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士族(十五)潁川荀氏

少帥張小超 發佈 2024-04-25T19:43:52.220240+00:00

潁川荀氏的歷史源遠流長,其祖先可追溯到周代時期的姬姓。據《古今姓氏書辯證》中記載: 「荀,出自姬姓。春秋時,晉大夫荀息,裔孫騅、嘉、會,皆為卿大夫,其族為大,別為三族,戰國時有儒派荀子,即荀況。漢宣帝名詢,當時改荀為孫,以避上諱,故劉向校荀卿書謂之 『孫卿子』 。

潁川荀氏的歷史源遠流長,其祖先可追溯到周代時期的姬姓。據《古今姓氏書辯證》中記載: 「荀,出自姬姓。春秋時,晉大夫荀息,裔孫騅、嘉、會,皆為卿大夫,其族為大,別為三族,戰國時有儒派荀子,即荀況。

漢宣帝名詢,當時改荀為孫,以避上諱,故劉向校荀卿書謂之 『孫卿子』 。十一代孫遂,居潁川,複本姓,生子荀淑,荀淑八字被稱作「荀氏八龍」,自從潁川荀氏開始了崛起。


漢.魏

1、荀淑(83年~149年):以品行高潔著稱,當世名賢李固、李膺等都尊崇他為師,因與大將軍梁冀不和,調出補朗陵侯相。到職處事正直,明於治理,稱為「神君」。沒有多久,辭官回家,閒居養志,不久去世。

2、荀儉:荀淑長子,任朗陵長。荀氏八龍之首,早逝。

3、荀緄:荀淑次子,荀彧之父,曾任濟南相。

4、荀靖:荀淑三子,有德行,不做官,年五十而死,號「玄行先生」。

5、荀燾:荀淑四子,字慈光,未做官。

6、荀汪:荀淑五子,字孟慈,昆陽縣令。

7、荀爽(128年~190年):荀淑六子,字慈明,為了躲避第二次黨錮之禍,隱遁漢濱達十餘年,專以著述為事,先後著《禮》、《易傳》、《詩傳》等,號為「碩儒」,後被董卓強制徵召為司空,暗中與司徒王允等謀除董卓。但在舉事前,荀爽便病逝,年六十三。

8、荀肅:荀淑七子,字敬慈,舞陽縣令。

9、荀旉:荀淑八子,字幼慈,司徒掾。

10、荀昱:荀淑之侄,字伯脩,沛相,有一說為八俊之一,因與大將軍竇武謀誅宦官事敗,後也與李膺同死。

11、荀曇:荀淑之侄,荀昱之弟,字元智,曾任廣陵太守,荀昱被害後,終身不得為官,孫子荀攸是才學之士,飽識鴻儒。

12、荀悅(148-209年):司空荀爽之侄,其父荀儉早卒,應曹操之召,累遷至秘書監、侍中。侍講於獻帝左右,日夕談論,深為獻帝嘉許。後奉命以《左傳》體裁為《漢書》作《漢紀》,寫成《漢紀》30篇,反對土地兼併,主張為政者要興農桑以養其性,審好惡以正其俗,宣文教以章其化,立武備以秉其威,明賞罰以統其法,表現了他的社會政治思想。還著有《崇德》。

13、荀諶:荀彧之弟(一說荀彧之兄),荀緄之子,袁紹謀士,巧用計謀讓韓馥讓出冀州,後來在官渡之戰後沒有記載,荀諶的兒子荀閎後來在魏做官。

14、荀彧(163年-212年):字文若,王佐之才,董卓執政時,棄官歸鄉到冀州被袁紹奉為上賓,後投曹操,後為尚書令,曹操征戰在外,他負責處理軍國事務,被稱為荀令君,助曹操擊敗呂布、袁紹,勸奉天子,滅袁紹後被封萬歲亭侯,荀彧子荀惲娶曹操之女安陽公主,荀彧在戰略方面為曹操規劃制定了統一北方的藍圖和軍事路線,多次修正曹操的戰略方針,而得到曹操的讚賞,曹操舉薦了鍾繇、荀攸、陳群、杜襲、戲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後因反對曹操稱魏公,被調離中樞,於壽春憂鬱而亡(一說服毒自盡),享年五十歲。獲諡為「敬」。後被贈為太尉。

15、荀采:荀爽女,聰慧敏捷而有才藝。十七歲時,荀采嫁給陰瑜。兩年後陰瑜去世。荀采不願意改嫁,但荀爽答應把荀采嫁給同郡人郭奕(與郭嘉子重名)。荀采趁著旁人沒有防備,用粉在門上寫下:「屍還陰」,而後自縊而死。

16、荀攸(157年-214年):荀彧侄子,長荀彧六歲,字公達,曹操重要謀士之一,設奇策十二計,輔佐曹操統一北方,在官渡之戰計斬顏良,又計斬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燒袁紹糧草,又力勸曹操採納許攸之計奔襲烏巢,又力勸曹洪接納張郃、高覽,被曹操上奏朝廷封為陵樹亭侯,在曹操伐吳途中去世。諡曰敬侯。

17、荀惲(約190年—222年):荀彧長子,繼承父親的爵位,後來被封為虎賁中郎將。荀惲與曹植友善,而與夏侯尚不睦,這引起曹丕的極大不滿。荀惲早逝,他的兒子荀甝繼承了爵位。

18、荀俁:荀彧次子,官至御史中丞。

19、荀詵:荀彧三子,官至大將軍從事郎,早卒。

20、荀顗(?~274年):荀彧六子,西晉開國功臣,曹芳在位為關內侯,魏元帝在位時,遷司空。西晉建立後,拜司徒、太尉、侍中如故,後又代理太子太傅,諡號為康。

21、荀粲(210年—238年):荀彧幼子,娶曹洪之女為妻,生活美滿,因感傷妻子早逝,也不久英年早逝。

22、荀氏;荀彧之女,嫁魏司空陳群。

23、荀閎,荀諶之子,字仲茂,官終黃門侍郎。荀紹,荀衍之子,位至太僕。

24、荀甝:荀惲長子,本為散騎常侍,後進爵廣陽鄉侯,死時三十歲。

25、荀霬:荀惲次子,官至中領軍,死時諡貞侯,追賜驃騎將軍。其妻為司馬懿之女,與司馬昭、司馬師有交情。咸熙中,開建五等 ,後以著勛前朝,改封其子荀愷為南頓子。

26、荀寓:荀俁之子,字景伯,少與裴楷、王戎、杜默皆有名於京城,後來仕晉,位至尚書。

27、荀禹:荀氏之族,黃初七年八月,孫權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堅守,相持之際,遣治書侍御史慰勞邊關,於江夏發所經縣兵及所從步騎千人乘山舉火,孫權懼而退走。



1、荀頵:荀彧曾孫,荀甝之子,為羽林右監,早卒。

2、荀憺,荀霬長子,任少府。

3、荀愷,荀霬次子,字茂伯 ,晉武帝時為侍中,位至征西將軍,晉武帝曾派侍中荀愷和和嶠一起觀察太子司馬衷的學習情況,兩人回來後回答截然相反,荀愷上報說太子的品德和見識都有很大進步,而和嶠則說沒什麼變化。關於這個故事干寶的《晉紀》說是荀顗,即荀愷的堂叔,而孫盛則說荀勖,即荀愷的族叔。裴松之注言,當為荀愷。擔任司隸校尉時,荀愷的堂兄過世,荀愷請求赴喪,皇帝批准了還下詔書,但是荀愷居然在堂兄屍骨未寒的時候去造訪外戚楊駿,被傅咸稱為「急諂媚之敬,無友於之情」。

4、荀悝,荀霬三子,字茂中,任護軍將軍,追贈車騎將軍。

5、荀羽,荀寓之子,位至尚書。

6、荀勖(?~289年):荀爽曾孫,母親為鍾會堂妹鍾氏,音律學家、文學家、藏書家,西晉開國功臣,累官至光祿大夫、儀同三司、守尚書令。在尚書台時,核罷省中不稱職之人,排擠政敵,勸阻司馬炎廢太子和太子妃賈南風,去世追贈司徒,司馬炎想不到的是,自己聽信了荀勖的話,沒有廢掉愚蠢的太子和詭詐的太子妃,最終引來「八王之亂」。

7、荀悝:荀彧曾孫,荀霬三子,賈后矯詔,迫害皇后楊芷,晉惠帝使荀悝送太后於永寧宮。卒追贈車騎將軍。

8、荀羽:荀寓之子,位至尚書。

9、荀崧(262年—328年):曹魏太尉荀彧玄孫、羽林右監荀頵之子,官至光祿大夫,累遷右光祿大夫、開府儀同三司、錄尚書事,兼秘書監,年雖衰老,孜孜於典籍。

10、荀羨(322年~359年):東晉將領,光祿大夫荀崧之子,娶晉元帝之女尋陽公主,擢為建威將軍、吳國內史,升遷北中郎將,世稱荀中郎。永和五年,拜徐州刺史,成為東晉立國以來最年輕的刺史,與其兄長荀蕤並稱「二玉」。屢立戰功,撫納降附,甚得眾心,與王導子王洽齊名,並與劉惔、王濛(太原王氏)及殷浩(陳郡殷氏)交好。


荀羨死後,本是南渡後的荀氏又一次失去崛起的機會,逐漸退出歷史舞台,近代荀慧生和梅蘭芳等人合為四大名旦。


​​​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