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年蘇軍從旅順撤軍,赫魯雪夫提過分要求,周恩來:果斷拒絕

歷史尋覓 發佈 2024-04-26T21:47:57.090561+00:00

開國大典的炮聲餘音尚未散去,毛主席便來到了蘇聯參加史達林七十周年誕辰活動,順便商談兩國接下來的友好互助事宜。

前言

開國大典的炮聲餘音尚未散去,毛主席便來到了蘇聯參加史達林七十周年誕辰活動,順便商談兩國接下來的友好互助事宜。以當時的背景來看,後者才是毛主席此行的真正目的。

12月21日,毛主席在史達林七十大壽的慶典上就中蘇兩國關係友好發展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講,毛主席的演講獲得了台下熱烈的掌聲。

然而,史達林常年混跡於政壇,早已成為一個「老油條」。雖說最開始比較熱情的接待了毛主席等人,但是在他的心中始終在醞釀如何能夠保留民國時期的在華利益。

在實質性的談判開始前,史達林為了在談判中處於上風,故意冷落毛主席。但是毛主席的內心非常堅定,在原則性的問題上絕不讓步,如果史達林不同意廢除和國民政府簽署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自己將拒絕進行這次談判,哪怕這次會面不歡而散。

當時西方媒體甚至造謠:「毛澤東被史達林軟禁了。」在國際輿論的壓力下,史達林為了把毛主席請到談判桌上來,只能同意了廢除舊約這一提議。

1950年1月20日,擅長談判工作的周恩來抵達莫斯科,他剛一下火車,西伯利亞的冷風給他帶來了一絲寒意,這次談判註定不會順利。

果然,雙方就旅順、大連的駐軍問題產生了很大的分歧。在周恩來的據理力爭之下,蘇方作出了妥協,雙方達成協議:「不遲於1952年末,蘇聯軍隊即自共同使用的旅順口海軍基地撤退,並將該地區的設備移交給中國政府,而由中國政府償付自1945年起對上述設備之恢復與建設的費用。」

由於後來發生的一系列突發情況,蘇聯直到1955年才正式從旅順撤軍,而撤軍之前,赫魯雪夫曾提出過無理要求,結果被周恩來果斷拒絕。

一、旅大問題的由來

旅大地區地理位置極其重要,扼守渤海咽喉,是遠東地區最重要的天然良港之一,即便是今天他依然是我國重要的軍港,我國的第一艘航母「遼寧號」的母港就在此地。

北方民族一直在遠東尋求不凍港,奈何版圖所處緯度過高,在國土境內始終找不到合適的軍港,這也成為了阻礙「北極熊」在遠東進一步擴張的主要原因,所以早在晚清時期,沙俄就一直覬覦中國的旅順港。

甲午戰爭中,清軍慘敗,李鴻章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最初條約中有這樣一條規定:「割讓遼東半島給日本。」

眼看垂涎已久的旅順即將落入日本人之手,沙俄自然不會善罷甘休,一旦日本在東北擴張,勢必要威脅沙俄在中國的利益。

於是俄國拉攏了美、英、法、德四國,強迫日本將遼東半島歸還給中國。但是只有法、德試圖進一步擴大在華利益,英美兩國則對《馬關條約》並不感冒。

所以最終「干涉還遼」的只有俄、法、德三國。當時日本為了打贏甲午戰爭,幾乎已經掏空了國庫,甚至國內的糧食供給都已經出現了問題,實在沒有能力守護遼東半島這一勝利果實。

無奈之下,日本只好同意將遼東半島歸還給中國,作為代價,清政府需要向日本支付3000萬兩白銀的「贖遼費」,但是沙俄的這筆帳,日本人算是記下了,這也為兩國後來的衝突埋下了伏筆。

沙俄見日本將吞進肚中的「肥肉」吐了出來,於是步步緊逼,聲稱保護中國,派兵進駐了旅順、大連,並強迫清政府簽訂了《旅大租地條約》。

條約中規定:「沙俄租借軍港旅順口、商港大連灣25年。」在接下來的幾年裡,沙俄絲毫不顧及中國的尊嚴,完全把旅大地區當做本國領土來經營,旅順港最終被沙俄建設成了遠東第一要塞。

1900年,中原地區爆發了義和團運動,「拳民」大肆破壞各國使館、教堂,他們打著「扶清滅洋,驅逐洋寇」的口號燒殺搶掠,列強以「保護使館」為名,發動了八國聯軍侵華戰爭。

沙俄趁機派20萬軍隊入侵東北,雖說後來在列強的譴責下退兵,但是沙俄依然是控制著東北的交通線路,並且一直在朝鮮扶持親俄勢力。

面對沙俄的擴張態勢,日本臥薪嘗膽,積極擴軍備戰,誓要和沙俄算「三國干涉還遼」那筆帳。隨著沙俄在遠東地區的影響力日益增大,英國也產生了強烈的不安,於是英日同盟正式形成。

法、德則一直都支持沙俄在遠東地區進一步擴張,畢竟英國向來與歐洲大陸國家水火不容,利用沙俄來削弱英日同盟的實力,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所以之後爆發的日俄戰爭看似是日本和沙俄在中國東北進行利益爭奪,實際上背後有著複雜的國家利益關係。

1904年2月5日,日本的軍事行動已經完成了最後的準備,於是宣布和沙俄斷交,當日本聯合艦隊突襲旅順港時,沙俄士兵毫無準備,俄軍艦隊參謀長的那句「戰爭打不起來」葬送了無數士兵的生命。

隨後大批日本陸軍開始向旅順要塞進攻,旅順不虧是遠東第一要塞,抵擋住了日軍炮兵的多輪轟擊,日軍久攻不下,只能採取圍困戰。旅順要塞的守軍孤立無援,終究還是沒能等到援軍的到來。

旅順陷落之後,日軍將要塞的重炮對準了港內的俄艦猛烈轟擊,俄太平洋艦隊損失慘重,波羅的海艦隊和黑海艦隊跨越了半個地球,前來支援,結果在對馬海峽再次被日本聯合艦隊擊潰,至此沙俄不得不承認失敗的事實。

從此之後,旅大地區便落入了日本人之手,直到二戰末期,蘇聯紅軍出兵東北,旅大地區才被從日軍手中奪回。

當時蘇軍出兵東北是有條件的,那就是必須恢復蘇聯在東北的利益。由於當時的蔣介石政府對外政策十分軟弱,所以在美國的壓力之下和蘇聯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條約》。

條約中規定:「旅順作為純粹的海軍基地,由中蘇兩國艦船使用,期限為三十年。」所以名義上是蘇聯幫中國奪回了旅大地區,實際上旅大地區的控制權歸蘇聯所有。

解放戰爭前夕,林彪率領10萬解放軍出兵東北,當時我軍非常依賴蘇聯的支持,所以並沒有提及旅大主權的問題。

最終林彪率領的東北民主聯軍從蘇軍手中接收了大量日軍武器,這為後來遼瀋戰役的勝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由於後來爆發了國共內戰,無論是共產黨還是國民黨都無瑕顧及旅大地區的主權問題,所以旅大地區的問題一直到了新中國成立前後都沒有得到妥善解決。

二、新中國針對旅大地區作出的努力

1949年初,當時解放戰爭已經接近了尾聲,新中國將要姓「社」已經成為了定局。史達林考慮到日後與新中國的關係,派米高揚來西柏坡會見毛主席等中央領導人。

雙方的溝通自然無法避開旅順港的問題,但當時蘇聯並不打算從旅順撤軍,米高揚還轉達了史達林的意思:「只要對日和約簽訂,美國從日本撤軍後,蘇聯也會從旅順撤軍。」

現在看來,如果按照當時史達林的意思,即便是到了蘇聯解體那一天,蘇軍也不會從旅順撤軍。雖說蘇方態度難以令人接受,但當時新中國即將成立,黨中央有諸多事宜要處理,所以旅順港的問題暫時被擱置。

隨著開國大典的日子越來越近,毛主席認為,是時候和蘇聯人談一下旅大地區的問題了。於是在開國大典前三個月派劉少奇秘密訪問了蘇聯。

劉少奇訪蘇之旅,同行的還有東北局書記高崗和東北局宣傳部代部長王稼祥。早在5月份我黨就已經開始準備了這次訪問,由王稼祥擬定了會談綱領,綱領中包括「與蘇聯探討旅順、大連在內的重大問題」。

劉少奇抵達莫斯科後,與史達林進行了多次會談,針對旅大駐軍問題,史達林表示:「在旅順駐軍是為了抵制美國和國民黨的武裝力量,這樣既能保護蘇聯也能保護中國的革命成果。」

史達林還說:「如果中國軍隊要求,蘇軍現在就可以撤走旅大的駐軍。關於撤軍的具體事宜,需要等毛澤東同志來蘇聯之後再詳談。」史達林對於旅大駐軍的態度,劉少奇很滿意,當天就把這一消息匯報給了黨中央。

由於當時新中國還沒有成立,所以劉少奇的這次訪蘇沒有形成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但是也算是摸清了蘇方關於旅大駐軍的底。

新中國成立之後不久,毛主席便乘坐火車來到了莫斯科,史達林非常熱情的在克里姆林宮接見的毛主席,二人談到國民政府於蘇聯簽訂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時,史達林表示:

「因為雅爾達協議,目前還不適合改變原有中蘇條約的合法性。如果改變原有條約,重新簽訂新的條約,就會牽扯到諸多問題,美國就有理由干涉了。雖說目前形式上不能改變,但實質上蘇聯可以從旅大撤兵,由中國軍隊進駐。」

毛主席表示:「照顧雅爾達協議的合法性是必要的,但是中國社會有一種想法,原來的條約是國民黨簽訂的,如今國民黨已經倒台了,原有條約也就失去了合法性。」

史達林也認為:「原有的條約是要修改的,而且要大改。」表面上看,史達林這次的態度還是比較坦誠的,但是毛主席卻發現在對待《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的態度上,中蘇的認知差距還很大。

雙方針對旅大問題和舊條約上的一些細節的東西有不少分歧,會談也正在朝著破裂的方向發展,最終史達林作出了讓步,同意簽訂新條約。

得知這一消息後,周恩來在1950年1月乘坐火車前往了莫斯科。在漫長的旅途中,周恩來攜帶了一本名叫《旅順口》的歷史小說。這部小說曾經獲得過史達林文學獎一等獎,但是其內容卻充滿了對沙俄對外擴張的美化。

周恩來對隨行的何謙說:「《旅順口》是一本壞書,作者斯捷潘諾夫完全是站在反動的沙皇統治階級立場上,竭力美化、宣揚沙俄的侵華戰爭。」

1950年1月20日,周恩來抵達莫斯科,中蘇雙方就旅順問題進行了討論,史達林提出了兩個方案,第一個是對日和約簽訂之後,蘇軍撤出旅大,第二個是現在就撤離,但舊條約保持不變。

最終我方採納了第一個條約,雙方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22日又專門針對旅大問題簽訂了《關於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

協定中指出:「蘇聯政府將共同管理中國長春鐵路的一切權利,和一切財產無償移交給中國政府,最晚不遲於1952年底,蘇軍將從共同使用的旅順口海軍基地撤退,並將該地區的設備移交給中國政府。中國政府需要償付自1945年起對上述設備恢復和建設的費用。」

這一協定成功簽訂之後,國內一片歡騰,這是中國近代以來簽訂的第一個相對平等的條約,很多群眾都自發的舉行遊行活動慶祝這一協定的簽訂。

然而,這個協定簽訂不久便爆發了韓戰,當時中國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國內急需恢復戰爭留下的創傷,國外又要出兵朝鮮,進行抗美援朝戰爭。

為了爭取蘇聯的支持,1952年8月17日周恩來再次來到莫斯科與蘇方談判,雙方談到旅順問題時,周恩來懷著複雜的心情說:「考慮到日本只和美國以及其他資本主義國家締結和約,拒絕和中蘇締結和約,考慮到蘇聯的現狀,中國希望蘇軍繼續留在旅順口。」

史達林表面平靜,但是內心卻早已樂開了花:「關於延長蘇軍使用旅順口海軍基地期限的協議,應該由中方提出,因為我們在那裡是客人,而客人是不便提出這樣的問題的,只能由主人提出挽留。」

周恩來當時提出蘇軍繼續留在旅順其實也是無奈之舉,當時新中國剛剛成立,尚未建立海軍部隊。如果蘇軍留在旅順,能起到對美軍的震懾,使其不敢將戰火擴大到中國境內。

三、赫魯雪夫的過分要求

1953年7月,在中朝軍隊的共同努力之下,韓戰總算告一段落。然而在這一年蘇聯也發生了一件大事,史達林病逝了。

赫魯雪夫接任蘇聯領導人後,於1954年9月24日訪問中國,慶祝新中國成立五周年。毛主席、周恩來等中央領導人非常熱情,親自到機場進行迎接。

在參加完一切公共活動之後,毛主席和赫魯雪夫在中南海的頤年堂進行了會談,毛主席率先發言:「赫魯雪夫同志訪問我國,並參加五周年慶祝活動,我們對此非常感謝,一般來說我們之間的問題和意見,都可以隨時提出來隨時解決,沒有積累下什麼問題,正好今天借這個機會交換點意見。」

「現在國際形勢總體來說對我們是有利的,當然這與蘇聯對我們的支持和幫助是分不開的。」

說完這些客套話之後,毛主席便開始轉入正題:「韓戰期間,史達林同志應我們的要求延期撤退駐旅順口的蘇聯海軍,我們非常感謝,現在他們的任務已經完成,我們將熱烈歡送他們回國。」

赫魯雪夫也很爽快的答應了這件事:「毛澤東同志所講的完全正確,中國作為一個獨立的主權國家,不應該駐有外國的軍隊,我們1952年未從旅順撤軍是應中國的要求,如今形勢變了,是時候解決撤軍的問題了。」

其實赫魯雪夫心中小算盤打的也很精,當時他剛剛成為蘇聯領導人,聲望自然不及史達林,所以他需要其他社會主義陣營國家的支持。

而且當時蘇軍面臨著裝備的更新,軍港也要進行維修,當時蘇軍在旅順的駐軍人數高達30萬,維持這種規模的軍隊需要大量的金錢,所以赫魯雪夫乾脆就給了中國一個順水人情,把旅順港還給了中國。

但是在蘇軍即將撤離之時,赫魯雪夫卻提議在旅順建立一系列紀念物,其中包括在旅順城內建立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紀念碑;在軍人墓地建立蘇軍陣亡將士紀念碑;在城中建立馬卡洛夫海軍中將紀念碑;在2號炮台建立兩座方尖碑。

周恩來得知情況後,表示:「建造紀念1945年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紀念碑,以及建立蘇軍陣亡將士紀念碑,這兩個我們表示歡迎。」

但是對於建立馬卡洛夫紀念碑和2號炮台的兩個方尖碑,周恩來果斷拒絕。因為這三座紀念物實質上是為了紀念日俄戰爭。

這場戰爭的本質是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為了爭奪在華利益而爆發的非正義戰爭,日俄兩國的軍隊在中國的土地上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有兩萬多中國同胞在這場戰爭中失去了生命,中國損失白銀超過6900萬兩。

在周恩來的一再堅持之下,蘇聯政府充分考慮了中國政府的意見,決定不在旅順建立有關日俄戰爭的紀念物。

中國政府為了對蘇聯紅軍出兵東北表達謝意,先後修建了蘇軍烈士塔、中蘇友誼塔以及中蘇友誼紀念碑。

1955年1月14日,志願軍第三兵團從朝鮮回國後直接前往了旅順接管蘇軍防務。中蘇之間原本已經達成了協議,駐紮在旅順港的蘇軍在撤退時無償將所有裝備移交給中國軍隊。

但是蘇方卻臨時反悔,只有部份武器為無償贈與,其他的均需要重新定價。於是雙方便開始關於武器價格的談判,蘇方顯然是想在臨走前敲詐中國一筆,把這些已經落伍的武器價格定的很高。

雙方經過了長時間的討價還價,周恩來表達出了中方的底線:「所有武器的價格不能超過8億盧布。」

1955年4月15日,兩國海軍防務交接簽字儀式在海軍基地隆重舉行,我軍代表羅華生、蘇聯駐旅順海軍基地司令員庫德良夫切夫先後在《交接證書》上簽字。

《交接證書》中明確規定:「蘇聯海軍已經將協議地區的海軍防務移交給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並從1955年4月15日14時零分起由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旅順基地首長負責該區沿岸的防務。」

至此,從1895年4月中日簽訂《馬關條約》開始,到1955年4月解放軍順利接收旅順,前後共經歷了六十年,中國終於重新控制了旅順,在新中國海軍成立之後,旅順成為了我軍的重要基地。

1958年,隨著美蘇兩國的矛盾日益尖銳,赫魯雪夫開始越來越懷念旅順港,於是他提出中蘇兩國建立聯合艦隊。

由於當時我國和蘇聯軍事實力相差甚遠,所以赫魯雪夫口中的聯合艦隊,中國並不具備指揮權,赫魯雪夫也是想以此為藉口,讓蘇軍重返旅順。本質上和美國在日韓駐軍沒有任何區別。

毛主席敏銳的察覺到了赫魯雪夫的真實意圖,所以果斷的拒絕了這一要求,這也導致後來中蘇關係逐漸惡化。

如今的旅順已經成為了大連下轄的一個區,經過幾十年的劇變,這裡已經成為了一個著名旅遊景點,陽光、海灘讓無數遊客流連忘返,但在海岸線附近依然能看到鏽跡斑斑的大炮,或許只有它們才是那段歷史的見證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