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以色列訂購F-15EX看殲-16

晨楓老苑 發佈 2024-04-27T11:32:56.126043+00:00

近來有兩條沒有引起太大注意是消息:1、第一批殲-16進駐西部戰區,至此,五大戰區都擁有殲-16。以色列正式要求美國提供25架F-15EX,並要求將現有25架F-15I也升級到F-15EX標準。

近來有兩條沒有引起太大注意是消息:

1、第一批殲-16進駐西部戰區,至此,五大戰區都擁有殲-16

2、以色列正式要求美國提供25架F-15EX,並要求將現有25架F-15I也升級到F-15EX標準

F-15EX是F-15E(圖示)的深度升級

殲-16是殲-11BS(B型雙座)的深度升級

中國軍迷現在胃口高了,殲-20現在都拉不起熱度,殲-16就更難引起注意了。以色列早就有了F-15,增購F-15EX好像不值得引起注意。事實不然。

以色列是美國空軍之外世界上最早的F-15用戶,在1981年的「巴比倫行動」(轟炸伊拉克的奧西拉克核反應堆)和1982年的貝卡谷地空戰就投入了戰鬥。現在,以色列空軍有50架F-15A/B/C/D和25架F-15I(F-15E的以色列特供型)。以色列空軍還有36架F-35I(F-35A的以色列特供型),已訂購總數50架。

以色列訂購F-15EX值得注意的地方在於:以色列已經有了F-35I,新增訂購F-15EX的開支用於訂購更多的F-35I一點問題都沒有,F-15EX並不比F-35I便宜,為什麼還要訂購F-15EX?尤其在美國空軍已經確定提前結束F-15EX生產的情況下?

F-15A/B/C/D和F-15E成為「鷹」式戰鬥機,F-15EX稱為「鷹II」式。F-35稱為「閃電II」式戰鬥機,「閃電」式則是二戰時代的P-38。F-15EX與基本F-15的差別當然沒有那麼大,但美國空軍是把F-15EX看作與基本F-15不同的新型戰鬥機的。事實上,F-15A/B/C/D是第一代,F-15E是第二代,F-15EX是第三代。氣動布局一脈相承,發動機也有淵源關係,但電子設備、戰鬥力已經完全不可同日而語了。

F-15EX不僅從一開始就裝備有源電掃雷達,還自帶強大的電子戰系統,具有「准咆哮鷹」的能力,尤其是強大的自衛電子戰能力。在武器能力方面,F-15EX不僅繼承了基本F-15到F-15E的強大掛載能力,還能攜帶不超過6.7米長、3175公斤重量的高超音速飛彈。

F-35I的掛載能力或許不及F-15EX,但電子系統能力至少不亞於F-15EX,隱身性能則是F-15EX不及的。F-35I的機內掛載能力肯定不及F-15EX的外掛能力,但F-35I外掛之後,也可以攜帶大量彈藥,航程也不錯。至少從表面上看,F-15EX能做的,F-35I基本上都能做。F-35I的速度和機動性決定性低弱於F-15EX,但有隱身加持,速度和機動性有那麼重要嗎?



這取決於對手是否具有「識破」隱身的能力。

F-35的真實隱身能力是秘而不宣的。在早年GAO的F-35「十三大罪狀」里,第五條就是關於隱身的,但這也是「十三大罪狀」里唯一只有標題、內容完全刪節的。只能說,F-35的隱身沒有達到美國軍方的預想,但到底什麼程度,外界不知道。

但以色列空軍是知道的,以色列已經將F-35投入實戰,至今是唯一將F-35投入過實戰的國家。以色列的F-35實戰據說「大獲全勝」,但看來依然是有缺憾的,可能速度和機動性就是其中最大的因素,同時隱身並沒有宣傳的那麼厲害。以色列很早就確認訂購50架F-35,至今沒有追加,倒是追加了25架F-15EX,很說明問題。

以色列國土狹小,F-15EX的速度並沒有那麼重要,但機動性還是重要的。要是F-35的隱身被識破了,不說立刻稱為呆鵝,但靠機動性和對方廝殺必然吃力很多。問題是,F-35的隱身能被識破嗎?

隱身不是不可見,只是降低了可探測性,這是常識。常識的另一半是:隱身也意味著難以鎖定,或者說雷達反射信號不僅弱,而且閃爍不定。F-117的多面體設計就是要強化這樣的閃爍。F-22改用連續可變曲率的表面,達到同樣的效果,但氣動性能極大改善。F-35繼承了這一技術。

也就是說,如果雷達不是定期掃描,而是凝視式地跟蹤,還是能識破隱身的。這和肉眼識破偽裝一樣。只是掃一眼的話,容易被偽裝矇混過去;但盯著看,仔細比較背景環境,就容易看出破綻。有源電掃雷達恰好能做到。

倒卡或者平板縫隙天線也能做到,但只能在掃描和凝視之間選一,這在大部分空戰場景下是不行的。再保持凝視,依然需要對周圍空域保持掃視,避免被意想不到的方向出現的新危險弄得措手不及。這和肉眼空戰觀察是一樣的,「死盯住」敵機很容易被偷襲。但有源電掃雷達可以多波束,部份波束保持全空域掃描,部份波束保持對目標的凝視。當然,這樣分散能量是影響雷達探測距離和解析度的,這就是雷達管理的問題了,不僅是電子系統自動管理技術的問題,也是飛行員空戰藝術的一部分。

雷達識破敵機隱身之後,可以給紅外製導空空飛彈提供概略引導,飛彈進入目標截獲距離之後,就是飛彈和敵機之間的對抗了。雷達制導空空飛彈有鎖定問題,但空空飛彈的雷達頻率比戰鬥機更高,處在戰鬥機隱身的優化波段之外,天線更小,精度更高,但探測距離較小。所以在載機雷達的概略引導下,實際上與紅外製導是差不多的性質,受到敵機隱身的影響相對可控。

這或許是對F-35的真實隱身和局限有了第一手認識的以色列空軍決定增購F-15EX而不是F-35I的原因。

美國空軍同樣對F-35的真實隱身和局限有第一手認識,為什麼決定提前結束F-15EX的生產呢?美國空軍具有完全不同的作戰環境。以色列空軍面對周邊國家的第四代和四代半戰鬥機,其中有些裝備有緣電掃雷達,如阿聯和埃及的「陣風」。這些國家對以色列來說非敵非友,不得不防。另一方面,F-15EX對陣最多半隱身的「陣風」有優勢,速度、機動性、武器掛載量都更加優秀,更加強大的對地攻擊能力(包括發射高超音速飛彈)更是以色列急需的。

但美國空軍的大量F-15E具有與F-15EX大體相當的對地攻擊能力,國土防空壓力依然很小。制空方面,歐洲儘管烏克蘭打得熱鬧,俄羅斯空軍連烏克蘭都拿捏不定,不足為慮,進攻性制空的最大對手是中國。中國殲-20與F-35的相對性能是爭議話題,但美國空軍通過西太平洋上的對峙已經有所領教,F-35被殲-20「貼臉」不是好玩的。

本來可能有意將F-15EX部署到嘉手納,但殲-20的數量和質量都出乎意料,F-35好歹有「以隱身對隱身」的優點,F-15EX要主動找殲-20的麻煩,就力不從心了。非隱身戰鬥機的反隱身還是防禦性的,不是進攻性的,在預警機或者前導的隱身戰鬥機的引導下凝視搜索跟蹤才靠譜。美國空軍最需要幾百架F-22,但是不可能了,等第六代戰鬥機吧。

另外,在有限軍費的限制下,F-35的生產不能慢下來,避免夜長夢多;B-21是更大的吞金獸;國土防空和歐洲制空壓力不大;加上軍內和國會的「波音派」vs「洛克希德派」的競爭大勢,只有把F-15EX的生產提前結束了。波音需要把KC-46、T-7那邊的屁股擦乾淨,才有條件來搶洛克希德的飯碗。

在中國這邊,與F-15EX對標的是殲-16。但說是對標,情況又不大一樣。



如果說基本蘇-27是第一代,蘇-30是第二代,蘇-35和殲-16就是第三代。中國引進基本蘇-27後,直接買了73架蘇-30MKK(空軍)和24架蘇-30MKK2(海航)。蘇-30大體對標F-15E,但在很長時間裡,中國是把蘇-30當作空戰戰鬥機使用的,雙座有利於長航時任務。

中國通過蘇-27國產化,積累了產能、工藝經驗和很多改進的想法,也通過國產電子技術的快速提升,具備了很多升級的貨架技術。同時,大量的殲-7、殲-8、強-5、殲轟-7都亟待替換。供應端和需求端一拍即合,進一步升級基本殲-11的條件具備。

中國沒有引進蘇-30,而是從殲-11雙座的基礎上自主改進的。在結構上吸取了蘇-30MKK和殲-11B的改進經驗,在航電上吸取殲-20相關技術的經驗(可能是沈飛落標殲-20時的技術為基礎,F-15EX用的也是JSF落標技術為基礎),推出了殲-16。在可預見的將來,中國只有在東部沿海有F-35的壓力,其他方向上殲-16的空戰能力是碾壓的,哪怕是印度的「陣風」,對地攻擊能力更加碾壓。技術夠用,替換需求急迫,使得殲-16在無意中成為世界上產量最大的四代半戰鬥機,已經超過250架,還在繼續,超過了「颱風」Tranche 3和4,更是超過了「陣風」所有亞型,別說四代半的F3、F4標準了。

F-15EX估計連以色列的這25架也只勉強過百。

這不意味著中國空軍思想守舊,守著「出生即過時」的老技術,而是看清了未來的真實戰場需求。隱身、超巡的殲-20和耳聰目明、強悍的殲-16相結合,是有數量、有質量的強強互補。

殲-16的發展空間還很大。有源電掃雷達還可以有數字陣列、軟體定義的升級,還需要光學相控陣(OPA)的傳感陣列;還需要「准電殲-16」級的自衛電子戰系統,隱身不夠,障眼來補。障眼有軟有硬,干擾只是一部分,高能微波、武器級雷射的硬對抗技術已經在路上了。「太行」的增推空間大,機載發電能力的升級空間也大,好做的事情就多。高超音速飛彈和其他重型飛彈倒不是問題,參照蘇-30的設計就著重考慮了重載的問題。

殲-16的未來輝煌著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