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媽媽沒有見過空氣炸鍋

貞觀 發佈 2024-05-08T02:51:32.695741+00:00

比如之前鋪天蓋地對空氣炸鍋的推介,那些製作出的美食強烈衝擊著我的視覺和嗅覺。雞翅金黃鮮嫩,味道鮮美,豆腐外脆里嫩,搭配靈魂蘸汁更是妙不可言,對於我這等烹飪菜鳥來說,這鍋相當於傻瓜相機,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首次體驗感覺不錯。


許是農耕時代的記憶在基因中的承襲,人們對於一日三餐的傳承改良和創新上,從來不吝不辭。比如之前鋪天蓋地對空氣炸鍋的推介,那些製作出的美食強烈衝擊著我的視覺和嗅覺。剛張口就被老張斷然否決,理由是:功能重疊。瞧著廚房大大小小的鍋很多功能大同小異,一年到頭也就一兩個前線作戰,其餘都潛伏在在犄角旮旯,幾年都用不上一回,於是那顆蠢蠢欲動的心被硬生生按住。


否定的話音還在繞樑,老張就將一隻空氣炸鍋拎回家來,不用問,吃貨同事的功勞唄。所謂的原則有時也會敗於從眾心理,尤其是在口腹之慾面前。


次日餐桌上出現了炸雞翅和炸豆腐。雞翅金黃鮮嫩,味道鮮美,豆腐外脆里嫩,搭配靈魂蘸汁更是妙不可言,對於我這等烹飪菜鳥來說,這鍋相當於傻瓜相機,操作簡單,使用方便,首次體驗感覺不錯。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飲食文化作為滲透力最強的文化類型,在中華民族的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貫穿歷史的作用,上至廟堂宮殿,下至陋巷茅舍,都使之傳承並發揚光大。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食物的烹飪也要求儘可能縮短等待的時間,與之相匹配的炊具也在不斷改進、創新,這是烹飪技術的發展要求也是人類文明演進的體現。比如今天這口鍋,你只要參照著說明書上關於各種食物的烤制溫度和時間,可以省略很多步驟,一鍵烤出很多菜品,無油且相對健康。


嚼著汁水四溢的烤豆腐,童年時白豆腐蘸醬油的記憶里忽然湧現,那些滄桑的畫面夾雜著久違的味道,穿過歲月的塵埃,逆著光,遲疑、飄搖卻又堅定地向我走來。


■ 圖源網絡


我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計劃經濟下物質相對匱乏。從早到晚地大人們都在為一家老小餬口忙個不停。我出生前,父母帶著幾個哥哥租住在三里洞煤礦一間窯洞裡,用曬乾的泥坯壘成爐身,用碎麥秸杆和泥糊起來,爐體抹得溜光,能燒柴偶爾也燒炭。一口砂鍋兼備了煮鍋炒鍋全部功能,一家人就在這泥巴爐煨的湯水中艱難度日。


1966年為了支援新建設的徐家溝煤礦,父母領著一家老小雇了一輛馬車開始搬遷,一口木箱,幾床舊棉絮鋪蓋就是全部家當。開始先借住在宿舍,找到一處寬敞點的地方後,父親利用下班時間平整好、拉土打胡基、找檁條、尋麥草,兩年後終於小燕銜泥般蓋起了一間小屋,房山頭處搭了間茅棚,用撿的碎磚頭砌成一個簡易的坑灶,新生活就此展開,生活有了盼頭。


從打有記憶, 看到母親和哥哥天不亮就去石矸山拾煤,用扁擔挑回家,拾煤基本上是那個年代礦區孩子的必修課,仨核桃倆棗的微薄收入用來解決糧食問題,做飯、取暖全靠去石矸山拾煤,那些起早貪黑用肩膀一點點挑回來的煤支撐著生活,也溫暖了很多人的記憶。後來,父親改造了灶頭,砌有兩個灶口,一個自然通風,由爐子下方的進氣口提供氧氣,另一個用風箱加壓,兩者共用一個煙囪。風箱灶口火力自然猛,做飯稍快一些。家裡一幫工人學生,飯菜沒油水,消耗的快,進門就喊餓,母親一刻也不得閒。看著母親在爐子和案板之間穿梭,五六歲的我要幫母親拉風箱,母親心疼我還小,身子骨弱,還沒拉幾下就被換下。母親在案板揉饅頭,我拉風箱,小手緊握住拉杆,用力推拉,爐膛里火苗舔著鍋底,火焰變幻著各種形狀,小女孩的臉紅撲撲的。待饅頭放進鍋里,母親坐在小板凳上,邊拉風箱邊哼著豫劇,我靠在她腿上前後晃蕩,饅頭的香甜從塞著布條的鐵鍋里噗噗嗤嗤溢出來,鼓脹了我飢腸轆轆的細胞,灌滿了童年的記憶。


■ 圖源網絡


糧站作為計劃經濟下的產物很多人記憶深刻,幾乎每個孩子都曾跟著大人去糧站背糧買油,排很長的隊,拿著糧本面袋子,拎著油瓶子,每月每人多少糧,粗細糧搭配比例多少都有定數。粗糧大部分是高粱米、玉米面、玉米糝。半大小子吃窮老子,那些躺在糧本上的數字根本無法滿足胃的需求。作為母親如何製作和分配這些食物,成了每日艱難的選擇,既要保證家裡下井的勞力吃上硬飯,又想照顧年幼正長身體的孩子,對母親來說,真是兩難。


記憶里,很久很久都是吃玉米面糊糊或者玉米糝,吃的我胃裡只泛酸。饅頭是玉米面的,裡面間雜幾個白饃和幾個黃白相間的花卷,花卷是給父親和大哥吃的,稍微配一點白饃,其他人吃黃饃,而父親和大哥也總是先拿起黃饃吃,然後搭配一點白饃,每次都會掰一角白饃給我和妹妹,三歲的妹妹每次都斷然拒絕,理由是白饃不甜,這讓吃不上白饃的小哥很是不屑。那點白饃在我手裡會攥很久,咬一小口,細細咀嚼,怕掉一粒饃渣。即便是如此,黃饅頭也不能敞開吃,家家戶戶房樑上都會掛一隻饃籃,用棉布苫著。小哥有時餓了,踩著父親做的那條高凳子從饃籃里偷偷掰點吃,籃子裡的饃多少,母親心裡一清二楚很少說破,手心手背都是肉,哪個餓著,她心裡都不好受,但是,沒辦法,總要保證家裡的勞力吃飽飯去掙錢啊。


玉米糊糊吃夠了,實在難以下咽,母親就想方設法改變花樣,背著玉米面去礦部合作社換回「鋼絲餄餎」,放籠上蒸幾次,下鍋里投開,澆上豬油炒的蔥花湯汁,倒也很美味,或者攪一鍋玉米糊糊,用漏勺做成「魚魚」涼調或者湯食,儘可能讓我們吃下飯,只要肚裡有食,就少生些病,少受些罪。母親願意花更多的時間精力在飯菜上,為此她甘願受更多的麻纏。


■ 圖源網絡


即便如此,日子還是捉襟見肘,有時續不上茬,沒辦法,父親只好鋌而走險,冒險和鄰居韓叔徒步去三四十公里外的山裡買麥子玉米,凌晨四五點出發,半夜兩三點趕回,實在不敢想像父親這一路上的艱辛和擔憂。母親挑一個好天將它們淘洗晾曬,背到附近鴨口村去磨麵,那時我還小,只記得磨坊門口有一棵很高很高的皂角樹,長長的豆莢垂下來。母親眉毛頭髮皆白,背著磨好的麵粉,手裡提溜著麩子氣喘吁吁往家趕,我跟在母親身後,用衣服扇著飛舞的蝴蝶,腦袋上的沖天辮散開,遮住了眼睛,差點踩到路邊反芻的大黃牛,銅鈴一樣的牛眼瞪著我,嚇得我渾身汗毛噌的一下豎起來,一身冷汗。


年幼的我,世界裡只有捉迷藏、摔泥巴和玉米糊糊,幾乎從來沒想過父母是怎樣艱難地拉扯著我們成長,付出了怎樣的艱辛困苦,缺衣少食的年代,解決一大家子的吃喝用度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何德巴赫猜想。


儘管小院對開的木門紅漆斑駁,門環暗淡,陋巷殘羹,穿著樸素,依然充滿歡聲笑語和希望,日子雖苦,人心至純,日子簡單且美好。


八十年代,改革逐漸滲透著生活各個領域,那些發生的變化顯而易見,一如春天開始酥鬆的土地、耳邊變暖的風、大麗花拱出的的嫩葉等,一切欣欣向榮,充滿希冀,人們感知著這種變化帶來的快樂與安穩,毛孔里透著歡喜,日子在慢慢向好。


首先糧食的來源不單從糧站獲得,社會上出現了議價糧,這讓母親心裡著實歡喜,儘管比糧站貴出不少,但總歸是有地方可以買到,家裡饅頭顏色也基本成了白色。食物不寬裕的年代,飯食以餬口為目的,吃飽為原則,現如今隨著糧食和蔬菜副食的不斷豐富,吃好成了目標,母親做飯也有了更多選擇,這不僅是飯菜花樣的改變,更多的是母親心理上的安穩和滿足。夏天,拉動風箱把碎煤點燃,先燒一鍋甜湯,幾分鐘便妥,添上一些藍炭,幾縷藍幽的火苗若隱若現,火候用來塌菜饃正好。所謂「塌菜饃」是一道河南傳統美食,「萬菜可塌」,當屬莧菜最好吃。


母親和好面,餳著,將莧菜擇洗乾淨控水,切幾刀,撒上調料粉和少許鹽,將鏊子扣在灶口上,擦去灰。鏊子表面經爐火千錘百鍊,黝黑鋥亮,透著一絲凜冽。面揪成小劑子,擀成薄得透亮的餅子,攤在高粱杆拍上,敷上一層莧菜,再蓋上一張餅,用手把邊壓實,端著拍子翻扣在鏊子上,過一會翻個面,兩面烙好轉移到另一個拍子上,用籠布包著還不能吃,待另一個烙好,摞在一起,再包好,這就是所謂的「塌」,利用菜饃自身的溫度相互之間進行二次加熱,讓菜饃變得更加軟和。等所有菜饃做好,切成四牙,蘸上蒜水,就是人間美味。


■ 圖源網絡


1989年,剛參加工作的妹妹買回來一個小小的鼓風機,換掉了風箱。母親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是在心疼電費。等風葫蘆裝好開始做飯時,母親試著一按風葫蘆開關,小機器呼呼嚕嚕轉了起來,爐膛里的火苗竄的老高,母親臉上的皺紋如花般綻開。等這頓飯做好,她逢人便夸風葫蘆好,不用守著拉風箱,省力省時,看得出母親眼裡全是滿足。


1993年,糧食供應徹底放開,糧本退出了歷史舞台,人們可以貨比三家去購買糧油。從舊社會過來,經歷過三年災害的母親,記憶里對飢餓有著很深的恐懼,稍有風吹草動便會心慌,跟著鄰居往家裡搬糧食,有了儲備,她心裡才會踏實。經歷過幾次搶購風波,心總算放下來了,母親明白,日子真的好了。


心安定,生活就有動力,母親會時不時給我們變著花樣改善伙食,蒸槐花麥飯,炸油條、肉鬆,做燜子。我愛吃鍋盔,母親發麵里加點花椒葉。面發好後,雙耳平底鍋支爐子上,面擀成大厚片搭鍋里,蓋上鍋蓋,過兩分鐘翻個面,用筷子在鍋盔上扎很多眼,這樣烙餅上氣快,受熱均勻。配上醃的紅蘿蔔白菜,喝一口大米稀飯,爹說這是我爺爺他們做夢都想不到的神仙日子。


是啊,饃籃再也不用掛樑上,白面饃饃隨便吃,炒菜時母親拿著油瓶的手再也不用哆嗦,現在的日子可真好。爹說,其實玉米糝稀飯搭配紅蘿蔔才更有味道,母親笑了,眼角的皺紋向耳邊漫捲,嘴角一粒鍋盔渣渣顫巍巍落在衣襟上,母親趕忙用手撿起放進嘴裡,回應父親:好飯,好日子啊。


九十年代後期,隨著我們姊妹幾個陸續長大離開,家裡只剩下父母親,原來的爐灶只有過年過節時才發揮煎炒烹炸的作用,其餘時間基本屬於半隱退狀態。1997年,妹妹給家裡買回來煤氣灶,實現了我家灶具的更新換代,關於這一點,我欣喜中夾雜著慚愧,作為家中最小的孩子,妹妹總是率先體察父母的不易,洞悉他們的需求,減輕母親做飯的強度,煤氣灶做飯乾淨衛生,避免了燒煤的煙燻火燎也省去了掏灶坑、倒爐灰的繁瑣步驟。小小的風葫蘆和煤氣灶,物件雖小,孝心滿滿,父母欣慰,孩子開心,這便是人間幸福。


在此期間我成了家,住在八樓,沒電梯,做飯中途最怕罐里沒氣,費勁巴拉將煤氣罐墩在熱水盆中,靠著物理作用潦草地把飯做熟完事。趕緊換煤氣罐,這個任務自然是張先生的,每次八樓扛下去再扛上來,累得他直懷疑人生。1991年,號稱中國科威特的陝北靖邊整裝氣田的探明,為能源發展提供了給養。1997年,靖邊至西安天然氣管道工程通氣點火,天然氣實現跨越式發展,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了強進動力。2000借著西部大開發的春風我們居住的城市搭上了時代的列車,實現了天然氣管道化,做飯時伸手就像擰水龍頭一樣擰開天然氣閥門,打火做飯,方便快捷,乾淨衛生,再不用樓上樓下扛氣罐,老張自然樂得合不攏嘴。自打用上高壓鍋,老張也愛上了烹飪,坐班車下班回到家,幾分鐘壓好稀飯,半個小時就能吃到嘴裡,不耽誤看新聞聯播和足球之夜。


時隔多年,在街上碰到一鄰居,說到往事,說那會到了晚飯時間,幾乎每天都能從自家廚房看到對面廚房炒菜的老張,頭上戴著浴帽,嘴裡唱著童安格的《把根留住》,永遠只有一句歌詞「一年過了一年,啊一生只為這一天」。她說可沒少拿老張作為標杆用來教訓自家只會看報紙喝茶的那口子。聽到這些她和我都笑了,那些時光,就站在街口拐角處,靜靜看著我們,它們熙熙攘攘來,無聲無息去,我們在時光這頭不停張望,無法跟上。


■ 圖源網絡


我的母親1998年去世,11年後,父親去世,做了一輩子飯的母親和下了一輩子井的父親都沒能看到如今五花八門的廚灶具,也沒能看到這全新世界,像露珠般晶瑩璀璨。他們這輩子和光同塵,劬勞一生,少時離家辭親,顛沛流離討生活,吃榆錢樹皮,麩子摻著野菜咽,在煤礦落下腳來,含辛茹苦拉扯子女,幫孩子帶大孫子,這世間的苦哪一樣也沒落下。母親總說現在的日子是蜜裡調油,和以前相比簡直是天上地下,水煎包鍋盔想吃就做,煤氣灶比起當年的「泥巴爐」 不知好用多少倍,日子安穩心裡熨帖,跟做夢一樣。可好日子剛開始,他們就撒手離開,世間的愛,從此殘缺。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今年我也退休了,腳步從攆著時間跑到閒散怡然,日子一下子變得安靜,給張先生做一頓晚飯,成了我最重要的工作。學著用空氣炸鍋、破壁機做美食,雞蛋麵粉被霍霍了不少,餅鐺烘烤的食物,與思念隔著0.01毫米距離,卻永遠無法抵達。老張面對端上來五顏六色、奇形怪狀的飯菜倒也波瀾不驚,無論鹹淡一律褒揚,我知道他是這種方式安慰賦閒在家的我。


從母親的泥巴爐、鏊子到如今的空氣炸鍋等,炊具經歷了滄海桑田的演變,而每一次廚具和炊具的改革都伴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物質生活條件的不斷改善、生活質量的日益提升,吃飯由最初的果腹充飢到色香味的體驗享受,這不僅是味蕾本身的需求,更多是一種情感的連結。


紅塵俗世百般滋味,聚攏是煙火,攤開是人間。所謂幸福感,不就是市井裡的煙火氣嗎?



作者 | 李小泉 | 銅川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