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身價500億搞定「唐僧」,傳承非遺,成了最有文化情結的富婆

李砍柴 發佈 2024-04-27T17:45:30.899864+00:00

在中國收藏界盛傳著這樣一句話:「男有馬未都,女有陳麗華。」馬未都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是隱形的大富翁,創辦了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廣納天下珍奇,包括各類玉石瓷器,書畫青銅,應有盡有,件件價格不菲。馬未都和他相比,陳麗華就低調了。


在中國收藏界盛傳著這樣一句話:「男有馬未都,女有陳麗華。

馬未都大家都很熟悉了,他是隱形的大富翁,創辦了第一家私立博物館——觀復博物館,廣納天下珍奇,包括各類玉石瓷器,書畫青銅,應有盡有,件件價格不菲。

和他相比,陳麗華就低調了。人們對她的認識,大概只限於富婆吃了「唐僧肉」,也就是她和《西遊記》裡的唐僧扮演者遲重瑞的愛情故事。

至於陳麗華的收藏,人們知之甚少,更別提她收藏的別樣和專一。

怎麼個別樣專一呢?

說別樣,是說陳麗華收藏紫檀,投資2億,成立了中國首家國字號私人紫檀博物館。

說專一,是說陳麗華迷戀紫檀,耗時10年,投入幾十億複製了16座北京古城門。

陳麗華何必這般投入呢?大抵也就一句話,對中華文化的熱愛和傳承!

一個上市公司身價500億的董事長,為何會有如此濃厚的文化情懷呢?

這,還要從她的傳奇身世說起……

陳麗華1941年出生於北京皇城根下,是葉赫那拉氏第8代後裔,與慈禧同宗,滿族正黃旗人。她從小在頤和園長大,如果早生100年,那就是享不盡榮華富貴的千金格格。

不幸的是她生不逢時,正趕上家道中落,高中時就輟學打工,在家具廠里整日和木材打交道。

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陳麗華雖然家境不如祖上,但家裡也留下一些祖傳的老物件,特別是幾件雕刻精美的紫檀家具,讓她十分喜歡。

在特殊時期,她把許多珍貴的東西都藏了起來,但有一個柜子太大無處可藏,她就一狠心放進了豬圈的角落,果然沒有引起他人注意。

20年後紫檀大櫃終於「重見天日」,沒想到除了一些污漬和少量生鏽外,柜子整體都是完好無損的,這讓陳麗華十分驚奇。

原來紫檀具有很強的抗氧化性,百年不腐。於是她把它視為「無價之寶」,認真清理後放在家裡「鎮宅」!

紫檀可是個好寶貝,千金難求。為了收集更多的優質紫檀,陳麗華夫妻遍訪東南亞各國,最終在印度發現了上好的紫檀樹。他們強忍著高溫和饑渴,躲避著山中的野獸毒蛇,一路艱辛竟也有種「西天取經」的感覺。

有一次在深山老林里,他們好不容易採集好紫檀,用大象拉下山,還沒等上車,就被「嗡嗡」亂鳴的馬蜂團團圍住,大家都不知所措……

沒有猴哥和八戒保護,唐長老受了傷,遲重瑞的臉、腿和後背都被馬蜂蜇起了大包,讓陳麗華驚嚇和心疼不已。

可這荒山野嶺根本沒有醫院,他們好不容易找到一戶農家,用當地人自己配製的藥膏才化解了馬蜂毒,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越得之不易的東西,就越彌足珍貴,就越值得用心珍惜。於是陳麗華開始在紫檀雕刻技術方面花費大量的心思和功夫,沒想到一發而不可收,越做越上癮!

因為紫檀雕刻會呈現許多美術圖案,因而她對國畫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雖然是半路出家,但是她把紫檀製作中的榫卯工藝巧妙地用在繪畫中,開合有度,構圖自然,銜接有序,渾然一體。再加上她的畫法奇特,構思巧妙,畫風大氣從容,自成一派!

畫雪時別人都用筆尖輕點,可她竟直接用掃帚沾著顏料,用力地往紙上甩,大片大片的「雪花」落在「地上」,沙沙作響,仿佛魯迅筆下朔方的雪,洋洋灑灑,富有氣勢;

而她畫梅花時,則雙手開工,各執大筆,飽蘸顏料,色澤飽滿艷麗,朵朵梅花競相開放,爭奇鬥豔,就像主席詩中所言:「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國畫是中華藝術瑰寶,也讓陳麗華身上多了幾分優雅從容的文藝氣質。陳麗華飽蘸著自信與熱情作畫,筆墨丹青間,一種無聲勝有聲的力量也在悄悄地傳播……

雕刻也好,國畫也罷,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真功夫。作為後人的陳麗華,對這些一直都有著深深的文化情結。

她想用自己的方式,把一些有價值的東西傳承下去。於是,她開啟了漫長又艱辛的「文化苦旅」。


「我們亞洲,山是高昂的頭……」當歲月的時針撥回到1990年,到處都是《亞洲雄風》的回聲嘹亮,滿眼都是熊貓盼盼的可愛笑臉。

北京亞運會成功舉辦,華夏一片沸騰。

當時已經身價不菲的陳麗華也想為亞運會盡點微薄之力,於是就做了一個紫檀的大屏風想捐給國家,沒想到一番好意卻差點鬧成誤會。

原來當時來訪的故宮院長和幾個歷史學家,以為又是土豪炫富作秀,連手都懶得和她握。但當他們看到一個個精美的紫檀製品時,頓時驚呆了,不由讚嘆道:「果然是臥虎藏龍之地!」

做了這麼多寶貝,卻從不對外出售,這讓他們開始對陳麗華刮目相看。院長還親自寫條,特批她可以自由出入故宮,許多不對外人開放的重要展廳也可以進入參觀。

有一次,故宮有事情需要陳麗華幫忙解決,院長邀請她夜宿故宮。都說故宮晚上會有「宮女提燈」等詭異現象發生,陳麗華心裡也是怕怕的。

果不其然,那兩天正趕上中秋佳節,一輪皓月當空,滿如玉盤,陳麗華忍不住出門觀瞧,卻忽然看見幾隻半米長的黃鼠狼也立直身體拜月,嚇得她趕緊又跑回到屋子裡。

夜裡的故宮陰森詭異,藏著許多未解的秘密和傳奇,讓人談虎色變;但白天的故宮莊嚴大氣,陳列著太多珍貴的寶貝,讓人流連忘返。

很多展品,用玻璃罩著,用紅帶攔著,只能遠觀而不能近賞,讓許多遊客望而卻步,因不能細品而遺憾連連。

於是,陳麗華就用紫檀來複製故宮裡的物件,小到一把如意,大到一座屏風,有的是同款,有的按比例縮小製作。雕刻精細,並不比真品遜色,以求有機會能與世人近距離相見。

做了成百上千件物品,她卻一樣都沒捨得出售,而是又投資2億為它們安家,建立我國最大的紫檀雕刻藝術博物館,讓「獨樂樂」升級為「眾樂樂」。

1999年,紫檀館正式向世人敞開大門,步入之後果然別有洞天。

一進門,你就會看到一個金碧輝煌的大屏風,前置的龍椅和乾清宮的一模一樣,倍顯雍容大氣。

再往裡走,你一路上可以看見故宮的養心殿、天壇的祈年殿、老北京的四合院、山西的飛雲樓等各類古代建築,還有上千件的明清家具、故宮文物仿品,讓人目不暇接。

而更令人驚嘆的還要屬那全卷的「清明上河圖」大插屏。

陳麗華精選500名工匠,並且親自上陣,歷時5年,變畫為刻,按照1:6的比例,用12座高1.7米、長32.7米的大屏風,重現北宋山水之美麗、市井之繁華。

陳麗華不僅把差不多半個故宮都「搬」到了自己的博物館,還讓中國文化建築之美也在這裡盡放光芒。滿室紫檀瑰寶,混合著歷史的氣息,讓人心馳神往,夢回紫禁城,神遊華夏園……

用紫檀雕刻來復原華夏文明之傑作,這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也是一種藝術的升華!

58歲的陳麗華既完成了資本的回歸和增值,又傳承了文化和藝術的瑰寶,榮升為中國最有名的紫檀女王。

然而,這一切才剛剛開始,更大的「動作」還在後頭……


「內九外七皇城四,九門八點一口鐘。」從小生長在皇城根下,陳麗華對北京的城門再熟悉不過了。過去每次她登上高高的城門樓,俯瞰北京城,心中常常波瀾起伏……

「我爺爺小的時候常在這裡玩耍,高高的前門仿佛挨著我的家……」李谷一老師唱的那首京味十足的老歌《前門情思大碗茶》,現在早已被世人淡忘了。隨著歲月的流逝,有些舊城門也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台,這讓陳麗華感到很可惜。

於是她突發其想:如果用紫檀木復原北京城門樓,為後人留下真實立體的歷史印記,不也是一件功德圓滿的事嗎?

萬萬沒想到,她的想法遭到了親朋好友的一致反對:「你這個想法太冒險,複製比修一個城門還費錢,而且還要費時費工費料,一點都不划算,打住吧!」

而陳麗華卻像唐僧一樣矢志不渝,她說:我是土生土長的北京人,對這座城、這些城門,有著說不清的情愫,我不想百年以後很多當地人都認不全北京城門。這是我的一個夢,我一定要把它實現!

她的一番心聲,感動得大家無話可說,紛紛出手相助,有人出謀劃策,有人查找資料,有人精算數據。眾人拾柴火焰高,大工程開始動工了!

為了再現這16個城門,陳麗華找專家重新設計規劃,請來幾百名能工巧匠,用2年時間設計新圖紙,8年時間加工製作,投資幾十億,歷時10年才把這16個城門按照10:1的比例復原出來。

從設計到選材再到製作,每一道工序都費盡心思。用陰沉木做城牆,紫檀做城門樓,所有建築都採用中國傳統的榫卯結構,不用一枚釘子,老祖宗留下的手藝在這裡一一完美再現。

而且蓋好的城牆也不是假擺設,上面可以同時承重100人,而下面的門洞也可以鑽人。雖然總體顯得小巧一些,但是質量和細節都是禁得起推敲的。

造城門樓每一個環節都環環相扣,不容一絲馬虎。為此陳麗華也是夙興夜寐,殫精竭慮,不斷地開會研究,並常去工廠和師傅們一起忙碌,跪在地上設計圖紙,至今膝蓋上還留有疤痕。

70多歲的年紀,總是如此辛苦操勞,身體也漸漸吃不消,半天下來就腰酸背痛,大汗淋漓。幸好身邊有遲重瑞悉心照顧和陪伴,她才能咬著牙堅持下來。

陳麗華看著未完成的工作,常常暗自著急,有時也會黯然落淚。太多的不易難以言表,她只能選擇默默忍受,慢慢化解。

心之所向,雖遠必達。2018年曆時10載的「內九外七」的16座古城門和10座角樓大工程全部竣工,陳麗華的夢終於實現。

那一刻,她喜極而泣,激動不已!

同年6月,她撰寫的《陳麗華的城門夢》在故宮博物院舉行了隆重的首發式,白岩松親自主持,故宮院長單霽翔為其揭幕,陳麗華還把一些書送給了外國友人,把自己的家國夢延續到全世界。

16座城門,不僅守護著北京城,也代表著民族文化的脊樑。

陳麗華這一壯舉令國人拍手叫絕,讓世界為之點讚!可稱得上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陳麗華陪同星雲大師參觀紫檀城門樓

每個走進紫檀博物館裡的人,看著那一座座高大的城門,一個個逼真的建築,都對紫檀雕刻工藝刮目相看。

紫檀雕刻歷史悠久,早在明代時期就開始興起,創始人屠詩雨被譽以「明朝一代妙技」之美名。

到了清末民初,他的傳人又在上海開設作坊,並赴美留學,讓海派紫檀雕刻工藝和西方雕塑藝術融會貫通,後人再將這種技法一代代傳承,紫檀工藝名揚天下。

故宮院長單霽翔曾來到這裡「打工」,陳麗華給他親自掛上「工牌」。單院長和工匠們一起拼屋頂,看著像大拼圖一樣簡單,但操作起來卻很難,單院長做了兩次都沒成功,達不到嚴絲合縫,第三次才勉強完成。

單院長天天和文物打交道,講歷史、談古董,他不用準備張口就來,可是真正擺弄起這些紫檀來,他就只能自嘆不如了。

而陳麗華則截然相反,說起紫檀,她幾天幾夜都講不完;做起紫檀,她可以和師傅們打成一片,各類工序樣樣精通。

她不僅是位高權重的董事長,還是紫檀雕刻技藝的傳人,經常和工匠們一起研究工藝流程和細節的改良創新,讓這門技藝也在不斷地進步和發展。

她就像一面旗幟,帶著大家把藝術和技術完美結合,讓紫檀在不同的軀體裡重新煥發生命的光彩!

貝聿銘說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為了讓全世界都知道中國的紫檀工藝,她也帶著精挑細選的寶貝,走入世界各國著名的展廳。大批參觀者慕名而來,他們都被紫檀製品的精美工藝所折服,為「中國製造」的舉世無雙而讚嘆!

她還把紫檀制的天壇、萬春亭等藏品同時贈送給故宮、美國史密斯研究院等四大著名博物館收藏,讓紫檀藝術走出華夏門,震撼全世界!

一個貌不驚人、花甲之年的中國女商人,能有如此大的格局,她的壯舉令外國人也為之點讚。

一位日本大使看了博物館的展品時,非常感慨和敬佩地說:「一個中國女人能如此厲害和大方,我們日本人做不到啊!」

美國薩凡那藝術設計學院也特授予她「榮譽人文博士」稱號,市長還授予她「金鑰匙」,並把每年的5月25日定為「陳麗華日」。這不僅是陳麗華的驕傲,更是國人的自豪!

然而最讓她感到欣慰的是,2011年中國紫檀博物館的「紫檀雕刻技藝」被國務院列入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老祖宗留下的手藝,再也不會失傳了!

看著紫檀工藝能得到國家的重視、國人的賞識、世界的流傳,陳麗華激動得老淚縱橫。

2019年她再添大手筆,第二家紫檀博物館在珠海橫琴安家落戶,展館雍容華美,古色古香,再次驚艷世人。

紫檀不僅是她生命中最寶貴的東西,也是閃耀著民族光澤的瑰寶,她用幾十年的時間和心血去守護和傳承,雖難猶榮!


很多人都讀不懂陳麗華,覺得她和大多數商人不一樣。

別的商人都想著怎麼上市,怎麼多賺錢,怎麼為自己謀取更多的利益,而陳麗華卻做慈善公益,宣傳文化魅力,傳承藝術精華,並樂此不疲。

她帶著1000多名員工,歷時30年,做了近千件紫檀家具,竟然沒有出售過一件,全都放在博物館裡讓世人共賞。很多有錢人想高價購買,都被陳麗華婉言拒絕。

紫檀館門票才50元一張,月收入去了水電人工所剩無幾;而修復北京城門花費了她10年的時間和幾十億的投資,至今仍沒有一個完整的大場地能全部展出。

而她也從中國女企業家胡潤排行榜的首位降到第四名,這一切都值得嗎?

在她心裡,所做的紫檀製品全是藝術,不是商品,不能用金錢去衡量,卻都是無價之寶!

她從沒想過把紫檀館當作牟利的工具,而是當作一種傳承傳統文化和藝術的媒介,讓更多的人了解紫檀雕刻工藝,文化瑰寶之神奇,讓老祖宗的手藝和智慧世代相傳下去。

面對著自己的兩個「大寶貝」,陳麗華感慨地說:「我是真喜歡紫檀,現在不願意送出去,如果有一天我的孫子沒有能力再繼承它們了,就會把它們都捐給國家,還是咱華夏的寶!」

這就是作為商人的陳麗華最與眾不同的魅力,最無與倫比的格局!

中國從來不缺富豪,每年的胡潤、福布斯排行榜上,都有不少中國人的名字列位其中。

但我們缺少的,恰恰就是像陳麗華這樣能夠把民族文化瑰寶發揚光大的富人。

還好陳麗華並不孤單,在她身邊還有改進造紙術的紙業大王李洪信,用王朝名字給汽車品牌命名的比亞迪老總王傳福,用文化新地標向世界講述中國故事的藝術范兒老總鄭志剛……

他們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傳承著中國文化和藝術,讓它們既面向國人,又走向世界!

. END .


【文|碧琉璃

【編輯| 丹尼爾李】

【排版 | 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薦:

一夫一妻制保護女人?真不是,它保護男人,尤其是低質量男人

張愛玲:你們看我太驕傲,我只是太自卑,3段感情都卑微到塵埃里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