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別抱怨環境不好了,我當年的處境令人失笑!

聖賢智慧課堂 發佈 2024-05-02T15:00:04.550957+00:00

有了什麼樣的環境,就會孕育出怎樣的人。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對比我們當下的很多人來說,我們也都認為,擁有一個像樣的,舒適的環境,肯定是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利的。

按照常理,人都是環境的產物。有了什麼樣的環境,就會孕育出怎樣的人。古代孟母三遷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了。若是沒有孟母的三次搬家,最後把家搬到一個學堂的附近,能有後來的孟子出現嗎?很難說,但是也不一定。

對比我們當下的很多人來說,我們也都認為,擁有一個像樣的,舒適的環境,肯定是對自己未來的發展有利的。但是這真的會是決定性因素嗎?如果環境不好,一個人就真的不能成就了嗎?

南懷瑾大師在提及當年自己的處境時,不禁令人啞然失笑。他說自己剛去到台灣時,做了點生意,結果折本很厲害,一下子就一貧如洗了。沒辦法只能去租了個小房間,一家四口都擠在裡面,而且還要放一張辦公桌,要寫文章,吃飯也在上面,打坐也在上面,這就是他的道場,飯廳,辦公室,書房。

南師當時著述《楞伽大義》的時候,也是寓居在一個菜市場中,環境十分嘈雜,且腥臊污穢堆積,在這樣的「五濁陋室」的環境裡,做如此上等的佛事,其中的意味,不禁令人啞然失笑!而且處於這種情景之下長達十幾年,早已經習慣成自然,沒有了淨穢的分別了。

我們總是在面對不如意境況的時候,不免抱怨他人,抱怨環境,乃至於抱怨上天的不公。卻從未想過,當下的這一切已經是具足圓滿了,這一切都已經是上天對自己的恩賜,甚或是來自於上天對自己的考驗,可是我們能夠經受得住嗎?

我們總是習慣於把事情不好的結果,歸結於他人,歸結於環境之上,卻從沒有真正的拷問自己的內心,是否真正的安定下來,是否真正的用一顆真心去努力的付出,並堅持下來。這才是成就事業的關鍵所在。

作為一個修行人來說,何謂修行呢?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是為修行。修行就是要修正自己的錯誤,要能夠經受得起各種各樣的考驗,才能夠保持自己的心如如不動,這才是真正的定力功夫。

無論時間,無論地點,只要你的心真正安定下來,這就是最好的「道場」了,根本不用外求。與此相反,越是在對自己不利的環境條件下,越能夠激發自己向上,向善的動力,越能夠幫助自己,成就自己。這就是自己上進的增上緣,為何不好好的利用起來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