眶咬牙硬槓,還給自己鼓勁兒「再忍忍」。

人到中年,活得真不如豬啊。

既要盡心安撫高堂白髮,又要奮力托舉膝下兒女,更要八面玲瓏討好上司老闆……

今天低聲下氣,明天點頭哈腰,處處費心討好,唯獨忘了關照一下苦哈哈的自己。

哪怕內心早已苦得一塌糊塗,他們還是得打落牙齒和血吞,委屈苦累一人扛。

畢竟,想在命運的冷飯菜盆中討生活,這世間,沒有誰是不苦的啊。

3

在按部就班的生活里

不妨做一隻特立獨行的豬

有人說,中年人被生活拘囚的模樣,實在太卑微。

真不如王小波筆下的豬兄活得勇敢快意。

的確,面對火槍的圍攻,獵狗的撕咬,豬兄始終不肯投降,冷靜與之周旋。

在兜了幾圈後,豬兄瞅准空子一頭撞開包圍圈,向著前方狂奔,從此自在暢遊於天地。

人就不同,活於世間,總是身不由己,受到各種框制。

但作家羅蘭認為:「人有時因為環境條件的限制不能離開框,但心可以。」

曾經的王小波,面對生活設置也一度安之若素。

但自從遇到了豬兄,他發現,人生還有另一種活法。

於是,他在忙完一天農活後,看看書,做幾道幾何題,又或是借著月光在鏡子上塗塗寫寫,尋找另一片詩意的天地。

慢慢地,王小波開始在紙上搞創作。

但思想超前一步的他就像那隻特立獨行的豬一樣,剛開始得不到別人認可,反而經常收到謾罵性的退稿信。

每每到了那個時候,他總是自我安慰道:寫信的人,準是在領導那兒挨了罵,找自己撒氣兒。

37歲那年,王小波終於有機會出版第一部小說集。

可編輯為引爆眼球,在標題上動手腳,把寓意深刻的小說改成俗不可耐的地攤文學。

王小波笑一笑,並不在意。

只要能將書中思想與讀者分享,他能忍受。

他聽從雜誌社安排,忍痛將凝聚了心血的《紅拂夜奔》,硬生生從18萬字壓縮成3萬字。

雖然,壓縮後的作品還是因內容原因慘遭斃稿,但王小波神情淡然。

他對著登門致歉的責任編輯擺擺手,拿出剛考下的貨車駕照,笑著說,「實在混不下去了,我就幹這個好了。」

此時的王小波已經45歲了。

他無圈無派,作品每一部都心血用盡,每一部都發不出來,卻從未想過放棄對星空的仰望,對寫作的追求。

他在漫漫寒夜裡,踽踽獨行,像個所向披靡的遊俠騎士,直擊生活的刀光劍影,一路奔向自己的黃金時代。

想起詩人木心說的一句話:「我不可把人生荒廢在俗套的生活里,我要在我的身上,克服整個時代。」

人到中年,就像爬到了半山坡。

還來不及喘口氣,就被生活不由分說一把擄住,被按著頭皮往下滑。

但你我不能因為做了過河的卒子,就任由生活凌辱;更不能挨了命運的巴掌,就畏懼地把盛滿理想的罈子一個個擊碎。

命運的洪流再洶湧,兵來將擋,水來土掩,只要不退半步,遲早能橫渡彼岸。

現實的手腕再強硬,只要面不改色,無懼無畏,就能與之對抗到底。

中年人的英雄主義,就是認清生活的殘酷後,依舊理想不滅、特立獨行。

看過一段對王小波的評價,深感贊同。

都說王小波的特點是有趣,其實王小波的特點是對抗。


他和時光作對,和庸常作對,和生活作對,他完全本能地抵抗著什麼,捍衛著什麼,讓一顆最輕微的塵埃,也有了自己的重量。

是啊,在這個依舊荒誕的時代里,每個行至半坡的中年人,都難逃生活枷鎖的桎梏,現實命運的重錘。

當迷惘頹廢時,不妨看一看《一隻特立獨行的豬》,拓開一條走出庸俗的生路,重塑一顆不受錘的心。

要知道,生活一向欺軟怕硬,不對它安之若素的人,就永遠不會被它挫敗,就能永遠生猛下去。

點個贊吧,與你我共勉。

對這本書感興趣的朋友,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