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弓下箋言(十四)

紹興李珍 發佈 2024-05-01T09:28:37.296247+00:00

檀弓下箋言(十三)檀弓下箋言(十四)古人的村落常有村樹,宗族之地也有宗廟之樹,用來幹什麼的?對於村落與宗廟來說,代表著歷史的悠久,代表著大事商討的聚會之地;但對於王者來說,這樣的大樹用來做棺槨。考量的是:是否能夠做順民的關鍵所在,用村落、宗廟最神聖的東西,讓人低頭。

檀弓下箋言(十三)

檀弓下箋言(十四)

古人的村落常有村樹,宗族之地也有宗廟之樹,用來幹什麼的?對於村落與宗廟來說,代表著歷史的悠久,代表著大事商討的聚會之地;但對於王者來說,這樣的大樹用來做棺槨。考量的是:是否能夠做順民的關鍵所在,用村落、宗廟最神聖的東西,讓人低頭。

虞人致百祀之木,可以為棺槨者斬之;不至者,廢其祀,刎其人。

箋言:「虞人」——掌管山澤之官。「虞人」在王城內搜羅做為神社有百年的樹木,用來做棺槨而遭到砍伐;如果不願意貢獻,就廢其神社,殺其長官。

獻樹木只是手段,是否順服才是主要道理所在。道理藏在文字背面。


齊大飢,黔(qián音錢)敖為食於路,以待餓者而食之。有餓者蒙袂(mèi音妹)輯屨(jù音巨),貿貿然來。黔敖左奉食,右執飲,曰:「嗟,來食!」揚其目而視之,曰:「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從而謝焉;終不食而死。曾子聞之曰:「微與?其嗟也可去,其謝也可食。」

箋言:「蒙袂」——用袖子蒙臉,「輯屨」——拖著麻鞋。

下面述說「嗟來之食」的典故:齊國鬧大饑荒,齊國黔敖在路邊施食給饑民。來了一個饑民,用袖子蒙臉,無力地拖著麻鞋貿然行來。

黔敖左手端飯,右手拿湯,喊道:「喂!來吃。」

饑民瞪眼看他,說:「我由於不吃嗟來之食,才落泊至此。」黔敖聽了深表歉意,但饑民堅持不吃,終於餓死了。

宗聖曾子(曾參,字子輿)聞此事,說:「不對吧?嗟食可以離去,道歉,可以吃了。」

不吃嗟來之食。來自二千五百餘年古人人性之光華,是否可以照徹今人?但是,有種道理是必須知道的:社會有餓死之人,不是挨凍受餓者羞於見人,而是社會辜負了他們,辜負了人性應該有的良善。所謂:「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這不是好的社會體制,好的社會體制,怎麼捨得讓民眾受餓、餓死?人性痛都痛死哉!


邾婁定公之時,有弒其父者。有司以告,公瞿然失席曰:「是寡人之罪也。」曰:「寡人嘗學斷斯獄矣:臣弒君,凡在官者殺無赦;子弒父,凡在宮者殺無赦。殺其人,壞其室,洿(wū音巫)其宮而豬焉。蓋君逾月而後舉爵。」

箋言:「邾婁國」邾婁定公在位期間,國人發生弒其父者。有司官員前來向定公報告,定公驚駭地從席位上跳了起來,說:「是我有罪。」

接著又說:「我曾經看到過審斷此類案例:臣弒君,國內所有官員都有權利殺他,決不寬恕;子弒父,凡宗室人員都有資格殺他,決不寬恕。不但要殺兇手、還要拆毀其房屋,挖其地基為坑,灌滿污水。國君也要受罰,過此月後,才可以喝酒。」

一個毫不起眼的小小「邾婁國」,國內有殺父者出現,國君自罰罪過:一月不能喝酒。治民必須擔責,無擔責之心、之行,與民不知共苦怎能有同甘的情懷?

晉獻文子成室,晉大夫發焉。張老曰:「美哉輪焉!美哉奐焉!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

文子曰:「武也得歌於斯,哭於斯,聚國族於斯,是全要領以從先大夫於九京也。」北面再拜稽首。君子謂之:「善頌善禱。」

箋言:晉國正卿趙文子(嬴姓,趙氏,名武,諡獻文)新居落成,晉國大夫全體參加落成典禮。大夫張老致辭:「新居美輪美奐!從今後,主人祭祀奏樂,居喪哭泣,族人事務,僚友聚會,宴飲都在此間。」

趙文子答謝:「我得祭祀奏樂,居喪哭泣,族人事務,僚友聚會,是將得善終,可以葬在九原墓地。」說完後,開始朝北面行跪拜叩頭大禮。君子說:「一個善於讚美,一個善於祈福。」

這是善終之禮,提前行之。所以,面北而行跪拜叩頭大禮。這裡有「全要領」,「要」通「腰」,古時刑罰有腰斬、頸刑,「全要領」就是沒受刑罰,得以善終。「九京」,指晉國卿大夫的墓地,也叫「九原」。

讚美須大禮受之,也是大禮贈之呵。這便是禮儀。


仲尼之畜狗死,使子貢埋之,曰:「吾聞之也:敝帷不棄,為埋馬也;敝蓋不棄,為埋狗也。丘也貧,無蓋;於其封也,亦予之席,毋使其首陷焉。」

箋言:孔子家養的狗死了,讓弟子子貢去埋葬,說:「我聞知:破舊帷帳不丟棄,用來埋馬;破舊車蓋不丟棄,用來埋狗。我貧困,無破舊車蓋,你去埋狗用一張蓆子裹著,別讓它的頭陷入泥土裡。」

這可以說是當時的風俗吧:馬忠、羊孝、牛節、狗義。用意:別把動物的屍身直接埋入泥土,特別要注意頭部的位置,可以氣息暢通,雖然沒有呼吸了,來自人類的體恤之情。


路馬死,埋之以帷。

箋言:為國君駕車的馬死了,用帷帳裹好埋掉。

禮儀恩及禽獸,世上獨留人類,恐怕離滅亡不遠了。

《順逆之道》

天降霜雪陽氣藏,順時舒展顯柔剛。

良知守住護方寸,靜待花神艷容香。

癸卯年正月十九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