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盛世長安人是怎麼過春節的,與現在有什麼不一樣

濰坊虎哥 發佈 2024-04-11T14:44:58.971997+00:00

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那麼1000多年前,唐朝的長安人又是怎麼過春節的呢?他們到底放幾天假?他們吃些什麼?他們喝酒嗎?有什麼講究和儀式嗎?今天啊,一起來看看大唐的長安人是怎麼過春節的。


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那麼1000多年前,唐朝的長安人又是怎麼過春節的呢?他們到底放幾天假?他們吃些什麼?他們喝酒嗎?有什麼講究和儀式嗎?

今天啊,一起來看看大唐的長安人是怎麼過春節的。唐朝的時候還沒有春節一說,大年初一唐朝的時候叫做元旦、元日或元正等,當時就已經有了黃金周了。唐玄宗駕寧令中記載,元正、冬至各給假七日。唐朝的元旦黃金周一共七天,是除夕前的三天,除夕和初一,即元日,還有初二、初三。

當時53歲的白居易寫給同僚說,共知欲老流年疾,且喜新正假日頻。因為唐朝的假期多,所以白居易才有假日頻之說。作為一年中最隆重的春節,宮廷更是一派肅穆而忙碌的景象。元日認為是歲之圓、時之圓、月之圓,三圓在古人的時間序列中具有濃厚的象徵意味。一片彩霞迎曙日,萬條紅燭動春天。一眾官員在拂曉的時間已經按照品階方位列隊等候,燭火通明。


唐代禮部規定,元日大朝會在太極殿舉行,後改在大明宮含元殿舉行。這一天,皇帝要身著袞服,頭戴冕旒來到前殿,皇后、百官、朝帝使以及皇親國戚都身著朝服一同參加。四方恭賀的諸多禮儀,凸顯皇權的至高無上,以及中央對地方所擁有的控制權力。李世民正日臨朝中寫道,百蠻鳳霞境,萬國朝,未央車軌同,八表書文。四方天子的雄心與驕傲躍然直上。大年初一一大早,作為普通老百姓的大唐人,喜歡在院子裡豎起長長的竹竿,杆頂飄懸著紙或布做的長條形旗子,風來抖動,稱為幡子。

後來,這種風俗傳到了日本,演變成了鯉魚漂。那這一天,人們在上互相見面時,說的節日賀詞不是節日快樂,而是彼此一見面,互到萬歲。白居易寫逢迎跪拜遲,就是說逢人拜年又膝下跪。當時吃不消的白居易發出了不因時節日,氣絕次身衰的感慨。

唐朝人喜歡大家族住在一塊兒,如果家族裡有輩分高的老人在,那麼除了他的直系兒孫外,可能連已經成家的弟弟、侄兒、出嫁的妹妹、外甥都要一起團圓守歲。白居易曾寫弟妹妻奴小。時生嬌痴,弄我助歡情,當時火藥鞭炮還沒出現,唐朝只有爆竹或者爆竿,除夕夜的子時呢,人們紛紛拿出準備好的竹竿,因為竹節中有空氣,被火燒爆的時候會噼里啪啦的響,就跟咱們今天放鞭炮是一樣的。

唐朝人除夕和元旦這兩天一般不往家外倒垃圾,說是會流失家產,如果有用壞的掃帚之類的,在此時到來之際扔進院子裡停燎的大火堆,說是可以令人倉庫不虛,而穿破的鞋子要在院子裡挖坑埋掉,說這樣呢,會讓家裡出印綬之子,就是會出當大官的後代,我們現在過春節,走親訪友,家家都備有茶點,其實千年前的唐朝人也是一樣的,敦煌文獻記錄,歲日賞屠蘇酒、五星盤、假花果、焦芽糖和咱們今天沒。兩樣,甚至比咱們今天呀還要熱鬧喜慶。長安也是佛教的第二故鄉。元人和尚大唐之行的記載里,唐人新年有許多和佛教相關的場景。


公元842年正月初一,他在長安見家家立竹竿,旋幡子,心歲其長命,諸寺開俗講。俗講是以通俗講唱形式吸引世數,傳播佛經奧義。新年裡開講的有華嚴經、法華經等。會昌寺法師文旭被認為是當時長安城中俗講第一人。

在新年的假日裡,人們紛紛入寺聽俗講,在大德們吟唱的經聲中,新的一年慢慢開啟。新年是四季輪迴的起點,常人歡樂的新年宴會上,扶蘇酒飲下的是對時間延續的美好祝願,期盼五穀豐登,國泰民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