減重38斤治癒三種以上慢病,他們從瘦身中得到了健康

南方都市報 發佈 2024-04-27T16:04:08.213211+00:00

身高170厘米,體重188斤,BMI32,這是48歲的李建軍先生在實施體重管理前身體表觀數據,與此同時,正值壯年的他,空腹血糖20(超正常值三倍),尿酸622(超標準值50%)每周痛風兩次,血壓100/170……降糖、降壓加控制痛風的藥物加一塊,他每天要吃一把藥物控制慢性病。

身高170厘米,體重188斤,BMI32,這是48歲的李建軍先生在實施體重管理前身體表觀數據,與此同時,正值壯年的他,空腹血糖20(超正常值三倍),尿酸622(超標準值50%)每周痛風兩次,血壓100/170……降糖、降壓加控制痛風的藥物加一塊,他每天要吃一把藥物控制慢性病。自去年12月接受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減重中心楊景哥主任實施的胃旁路手術後,老李用3個月減重了38斤體重,輕裝上陣後他的2型糖尿病逆轉、血壓和尿酸指標均回到正常閾值。

一次瘦身,解決了三種以上慢性病的故事,在楊景哥團隊管理的胖友群中非常普遍。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今年的主題為轉變觀念,讓我們一起討論肥胖問題。「2035年全球肥胖人口將達19億,全球用於超重與肥胖的支出將高達4.32萬億,兒童肥胖症將增加100%,每四個人中將有一位肥胖患者。而在經濟社會高度發展的中國,肥胖及因肥胖帶來的代謝性疾病問題同樣嚴重。」楊景哥告訴南都記者,當飲食、運動、藥物等方案以無法有效減重,當肥胖者出現了較嚴重代謝病指征時,手術減重將成為控制肥胖的最後防線。

當朋友圈內有人因心梗離去時

他靜靜地選擇了手術減重

老李工作生活在富庶的珠三角,平時的交際圈都是生意場上的朋友,於是酒桌成了朋友圈日常交際的主陣地。平均每天一場,高峰期一天三場飯局成了生活常態。於是乎,老李的體重開始逐漸攀升,「梨形肥胖,脂肪堆積腹部後,箇中慢性病也出來了。為了控制血糖,二甲雙胍加拜糖平,後來一周要打一次度拉糖肽。再加上控制血壓、尿酸、血脂的藥物,每年在慢性病上花費都達到幾萬元。」

直到日常交際的朋友圈中有人年紀輕輕就因為心梗離世,而身邊的朋友們一個個如自己般肚皮肥厚,梨形肥胖,老李才深度思考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體重問題,並開始尋求解決方案。通過媒體宣傳和新媒體查找,他找到了楊景哥的門診尋求解決方案。並最終在2022年12月果斷接受了手術減重。

「效果是非常明顯的,三個月減重了38斤,痛風再沒發作過,而且血糖、血壓、血脂等都恢復到正常範圍。老婆告訴我,就連晚上睡覺的鼾症都好了許多。」

手術帶來的直接效果,就是食量的大幅度減少。「以前一頓一隻雞是沒有問題的,現在也能吃,吃下去一塊就足夠了,心癮和飽腹感都解決了。酒局上,我成了桌上唯一人間清醒的人,滴酒不沾。」

「我現在幾乎成了朋友圈裡的一個標杆了,他們都在觀察我的變化,思考著自己要不要也勇敢地邁出減重的這一步。」

9個月瘦身98斤

36歲的他瘦身後完全變了個人

和李建軍一樣,在廣州生意場上打拼的何逍也是因為酒局、應酬一步步將自己的體重飆到了最高峰時的253斤。「身邊『魔鬼』太多,每天都有人呼朋引伴招呼飯局」,身高176厘米的何先生,身體隨著飯局次數增多在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膨脹。170、180、190……253斤。

「過於肥胖了,每天晚上都會因為嚴重的鼾症把自己憋醒,憋醒後。被酒精麻痹的胃又在提示我,得去找個煲仔飯什麼填充一下……」年紀輕輕的他,也開始出現一系列代謝性疾病,超高的體重甚至將其腰椎都壓出了問題,走個100米,就出現肢體麻痹。

9個月前,他通過視頻科普找到了楊景哥接受手術,選擇了更徹底的袖狀胃手術。

根據營養指導師的指引,規範飲食,嚴控飲酒。個人和家庭的飲食習慣都根本性得到修正。「以前喜歡吃紅肉,現在是魚,以前絕少點蔬菜,現在主要是飽腹感、營養豐富的蔬菜類高纖維飲食。」

朋友們笑話何先生做個手術後,變成了草食動物。老何自得其樂,真要饞某些高脂飲食時,會吃上一塊,咀嚼一下滿足味蕾的需求後又吐出來。「以前飯局上的一頓,足夠我吃上一周。但身體是真的越來越精神了。」

他用了9個月減重了近百斤,152斤體重配合176厘米的身高,曾經的「土肥圓」一下就變成了「高富帥」。

通過瘦身,他也至少控制了三種以上的慢性病,脂肪肝、高血壓、痛風和重度鼾症不是逆轉就是治癒。「健健康康的,比美食誘惑要強得多。」

3月3日上午是楊景哥的門診時間,而老李、何逍正在現身說法為一名慕名來看診的肥胖症女士講解著自身的變化。曾經的胖友劉斌則在提醒著一位減重手術後精神萎靡的病友。「我在術後兩個月減重40斤後也有過不適應,精神萎靡。最後我選擇了運動,每天6點30分起床,一開始跑1公里,2公里、5公里、10公里……」

「蛋白粉加適量的蔬菜肉蛋飲食,入睡困難症都解決了。記得要循序漸進,精神狀況肯定會好起來的。」曾經202斤的劉斌提醒著身旁精神萎靡的小伙子。

迥異於既往吃吃喝喝的朋友圈,在減重中心組織的「胖友圈」里,大家討論的是瘦身、健康指標和減重之後帶來的身體變化。

(因涉及個人隱私,文中患者姓名均為化名)

采寫:南都記者王道斌通訊員張燦城 吳麗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