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安人」李向陽:時間,會扯平一切

周到客戶端 發佈 2024-04-25T18:14:54.779211+00:00

靜安瑞芝邨,一條小弄堂拐進去。李向陽的新展「奢見」就在朋友的畫廊木曦藝術空間展出。李向陽,被人熟知的身份是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上海雙年展的開創者。二十多年來,李向陽躬身於上海藝術事業,為當代藝術搭建平台。

靜安瑞芝邨,一條小弄堂拐進去。李向陽的新展「奢見」就在朋友的畫廊木曦藝術空間展出。李向陽,被人熟知的身份是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上海雙年展的開創者。

二十多年來,李向陽躬身於上海藝術事業,為當代藝術搭建平台。他分別主持了上海美術館、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的改制與重建;領導建設了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開創了上海雙年展、上海藝術博覽會。這些不同凡響的藝術事件都是上海當代美術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靜安人」李向陽時間會扯平一切

非相1909(布面丙烯)李向陽
童年記憶,在筆觸與色調里

上世紀五十年代,李向陽出生在上海。他的整個童年時代都居住在靜安區常熟路113弄的善鍾里。常熟路舊名善鍾路,善鍾里是個名人輩出的弄堂,由潘義泰營造廠承建,雙毗連花園住宅。

▲善鍾里

據李向陽的幼時回憶,善鍾里居住過不少名人。如:音樂表演藝術家饒余鑒、任桂珍夫婦,施鴻鄂、朱逢博夫婦等。據資料記載,1928年1月,沈從文獨自從北京到上海,就借住在善鍾里弄口外的111弄內的左翼作家沈起予家亭子間,之後又遷入正房。1928年3月,胡也頻與丁玲來到上海,當初也借住在沈從文善鍾里的住所內。

在李向陽的回憶中,數十年的城市更新下,幼時弄堂口的小學已經不見蹤影。然而,母校培英中學的記憶依然清朗,一切仿佛昨日發生。

▲培英中學校舍

培英中學於1956年由培群中學與育英中學合併而來,1958年遷入富民路43號辦學,直到1983年華東模範中學在這裡復校。如今他回到善鍾里這條熟悉的弄堂,常熟路兩邊的店鋪早已改頭換面,物是人非。培英中學也已是華東模範中學。他幼年的校園、煙紙店、弄堂對過的上海歌劇院與嬉戲的夥伴幻化成他筆觸的色調、色彩、線條。

「童年記憶逐漸變成了筆下的灰色調,灰色調的畫很高級,靜安在我心中一直是個高級典雅的城區,它最終融匯在我創作的心境裡。」

▲非相2207

15歲,李向陽隨父母去了黑龍江,在父親的逼迫下,開始習畫,兩年後考進部隊文工團。1981年,調入濟南軍區空軍政治部創作組,當年完成「成名作」《戰友的遺孤》,獲得全軍美展優秀獎。

▲1982年作品——《戰友的遺孤》,獲建軍五十五周年美展優秀作品獎

1985年,暌違上海十餘年後,李向陽調入武警上海總隊政治部,帶著妻女回到上海。

「我們離開太久了,善鍾里的七十二家房客已經換了一批人,我和家人也沒有再回去住過。倒是父母退休後回上海,住在武定西路,這些梧桐小馬路常常讓我覺得非常熟悉、安心。退休後,我的畫室設在了永和路,蘇州河北岸。兜兜轉轉,我還在靜安。」

▲1986年作品——《生活多美好》1993年,40歲的李向陽轉業,進入上海美術館,任執行館長。他的人生亦拉開另一篇章。這也是上海當代美術史的重要一章。

事必躬親,蓋過三座美術館

李向陽在自述中說:「我轉業了,經歷過上海美術館、上海油畫雕塑院、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玩過雙年展、藝博會、春季沙龍……還蓋過三座美術館。」

舞台美術出身,多年的工作中,他自嘲自己對工作有「強迫症」:「在部隊當創作員的那幾年,我的工作只是與美術的服務和管理有關,而我敬重這些工作,又有做不好會死的毛病,事無巨細,事必躬親。」

1996年,上海美術雙年展舉辦。首屆雙年展,每一個現場他都在,「那時布展我們的領導和工作人員都是不吃不睡的,在國際飯店開兩個房間,誰累了誰去休息。」

▲首屆上海(美術)雙年展

「雙年展那時的國外藝術裝置都是漂洋過海來的,我們自己組裝。那些老外看到我們來裝,一口一句No No No,我和藝術家說:『你去吃個午飯喝杯咖啡。』等他用餐後回來,我們全裝完了。他驚訝得目瞪口呆,一口一個Yes Yes Yes。這就是中國人的做事方式——勤勞勇敢的中國人,再難的事情聚眾人之力,齊心協力都能辦成。」

2000年,上海美術館從原先仙樂斯廣場的位置遷入兩百米外的南京西路325號。李向陽主持了新館5800平方米的籌建工作。依然「事無巨細,事必躬親」。

▲原上海美術館(現為上海歷史博物館)

「1999年改造跑馬廳,我因為早年在羅浮宮考察看到他們的照明設計,我就說我們的美術館也要做成這樣,平頂光、自然光要勻。」他自嘲有「強迫症」,「當時裝修市場的有機玻璃,我說不行,去法國買那個進口的膜,完全手工來做。」

▲李向陽在2004"法國印象派繪畫珍品展」

以「強迫症」般的做事態度,2009年,他主持了上海油畫雕塑院美術館的改建工程。2011年,他擔任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籌建辦公室主任,完成了設計任務書、概念設計方案。在他主持下,中國第一家公立當代藝術博物館就此誕生。

▲原上海美術館的展館照明

對於近期的個展「奢見」,木曦藝術空間畫廊負責人蕭蓮坦言,這個展等了李向陽兩年,對每個個展他都精益求精。布展結束後,他告訴蕭蓮,「展廳的燈太亮,色溫不對,燈光打下來,畫的顏色就有誤差,光是第四維空間,半點不得馬虎。」

驀然回首,水平之美

自2019年以來,李向陽的《非相》系列作品舉行了一系列個展。從「若見」「抹見」到「奢見」。寄託了他對現實社會的感懷與希冀,對人生意義的追問與探索。「奢見」系列是對世事平安的期望,是跋山涉水後萬千感慨的沉澱。

▲「奢見」展覽現場

展覽「奢見」展出的是李向陽《非相》系列作品,作品名取自《金剛經》中「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非相》是具有「抽象」特徵的意象風景畫,較於其早年的具象繪畫,更接近於當下的心境表達與精神訴求。在一筆筆重複的平抹中,他創造出寧靜的天地和蒼茫的生命力。呈現了作品中的曠野、沼澤、雪山、沙灘……讓觀者在其中無限放空與遐想。

▲《非相》系列作品

李向陽猶記得當年拜恩師吳殿順學風景、看畫時,老師把眼睛眯成一條線:畫幅不要大,跟火柴盒大小就行,三筆擺准天地物,學會把握大關係。「五十年過去了,外面早已是百態橫生,萬象更新,我卻還在尋找大關係。」

▲非相1919

《非相》這一系列作品體現的便是大關係:世上的事情靠得近,它就複雜,離得遠,它就簡單,越複雜就越渴望簡單,只有經歷了複雜才能學會簡單。

▲2008年作品——青春手記(三聯之三)

李向陽說,「人過六十,走過天干地支的各種安排,挺不易的。我下過鄉,扛過槍,畫過舞台布景,得過展覽大獎,做過軍政機關的小吏,進過碩博答辯的講堂,吃過人民大會堂的國宴,啃過貓耳洞的乾糧,宿過珠穆朗瑪營地,曬過地中海的太陽,多虧繆斯女神一路護佑,才得以峰迴路轉,笑對滄桑。一輩子都在克服引力,衝擊高度,驀然回首,原來水平這麼美。時間,會扯平一切。」

▲非相2151

他攤開畫布,將顏料潑了上去,然後用各種工具將它們鋪展開來,抽絲剝繭,小心梳理,漸漸地,眼前出現了寧靜的山水,氤氳的天地。

藝術家介紹


李向陽


李向陽,畢業於上海大學美術學院,曾任濟南軍區空軍政治部創作組創作員,上海美術館執行館長,上海油畫雕塑院院長,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籌建辦公室主任,上海視覺藝術學院美術學院院長,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上海美術家協會副主席。現為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上海美術家協會顧問,國家一級美術師。

非相2202(布面丙烯)李向陽


來源:上海靜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