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守敬與《水經註疏》

善本古籍 發佈 2024-05-01T02:07:17.472067+00:00

楊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名開科,字惺吾,晚年自號鄰蘇老翁,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版本目錄學家、金石書法家和藏書家。藏書達40萬卷之巨,孤本逾萬(均已捐藏今北京圖書館)。著述甚豐,主要學術成果有83種。

楊守敬(1839-1915),湖北宜都人,名開科,字惺吾,晚年自號鄰蘇老翁,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歷史地理學家、版本目錄學家、金石書法家和藏書家。藏書達40萬卷之巨,孤本逾萬(均已捐藏今北京圖書館)。著述甚豐,主要學術成果有83種。他對中日文化的交流貢獻也很大,日本文化界尊之為「傳燈之師」。至今每逢先生的誕辰和忌日,日本文化界都舉行紀念活動。

楊守敬與其學生熊會貞(1863-1936)潛心鑽研撰繪20餘年的《水經註疏》和《水經注圖》,可稱為楊氏對中國歷史文化貢獻的代表作。

《水經》是我國第一部記述水道經歷及其支流注入處所的著作,共記錄了水道137條,每水一篇,全書不到一萬字。作者及成書年代歷來說法不一,爭議頗多。楊守敬考據《水經》是三國魏初無名氏所作,大約於公元226年左右寫成。歷代為《水經》作注者,不乏其人。郭璞所注早已失傳;酈道元的《水經注》雖遵《水經》為綱,但實是一部再創作;宋、明兩代更對其作了大量研究;至清代研究此學者蜂起,不僅用功最多,而且考訂愈來愈精。

楊守敬的《水經註疏》可以說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後來居上,是很有特色的研究《水經》及酈學的大部頭。

可貴的貢獻

楊守敬用力26年,熊會貞用力48年,得窺《經》《注》及前人研究的內在規律,編成自己撰《疏》的體例,一直到熊氏晚年,還在不斷發展補充。楊守敬說,雖然「酈氏每樹一義,上下千古」,而所引437種書,《疏》文則皆能注其出典;對朱謀瑋《水經注箋》,獨辟蠶叢,公認為明代一部書,楊守敬隨清使駐日本國期間得到原刊本,卻發現它「《經》、《注》未能訂正」;清代全祖望、趙一清、戴震專門名家,「盡一生之力治此書,舉世奉為圭臬」,然復勘「其考古之疏,脈水之失,尚未盡窺酈亭藩籬」,所以對「酈書原誤者十之一二,為傳刻之誤者十之四五,亦有原不誤為戴改訂反誤者,亦十之二三」,一一考證精詳,不曲徇前人。楊氏還詳考酈注以後水道變遷,以今縣治或故城(酈稱故城皆漢晉故縣)為政治經濟中心,按東南西北方位距離,極為詳審,可供治水者參考。他曾徒步沿清江上溯,察其源流,駁「首受江」之說;又親歷三峽,觀其險峻長短,定論範圍。

楊守敬雖未專攻水利,但他在《疏》中對水利作出了可貴的貢獻。他說:「古書言水,名稱錯出,源流參差,互受通稱」,「因川流失,地勢水道不合」,因而有必要把1000多年來水道變化弄清楚,以資後人。他對水道變遷及兩岸地質、水土流失等演變情況考據特詳,標明在今縣東南西北幾里等等。如沮漳河改道,今入江處在沙市,楊守敬考證古入江處在今枝江縣江口,今水利鑽探已確證無誤。這為規劃沮漳河洪泛區,提供了寶貴的史料。對古代灌區、堤垸、渠道、塘堰等,楊《疏》勝人一籌。如晉人陳遵築荊江大堤,有「方功」一詞,曾被人解釋為「防攻」,而《疏》中說明「方功」是取土築堤中的以方計土,糾正了「防攻」之說。楊守敬還特別注意古代水利工程的興廢沿革。如枝江縣百里洲古三明渠因洪水泛濫,今已無存。像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

《疏》《圖》互證

楊守敬20歲時描繪《輿地圖》,後刊刻《歷代輿地沿革險要圖》,又和熊會貞費時3年作《水經注圖》,古今對照,朱墨套印。楊守敬據酈亭自序「尋圖訪跡」,知其所據必有至精至詳之圖,今已軼。他說:「余既同熊君會貞撰《水經註疏》,復為圖以經緯之,昕昕商榷,年曆三周乃成。昔酈氏據圖以為書,今乃據書以為圖,川土流移,未必悉還舊觀」,地勢水道不合的「以墨線箋之」。此圖從內容及形式都有可改進之處,但在清代算是最好的《水經注圖》。在今天,與治水亦有通古觀今的作用。

作為一家之說,楊守敬先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作出了較大貢獻。因此,湖北省成立了楊守敬學術研究會,並在長江三峽下游美麗的清江邊,修建了湖北省宜都楊守敬紀念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