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徵明:吳門畫派的「振興者」

趣談文藝大雜燴 發佈 2024-04-25T20:18:49.814119+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又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文徵明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或稱"明四家"。

文徵明(1470-1559),原名壁(或作璧),字征明。四十二歲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號"衡山居士",世稱"文衡山",又因官至翰林待詔,私諡貞獻先生,故稱"文待詔"、"文貞獻"。

文徵明與沈周、唐寅、仇英合稱"吳門四家"或稱"明四家"。文徵明擅長清逸深秀、文雅典麗的隱居山水畫。明朝中期,在他的帶領下,「吳派」逐漸取代宮廷繪畫和「浙派」的地位。

文徵明, 蘭竹圖

文徵明, 積雨連村圖

文徵明, 千林曳杖圖

文徵明可謂是「勤力」的代言人,文徵明傳世畫作眾多,主要有《千岩競秀》、《萬壑爭流》、《湘君夫人圖》、《石湖草堂游山圖 》、《石湖詩畫》、《橫塘詩意》、《虎丘圖》、《天平紀游圖》、《靈岩山圖》、《洞庭西山圖》、《拙政園圖》、《雨余春樹圖》、《影翠軒圖》、《瀟湘八景冊》、《江山攬勝圖》、《山居雪霽圖》、《惠山茶會圖》、《春到寒林圖》、《吳山秋霽》、《溪山對弈圖》、《綠蔭清話圖》、《綠蔭草堂圖》、《前赤壁賦》、《松壑飛泉圖》、《石湖詩圖》、《失竹》、《江南春圖》、《古木寒泉圖》、《塞村鍾馗圖》、《松聲一榻圖》、《好雨聽泉圖》、《蘭竹》、《梨花白燕圖》、《水亭詩思圖》、《仿王蒙山水》、《東園圖》等。

《湘君湘夫人圖》取材於屈原的《九歌》,繪兩位女神風中玉立之態

▼明 ,文徵明《湘君湘夫人圖》(局部) ,縱100.8厘米 橫35.6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圖中人物勾線流利纖細,設色典雅秀麗,其婉約脫俗的氣質躍然紙上。

此圖勾繪初成時,文徵明曾令仇英設色,仇英兩度嘗試皆不夠理想,最終文氏自行敷染而成。全圖書法秀雅俊逸,畫作筆墨精妙,是文徵明罕見的傳世人物畫精品。

《真賞齋圖》:展現文人的審美意趣和生活理想

▼明 ,文徵明《真賞齋圖》,紙本設色 ,縱28.6厘米 橫79.0厘米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書齋山水」是中國山水畫的一種重要範式,該類畫作主要描繪文人居所,藉此展現文人的審美意趣和生活理想。

《真賞齋圖》是文徵明為友人華中甫所作,「真賞齋」是華中甫的齋室名。畫中布局疏密相間,遠近相宜,用筆細緻,設色淡雅,觀之使人如步其園,如入其齋,在心曠神怡之餘,不禁讚嘆文人生活之「雅」。

《惠山茶會圖》:文徵明生平傑作

▼明,文徵明《惠山茶會圖》

《惠山茶會圖》描繪的是明正德十三年(公元1518年)清明節,文徵明與好友蔡羽、王守等七人,至無錫惠山泉煎茶品茗、雅集賦詩之事。

圖中長松滴翠,坡石披綠,文徵明與友人在泉邊亭畔鋪設茶桌,注泉於鼎,「三沸而三啜之,識水品之高,仰古人之趣」,陶然忘憂。

全圖設色雅正、士氣盎然,被清人文彬贊為「衡山(文徵明)生平傑作,假令松雪(趙孟頫)見之,亦當斂手」。

《中秋對月圖》:文獻價值不容忽視

《中秋對月圖》據稱是文徵明中秋連續賞月三夜後所繪。

▼明, 文徵明《中秋對月圖》(局部) ,縱77.2厘米 橫31.8厘米 ,榮寶齋

畫中朗月高懸,清風微拂,雲靄縹緲,兩位高士林下對坐,把盞言歡。

上方題有三首詩跋,分別作於八月十四、十五、十六日夜間。十四日夜表達及時行樂之意,十五日夜抒發思念之情,十六日夜闡述惜時之慨。此圖雖有尚待考證之處,但其題跋與史籍記載形成呼應,反映了古時文人詩詠中秋的風雅,其文獻價值不容忽視。

《停雲館言別圖》:送別圖

▼明 ,文徵明 《停雲館言別圖》

《停雲館言別圖》是文徵明為王寵所作的送別圖,圖中描繪的是王寵赴南雍之前,到停雲館與文徵明作別的場景。

《綠蔭長話圖》:文徵明的「細筆」水墨之作,被專家定為「國寶級」作品

▼明, 文徵明《綠蔭長話圖》(局部), 縱131.5厘米 橫32.0厘米, 故宮博物院藏

畫作描繪兩位高士於深山幽谷對談之態,周遭松柏參天,綠蔭滿地,飛瀑如練,芳草萋萋,一派世外幽逸風光。

作為橫跨畫史與書史的巨匠,文徵明的書畫作品海宇欽慕,有「文筆遍天下」之說。此作畫風工致靈秀,意境恬淡妍雅,是一幅展現文徵明過人才華與魅力的佳作。

《松壑飛泉》:文徵明的隱士心態

▼明,文徵明《松壑飛泉》

《松壑飛泉》的主題表達了畫家經世濟民的政治理想破滅之後,歸隱山林全身心投入藝術創作的隱士心態。

《溪橋策杖圖》:對畫家隱居生活的真實記錄

▼明 ,文徵明《溪橋策杖圖》,縱95.8厘米 橫45.7厘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作品繪畫了暮春時節,畫家輕衫短策,獨自入山,流連於林邊水畔的場景,意境高古幽遠。

《蘭亭修褉圖》:文徵明73歲時用青綠山水技法所繪

此圖表現的是廣為流傳的文壇佳話「蘭亭修褉」,文徵明的這幅畫反映了東晉王羲之《蘭亭序》中的景象。

▼明,文徵明,《蘭亭修褉圖》卷,金箋地,設色,縱24.2cm,橫60.1cm

圖繪崇山峻岭,溪流蜿蜒,溪畔眾多文士或坐或臥,觀賞著山光水色間淙淙溪水送來的酒觴,潛心構思。水榭上相對而坐的王羲之等3人正在評點已寫畢的詩文。林木蔭翳,叢竹泛翠,春色濃得醉人。

畫面中山石樹木先勾後染,工致嚴謹,筆筆精到。人物之衣紋、眉目簡略,數根線條便勾勒出文人雅士瀟灑的身形。全圖設色明麗豐富,畫面以青綠為主,淡施赭色渲染山腳坡石,濃而不失典雅,艷而別具秀潤。

《古木寒泉圖》:文徵明80歲作品

▼明,文徵明《古木寒泉圖》

窄長的立幅畫出矗立的松柏,映襯後面山澗直瀉而下的飛瀑,在下方匯成流泉,意境清幽,氣勢雄放而不失雅靜,屬於不多見的"粗文"一體。

《千岩競秀圖》與《萬壑爭流圖》:完成於文徵明八十一歲之時

▼明 ,文徵明《千岩競秀圖》, 縱132.6厘米 橫34厘米 ,台北故宮博物院

《千岩競秀圖》描繪松柏聳秀、峰石累疊之狀,歷時三年始成,文氏自謂「頗有思致」;

《萬壑爭流圖》刻畫流泉飛珠濺玉之態,水流線條疏鬆靈動,山石皴法蒼潤渾厚。

▼明 ,文徵明《萬壑爭流圖》 ,縱135.4厘米 橫35.2厘米, 南京博物院藏

此二圖皆是收藏家徐默川舊藏,徐氏先得《千岩競秀圖》,後「以佳紙求寫萬壑爭流為配」,文徵明遂又作《萬壑爭流圖》,並自謙「一解不如一解」。

二圖不僅揭示了文徵明精益求精的筆墨追求,而且承載著二人沉甸甸的友情,有著豐富的人文價值。

《桃源問津圖》:文徵明八十五歲高齡之作

▼明 ,文徵明《桃源問津圖》,縱32.0厘米 橫578.3厘米, 遼寧省博物館藏

畫作分為迷途、偶入、問津、做客、重訪五個部分,既是對《桃花源記》中漁人傳奇經歷的復現,也是畫家欲隱無由的幽微心態的表達。

全卷將桃花源這片與世隔絕、自由祥和的理想之地描繪得近在咫尺、觸手可及,既表明了畫家對現實世界僵化制度的不滿,亦寄寓了其追求平等閒靜的美好生活的願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