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萬沒想到,我竟然在預製菜里品嘗到了」春天第一口鮮」

北京商報 發佈 2024-05-08T21:16:48.492334+00:00

被一號文件點名的這道「預製菜」使得不少企業蠢蠢欲動。近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不少預製菜產品也加入今年春菜季,將一些春季時令菜品以預製菜的形式推向市場。看似普通的春菜上新,其背後透露出預製菜市場暗流涌動的差異化大戰。

被一號文件點名的這道「預製菜」使得不少企業蠢蠢欲動。近日,北京商報記者注意到,不少預製菜產品也加入今年春菜季,將一些春季時令菜品以預製菜的形式推向市場。看似普通的春菜上新,其背後透露出預製菜市場暗流涌動的差異化大戰。分析認為,近幾年大火的預製菜賽道將進入洗牌期,而破題同質化問題將是入局企業面臨的共同命題。

時令產品成突破口

天氣轉暖,春菜陸續上市,「預製菜」也開始搶抓時令熱點。近日,北京商報記者走訪發現,多家餐飲企業都推出了春菜系列產品,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春菜還出現在了許多預製菜產品之中。記者在一家盒馬門店的冷藏貨架上看到,醃篤鮮、春筍炒臘肉、春筍鹹肉煨柴火豆腐等預製春菜赫然在列。

「從2月中旬到4月,盒馬將會有近40款預製春菜上新,除了香椿苗、春筍等預製菜外,河豚、鰣魚、刀魚也首次以預製菜的形式在全國上架。」盒馬預製菜負責人陳慧芳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今年春菜季,盒馬推出了「咬春八鮮」系列商品,圍繞著刀魚、春筍、櫻花等8種時令食材,不僅上架了時鮮,還將其做成了預製菜。

時令產品一直以來都是餐飲端發力的重點之一,不過單從預製菜這一大類來看,通過時令菜品研發出時令預製菜並不常見。於盒馬而言,從2018年開始,盒馬就開始嘗試推出面向C端消費者的預製菜商品,冷藏短保,是盒馬重點突破的方向,經過多年的探索和積累,盒馬冷餐短保預製菜商品初步獲得了消費者的認可。去年10月,盒馬提出要做「鮮食預製菜第一渠道品牌」,當時就有業內人士認為盒馬欲從「新鮮」著手,以此作為預製菜業務的差異化陣地。

不過,時令食材雖然成為了預製菜選手的切入點,但這同樣是企業所面臨考驗的開始。以經典春菜醃篤鮮為例,僅是原材料之一的筍就為這道菜設下了多道關卡。據盒馬工坊採購馮娟介紹,將醃篤鮮做成預製菜並不難,難的是用新鮮的當季雷筍,需要提前一個月鎖定鮮筍貨源,並制定好配方後下發到工廠,工廠需要在鮮筍開始採收前做好生產排期、員工培訓。

「從挖筍到被做成預製菜擺上貨架,整個流程不超過3天。」馮娟說道,因為鮮筍很難保存,為了儘可能留住其鮮甜,鮮筍採收後24小時內就近進行去皮、切塊等預處理,隨後由冷鏈配送到工廠,被製作成預製菜後,再由冷鏈運輸到全國門店。

「秀肌肉」最佳時機?

其實,預製菜本身並非新的概念和賽道,隨著C端預製菜熱度上升,隨之而來的就是商品同質化的競爭。因此,部分企業開始從上游和下游尋找差異化。

「這些時令小眾水產也同樣成為了預製菜差異化的突破口,打破了原有預製菜頭部單品中一大半都是酸菜魚、小龍蝦等同質化產品的套路。」一位負責水產採購的從業人員表示,在打破同質化問題的同時,進一步打破食材的空間限制。

的確,產品同質化一直是預製菜產業的痛點所在,如今企業們也在尋求突破瓶頸的良藥。隨著「乙類乙管」的實施,這兩年大火的預製菜賽道也將進入洗牌期,曾經靠著「貼牌」擠入賽道、想要吸引資本的品牌將逐漸退場,真正具有研發、供應鏈、原材料、渠道優勢的品牌將開始展開實力競爭,而這些也正是不少企業存在的挑戰。

資深連鎖經營專家文志宏表示,盒馬以時令菜切入不難看出其想要打「新鮮」這個點,這其實是目前預製菜市場較突出的差異點。自預製菜進入C端市場引發關注以來,也一直伴隨著爭議,其中最大的爭議點就是預製菜「不夠新鮮」,因為市面上絕大多數預製菜商品都是保質期較長的冷凍菜品。如今企業這一操作,其實就是在強調自己短保、冷藏預製菜的差異和優勢,在差異化成為核心命題的當下,給出他們的差異化解決方案。

差異化成核心命題

眾所周知,預製菜自問世以來首次被寫入中央一號文件,可謂是為預製菜產業注入強心劑,但在動力和機遇並行下,行業也將迎來新一輪考驗,而菜式、口味、技術及供應鏈的差異化則更有助於品牌形成自身的壁壘。

一位食品加工工廠的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其實生產供應商早已是一片紅海,目前生產、加工工藝、包裝等大同小異,這也是目前預製菜商品同質化的原因之一。因此,要想繼續在預製菜市場保留話語權,只能從差異化入手,從目前來看,上游和下游的企業更容易形成自身壁壘。

當然,尋求產品差異化並非僅僅是產品上的創新和研發,這對企業供應鏈、技術能力等多方面都是考驗。以上述的短保鮮食預製菜為例,從生產加工到消費者手中的時間往往只有一天,所以做鮮食預製菜依靠的是短供應鏈,無論是自建中央廚房還是代加工,對終端平台的管理、協調工廠的能力都提出更高要求。在餐飲連鎖顧問王冬明看來, 鮮食預製菜在C端還是有非常大的潛力和機會的,但需要企業下足「笨功夫」去搭建供應鏈路,這個過程既充滿挑戰,但同時也會成為品牌未來真正的壁壘。

在業內人士看來,對於渠道品牌而言,它們的優勢在於離消費者更近,能敏銳地捕捉消費需求的變化,所以在商品差異化上有先發優勢。但如果想要形成預製菜的壁壘,那就要持續強化自身差異化商品的研發以及供應鏈的建設,否則創新商品非常容易被模仿和複製。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在預製菜賽道,商品差異化強、疊代速度快、覆蓋場景豐富的品牌更容易在這輪洗牌中留下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