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二十一世紀了,決定女性命運的搶婚陋習,在越南卻依然陰魂不散

電影爛番茄 發佈 2024-04-26T00:29:06.666961+00:00

誰能想到,在21世紀的今天,離我們不遠的一個地方——越南,存在著一種「搶婚」的習俗——幾個陌生人就像綁架一樣,將女孩綁去男方家中做老婆。最可怕的是,哪怕周圍一群人在看,都很少會有人出手相助,大多數女孩只能認命。

誰能想到,在21世紀的今天,離我們不遠的一個地方——越南,存在著一種「搶婚」的習俗——幾個陌生人就像綁架一樣,將女孩綁去男方家中做老婆。

最可怕的是,哪怕周圍一群人在看,都很少會有人出手相助,大多數女孩只能認命。

2017年,越南的一位90後女導演將這事拍成了紀錄片,全程攝影只有她一個人,耗時三年時間——

迷霧中的孩子

而且,這部紀錄片還提名了奧斯卡最佳紀錄片獎,豆瓣評分8.7

起初,簡只是想要記錄赫蒙族女孩的成長故事,因為她擔心琪會因為某些習俗而遭遇不好的事。

果不其然,琪14歲那年,她和大多數的赫蒙族女孩一樣,遭遇了可怕的搶婚事件。

赫蒙族,是越南北部的一個少數民族。

搶婚行為雖然不被當地法律允許,但在當地人赫蒙族的眼中,這是一個傳統民俗。

大多數的赫蒙族女人,都是這樣被「搶」去結婚的。

導演簡深入大山,跟拍了女主三年,她用最直觀的方式揭露了赫蒙族女性的悲慘命運。

暴力、無知、野蠻——是赫蒙族男人對待女人的方式。

而這些被搶的女孩,面臨的是「羊入虎口」的殘酷與痛苦。

1、雖然早戀,但是清醒。

影片的開始,是以導演和琪兩個人互動的方式展開。

2019年,琪剛滿14歲。

她面對著相機,一臉興奮說著自己現在的生活。

和大多數鄉村女孩一樣,幫家裡在田間幹活,然後從中找事情取樂。

與她格格不入的是嘴巴上那故作成熟的口紅。

坐在岩石上的琪,比平常更安靜一些——而這一幕拍攝於搶婚事件之後。

她對導演簡說:自己永不後悔生為赫蒙族,雖然當赫蒙族的女孩很辛苦。

琪口中所說的辛苦,並不是我們理解的那種體力上的辛苦,而是獨屬於赫蒙族女孩們的一種暗無天日的精神壓迫——搶婚以及不平等的婚姻自由。

赫蒙族的男孩或者家屬是可以直接採取暴力行為將女孩綁架到男方家中做老婆的。

影片回到2017年。

12歲的琪正和村裡的幾個小女孩嬉戲打鬧,玩著「搶新娘」的遊戲。

生活,來源模仿,來源於周圍人的言傳身教。

琪的母親和姐姐都是這樣被結婚的。

母親嫁給了一個酒鬼,寧願沒錢吃飯也要喝酒,姐姐才17歲就已經成為了2個孩子的母親。

她們都是在大家歡慶新年的時候被「老公」綁架了。

聽到姐姐被綁架的消息,琪說不出話來,只有無聲的惋惜。

她說,姐姐的童年就此結束了。

說這句話的時候,能感覺到琪也在擔心自己的童年,可能會隨時結束。

好在琪比她們幸運,趕上了義務教育的好時代,不需要出村莊就可以讀書,減少了和外面男孩單獨長時間相處的機會。

在學校,老師可以教他們是非黑白,幫助這些未成年人們樹立正確的三觀。

不過這裡實在太落後了,並沒有多少人重視子女的教育,女孩翹課去幫家裡幹活是家常便飯。

照顧家裡的水牛,收割玉米,都成為了她們不來上學的理由。

幫家裡幹活換取來年的糧食,才是最重要的。

幹活的人,往往都是家中的女性。

就連襁褓之中的嬰兒,都要整日跟著母親下田。

等到嗷嗷待哺之時,母親才會放下手中的水稻去餵奶。

既要生兒育女,又要下田插秧,赫蒙族的女人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肩負起了這樣不公的命運。

琪和她們不一樣。

一台智慧型手機可以見識到大千世界,所以琪早早就擁有和別人不一樣的感情觀。

雖然還沒有到可以談戀愛的年齡,但她可以在發現對方背叛她後隨時抽離一段感情。

「現在我不愛他了」。

這樣清醒理智的頭腦,是很多女孩沒有的。

新年的時候,琪和自己在網上認識不久的男孩子見面了。

旺也是赫蒙族的人。

晚上的時候,旺拉著琪往自己家走。

邊走還邊嚮導演簡保證,自己是個正派人,絕對不會綁架琪的。

但事實卻是琪一夜未歸。

母親在家裡擔心的要死,到處找人要男孩的電話號碼,還問男孩的家庭情況,有沒有錢之類的。

似乎也早早做好了要「賣掉」女兒的準備。

因為每到新年的時候,都是「搶新娘」的高峰期。

女兒早晚會有這麼一天的。

她主要擔心琪的年齡太小,更擔心琪嫁人後,家裡會沒人餵豬。

但母愛的成分並沒有大過家裡的牲畜。

母親經常會說把琪賤價賣掉這種話。

這是母親對琪的警告,也是赫蒙族女人暗中標好的「出售」價格。

總之,不值錢。

2、孤立無援的琪

母親想讓父親和她一起去男孩家裡把琪帶回來。

琪的父親卻認為父母不能介入孩子的婚姻大事。

畢竟自己就是這樣搶老婆回來的,所以他又怎麼會認為這是一件有犯罪性質的習俗呢。

當天晚上,導演簡哭了。

她認為是自己的失職才讓男孩帶走了琪,如果當時她們有阻止,琪現在就還在家裡。

母親卻說:是琪活該。

因為她已經再三警告過琪,新年就是搶新娘的季節。

沒有人逼她跟男孩走,這些都是她自找的。

就像當初的自己一樣。

被人綁走,然後就這樣度過自己悲慘的一生。

因為丈夫喝多了會打妻子,在家什麼活都不干。

琪的父親至今都沒有任何法律意識,他在鏡頭前饒有滋味的說,琪的母親就是在下午四點後被自己綁走的。

「我一下就綁走她了」。

這副模樣,似乎是在為自己能綁到媳婦而感到驕傲。

丈夫的不作為和整日辱罵毆打,都讓母親恨透了這段不平等的婚姻。

「我太難過了,丈夫整日醉醺醺的,現在沒有人幫我了」。母親一邊抹淚一邊和簡說。

這麼多年來,她把自己的希望都寄託到二女兒琪身上。

第二天一早,琪的弟弟給母親打電話說他們來了。

母親知道弟弟口中所說的「他們」是誰,他們是旺的父母。

上門拜訪只是赫蒙族的「搶婚」流程,和禮節無關。

「你女兒現在是我們家的人了」。旺的父親說。

在整個交談過程中,都沒有人問過琪的意見是否願意。

可能在雙方父母的眼中,結婚似乎已經成了板上釘釘的事情了。

最後「2000塊錢、10公斤雞肉、100公斤豬肉、20升酒」就是父母給琪訂好的「賤賣價格」。

當琪打電話說自己不願意結婚時,母親反而用了一種嘲諷的語氣。

「你才去一天就什麼都摸透了」。

「還真給你挑到完美先生」。

這句話更像是反過來說,你去一天能摸透什麼?難道你還想挑到完美先生嗎?

這是她們母女一直以來的說話方式,不給對方留一絲顏面。

這種話,一點都不像一個母親會對自己12歲的女兒說出口的。

琪的母親,並不懂尊嚴二字,因為赫蒙族的女人沒有。

第三天的時候,旺的父母把兩個孩子一起帶回來了。

琪沒有說話,只是在哭。

母親遞給他們兩杯酒,喝下去就代表兩人願意結婚。

過程中還不忘對女兒說:你和旺調情時就已經知道後果了。

其實當天,琪的表現已經非常明顯了。

所有人都看得出來,她不願意結婚,甚至對旺有點厭惡。

當奶奶勸她如果不想現在結,可以過幾年再結的時候,琪果斷說出:

「我想分手,不是想延後結婚」。

琪的感情觀:果斷、乾脆、利落。

和家人一番溝通無果後,琪選擇去學校找老師,因為她知道,在這個地方,只有老師能支持她的做法。

「你母親是喝醉了,她會接受提親,你的人生就完了」。老師說。

琪點點頭,她自己也知道如果嫁給旺,那麼她的命運就和母親一樣了。

被辱罵、毆打、辛勞一輩子都沒有離開過山里。

母親追到學校後依然沒有改變自己的立場,反而指責學校的老師在騙人。

兩邊拉扯了好一會,無奈之下,學校想要報警處理琪的事情。

「去他的警察,她是我女兒」

即便她知道,女兒回去就要面臨被「搶走」的風險,卻還是完全不顧琪的尊嚴,在眾目睽睽之下,強硬地把她拉回了家。

同時,導演也採訪了旺的想法。

他說自己只是個孩子,不知道自己為什麼要綁架琪。

大概是看到別人這樣做了,所以自己也想試試,畢竟搶婚在當地是被允許的。

當天,學校的幾個老師一同來到了琪的家裡勸說雙方家庭。

將所有的弊端都說了個遍,但跟一群法盲科普法律,無異於對牛彈琴。

琪的父親甚至說出,讓琪和旺晚上在一起的話。

在他心裡,或許早已經把旺當成了自己的女婿。

畢竟把女兒嫁出去,可以換很多的錢和糧食,夠自己溫飽好一陣子了。

他還警告女兒不要想著逃跑,她是女人,不是男人。

這就是赫蒙族的女性地位,低到了塵埃里,就算被搶都不能跑,要站在原地「挨打立正」。

3、難以擺脫的命運,早戀的代價

幾天後,琪還是沒有躲過被搶婚的命運。

一大早,琪還在洗漱,男方家裡就來了一大群人。

母親知道將要發生什麼事情,卻沒有多說一句話,只是默默躲在屋外,甚至不敢目睹這噁心的一幕。

他們任由一堆人圍著琪實行「軟暴力」,四個人分別抱住琪的胳膊和腿,生怕一個不留神,琪就會再次逃跑。

「別想太多,跟我們走就好了」。幾個人圍著琪說。

而當簡想要攔著的時候,卻被人一把攔住說:

「別管她,簡」。

對於琪此刻的所處的境地,母親明明是最感同身受的那個人。

但她卻什麼都沒有做。

眼睜睜的看著他們把琪帶走。

而之後,男方的人更是直接上手開始了明搶,渾身上下都散發著一股不搶琪回家就死不罷休的狠勁。

完全不顧琪的掙扎和哭喊,將她拖出了屋外,甚至還對著鏡頭讓導演滾開。

這一幕,更像是在買賣牲口,沒有一絲作為人的地位,看的人喘不過氣。

琪的雙腿一直拼命在踢,全身都在用力掙扎,但還是敵不過三個人的力量,衣服都被拽掉了一半。

女孩即將要被「人販子」搶走,然而周圍人卻還笑得出來。

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當再次下雨的時候,連傘都不願意借給別人,寧願看著這一切重演。

在他們眼中,赫蒙族的哪個女人不是這樣出嫁的呢?

鬧一鬧就好了,被搶過去就好了。

最後琪撕心裂肺的哭喊,終於迎來母親為她說話的機會。

「如果你想要結束這一切就要喝分手酒」。

這是赫蒙族的傳統,只要有一個人不喝,搶婚就還得繼續進行下去。

這兩杯酒就像是離婚證一樣,意味著兩人新的開始。

這種沒有任何法律效力的習俗,卻差點成了扼殺琪童年生活的膾子手,放在現代社會,還真是一種可笑又可怕的文化。

最後兩個人拿著酒杯麵對面站在一起,琪說著頗具體面成熟的大人話:

「我們都該找到讓我們幸福的人」。

然後一飲而盡,狂吐不止。

這一切,終於在這一刻畫上了不完美的句號。

在影片的最後,琪說自己多希望能再當一次小孩。

可惜,經歷過一些事後就再也回不去了。

而這一切都是琪自己作的。

記得琪回來的那晚,她問簡是不是很討厭她?

簡毫不掩飾的說是。

「因為你把那當作遊戲,結果掉進可怕的陷阱」。

而這樣可怕的陷阱,琪自己根本應付不來,自己也沒能力推翻赫蒙族的習俗。

當搶婚真正發生時,琪才意識到,這不是一個自己可以隨時說停的遊戲。

這件事發生之後,導演簡和琪一家人的關係變得很糟糕。

因為琪責怪父母和簡沒有幫她,而是站在了「臉面」和「傳統習俗」這邊。

直到半年後,幾人才和解。

影片中有一幕讓人也非常印象深刻。

琪的父親喝多後,對著簡說:

「我可以幫我兒子綁架你嗎?」

而當時,所有人都在笑,包括琪自己。

最後,據了解,畢業後琪考上了國外的一所大學。

但不幸的,她並沒有去成。

而是和當地的一個男生結了婚,還生了一個孩子,過得很幸福。

不知道現在琪是否還記得自己說過的一段話:

「我必須念書,然後找工作,這樣就能帶我媽去她沒去過的地方,她從沒離開過我們的村莊,不知道外面的生活有多不同」。

當自己有機會出去卻沒有出去,時間久了,她是否也漸漸向某些所謂的習俗在靠近呢?

這樣延續下去,是否就連受害者本人都認為自己命該如此,後代也該如此呢?

因為當周圍人都成為了幫凶,用力反抗只會成為別人茶餘飯後的笑料。

只有生活在那裡的人,才知道自己身處在迷霧之中。

別人看不到他們身上的傷,只有他們自己知道,自己所處的環境是多麼的可怕,想逃都找不到出路。

這種陋習,更像是一把害人的利器。

可怕的是,使用這把利器的人,最後被無罪釋放。

(電影爛番茄編輯部:李Daisy)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