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傳統文化|青團

齊魯壹點 發佈 2024-05-07T17:17:30.913822+00:00

青團是江南地區的傳統特色小吃,也叫「艾團」、或「清明果」,餡料豐富,口感綿軟,帶有清淡悠長的青草香氣。

青團是江南地區的傳統特色小吃,也叫「艾團」、或「清明果」,餡料豐富,口感綿軟,帶有清淡悠長的青草香氣。其常見的製作方法是將嫩艾草葉搗成汁,拌進糯米粉,包上或甜或鹹的餡料(蛋黃、豆沙等),再搓揉成團狀,放蒸籠里蒸熟即可。

青團呈艾草色青,故稱為青團。在江浙滬一帶,有在清明節吃青團的習俗。

青團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肥而不腴,是一款天然綠色的健康小吃。蒸熟以後綠綠的鬆軟的皮兒,豆沙餡心甜而不膩,帶有清淡艾草香氣,香糯可口。

據考證,「青團」之稱大約始於唐代,至今每逢清明,江南幾乎家家戶戶蒸青團,雖然青團流傳千百年形制未變,但現在人們更多的是應令嘗新,青團作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相傳百五禁菸廚,紅藕青團各祭先」,這首《吳門竹枝詞》詩說的就是人們在清明節吃冷食青團,並用紅藕、青團祭祀祖先,其中所說「百五」,是指冬至過後105天為寒食。清代《清嘉錄》對青團有更明確的解釋:「市上賣青團熟藕,為祀先之品,皆可冷食」。

清代文學、美食家袁枚的《隨園食單》中,對青團的製作有翔實記載:「搗青草為汁,和粉作團,色如碧玉。」青團,又叫艾團,是一種用草頭汁做成的綠色糕團,有的是採用青艾,有的以雀麥草汁和糯米一起舂合,使青汁和米粉相互融合,然後包上豆沙、棗泥等餡料,用蘆葉墊底,放到蒸籠內。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糰子的表面,所以青團碧青油綠,糯韌綿軟,甘甜細膩,清香爽口,從色彩到口感都有著春天的氣味,是清明與寒食節時南方民間的一道傳統點心。

傳說有一年清明節,太平天國將領李秀成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農民上前幫忙,將李秀成化裝成農民模樣,與自己一起耕地。沒有抓到李秀成,清兵並未善罷甘休,於是在村里添兵設崗,每一個出村人都要接受檢查,防止他們給李秀成帶吃的東西。

回家後,那位農民在思索帶什麼東西給李秀成吃時,一腳踩在一叢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來時只見手上、膝蓋上都染上了綠瑩瑩的顏色。他頓時心生一計,連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淨煮爛擠汁,揉進糯米粉內,做成一隻只米糰子。然後把青溜溜的糰子放在青草里,混過村口的哨兵。李秀成吃了青團,覺得又香又糯而且不粘牙。天黑後,他繞過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營。後來,李秀成下令太平軍都要學會做青團以禦敵自保。吃青團的習俗就此流傳開來。

在營養價值方面,艾草有平喘、利膽、消火、抗菌、驅寒、除濕等功效,而小麥草的汁有去油解膩、消食降火的功效,同時還能起到美容的作用。

青團在各地叫法和吃法也不同,比如說上海寧波一帶叫青團,杭州一帶叫清明糰子,裡面的餡除了豆沙餡,也有咸口的,裡面包著醃菜、豆腐、醃肉等料。在貴州青團叫清明粑,在客家地區,青團就叫艾粄,粄就是客家方言裡各種糯米、粘米糕點的統稱。

青團是江南清明的食物符號,南方地區僅就青團一樣,就有好些個「變種」,最常見的內餡里包裹著豆沙或者蛋黃,搓成一個圓鼓鼓的小糰子。這些年來經典款的青團也在不斷改進,一些新奇的酸梅餡、鹹肉餡也出現在了市場。

南方地區還有一種與青團近似的食物,主要流行於南方客家人中:同樣是以艾葉為基本原料製成麵團,壓成一塊厚厚的圓形餅放在葉子上蒸熟食用,或者製作成手一般大小的餃子形狀,這種類型的青團當地人稱之為艾粿或艾粑,有些沒有內餡,更加注重艾草芬芳,有些則以白砂糖和黑白芝麻為內餡,為甜蜜。

不管啥餡兒的青團,看一眼就好像看到嫩嫩的艾草帶著淺淺的白絨毛搖曳在溫暖的春風裡,吃一口,糯糯的,帶有淡淡的青草的味道,好像被整個春天包裹了,人也融化在整個春天裡……(文字有引用)

壹點號 第三隻眼

新聞線索報料通道: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齊魯壹點」,全省600位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