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講出火鍋新故事?

鈦媒體app 發佈 2024-05-09T18:11:31.679456+00:00

即煮即食的火鍋遍布全國,但由於地緣文化的不同,各類火鍋不同原料和底料又呈現出較大的風味差異。因此,餐飲人此前的一大機會,是把地域火鍋開到別處去。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遠觀商業,作者 | 尹喻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湯時發出的「咕咚、咕咚」聲響而得名,已有悠久的歷史和非常高的國民普及度。即煮即食的火鍋遍布全國,但由於地緣文化的不同,各類火鍋不同原料和底料又呈現出較大的風味差異。

因此,餐飲人此前的一大機會,是把地域火鍋開到別處去。以2018年才成立的火鍋品牌「有拈頭成都市井火鍋」為例,其現有的286家門店中,超過200家門店分布在北方地區,僅東三省就有超過60家門店。

時過境遷,「異域火鍋店」已經屢見不鮮了。行業競爭的加劇,伴隨的是火鍋品牌同質化程度的加深。這意味著,火鍋品牌比從前更需要另闢蹊徑、尋求創

過去談及火鍋,我們很難聯想到「一人食」的場景,網友們在排列孤獨等級時,「一個人去吃火鍋」這條赫然在列。儘管如此,主打一人食的小火鍋還是出圈了。

過去我們認為「茶飲」與「火鍋」在堂食場景上風馬牛不相及,但火鍋+茶飲的「湊湊火鍋」在過去的三年穩定開店超過120家,現已有了225家門店。

這些現象談不上「反共識」,但也反映出當下市場的不確定性和無限可能。而不得不承認的現實情況是,餐飲行業在經歷了高空走鋼索的三年後,目標更趨於穩中求進,不敢做「激進」的嘗

01 火鍋故事,不止「南北」

「北方人過冬靠暖氣,南方人過冬靠一身正氣。」

1908年,中國地學會定「北嶺淮水」 為南北分界線,此外秦嶺——隴海線也作為了南北供暖的分界線, 此線以南地區一律不集中供暖。住建部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城市集中供熱面積達到了106.03億平方米,幾乎都集中在北方城市。

然而,即使在北方城市,集體供暖的時間並不長,覆蓋的總建築面積也有限。1985年,北方僅有30個城市建立了集中供暖設施,供暖面積4900萬平方米,僅占了這些城市房屋總建築面積的5.7%。

網絡上關於南北差異的戲謔調侃,其實反映了年輕一代記憶的斷層。放眼更長的時間裡,無論南北,除了自行採暖,過冬都靠「一身正氣」。而氣騰騰的火鍋,因「季」制宜成為人們冬日的一大心頭好,是很自然的事

人們常說,北方火鍋粗獷大氣,南方火鍋更精緻。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竺可楨曾在《中國氣候概論》中提到——

凡曾經秦嶺山脈者,未有不注意此山脈南北二區域間之差異。推究其因,蓋以氣候顯然不同,遂使華北、華南植物之種類,旅行之方式,以及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別。

「人民之特性迥然有別」也體現在了火鍋派系的差異上:火鍋不是只有北方涮羊肉和川渝麻辣火鍋,但無論從知名度還是典型性上看,這兩類火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南北兩派火鍋。

重食材還是重湯底?這是個問題。從火鍋品類的取名來看,北派火鍋用食材取名,南派火鍋用湯底取名,仿佛是個不成文的規矩。

北派火鍋——老北京銅鍋、羊蠍子火鍋、內蒙肥羊鍋、東北白肉鍋、山東肥牛鍋、羊湯火鍋······

南派火鍋——川渝牛油火鍋、雲南菌湯火鍋、貴州酸湯火鍋、江浙菊花暖鍋、海南椰子雞火鍋······

隨著火鍋文化在物理空間和網絡空間裡交織傳播,關於南北派火鍋差異討論的點,已經不在於食材和湯底,而在於吃火鍋時的那些「動詞」:涮、撈、拈、下······

換句話說,能在「動詞」上講故事的品牌,才是理解消費者心理的品牌。比如,要扭一扭舔一舔再泡一泡的奧利奧。講好「怎麼吃」,實際上是向消費者拋出了一個記憶錨點。否則消費者光是決定吃什麼火鍋,可選的範圍就已經足夠多。

截止2022年,火鍋品類門店數規模達到了55萬家,在正餐大類中排名第二,僅次於地方菜系;門店數量超過500家的火鍋品牌就有8家。

數據來源:司馬有數 | 數據截止:2022.12.31

對消費者來說,糾結「吃什麼」是不愉快的,在「過剩」的選擇中,讓人產生記憶錨點的品牌,更大概率被選擇。這個記憶錨點,可以是一句slogan也可以是一個招牌菜,但最好是一種日常的價值連接。

從這個角度上看,大多火鍋品牌是沒有做到讓消費者產生連接感的。

中國火鍋包括了川渝火鍋、雲貴系火鍋、江浙系火鍋、粵系火鍋、北派火鍋、台式火鍋幾大派系,但我們還是習慣用南北派來區分火鍋派系,又以某個具體品類作為派系的代表。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客單價居高不下的海底撈可以成為火鍋品類的頭部——海底撈把火鍋作為飲食文化的載體,最大程度地滿足了主流口味。

火鍋歷史發展到今天,既保留了一些屬性,也打破了一些特性。保留了即煮即食、葷素搭配、特色蘸料,打破了「季節限定」,同時也打破了空間的限制。

如今的流動,只增不減。人們除了需要「南派、北派」這樣泛化的口味歸屬,還需要更多新的火鍋故事。

02 火鍋這三年:慘澹經營

回顧過去的三年,是餐飲業前所未有的困難時期,對於尤其依賴堂食的火鍋行業來說,更是如此。

《中國餐飲發展報告2022》顯示,由於疫情影響,我國火鍋市場規模於2020年減少至5268億元,2021年才逐漸迎來反彈,市場規模恢復至5630億元,2022年整體規模達到6046億元。

2021年,在「啄木鳥計劃」下,海底撈有260家門店永久關閉,32家餐廳暫時停業修整;該年海底撈營業收入為200.94億元,同比下降了16.6%,淨虧損為2.67億元。2021年下半年,呷哺集團業關閉了超200家門店······

疫情下,幾乎所有火鍋品牌都不得不進入收縮狀態,被迫關店、放緩擴張速度。即便是此前一些大力宣傳明星店鋪,也都進入了停滯、關店狀態。比如「賢合莊滷味火鍋」,門店僅剩高峰期的一半。「七欣天」向港交所遞交上市申請材料後,也沒有新的進展。

據不完全統計,2020年火鍋店的淨關店數是3萬家,2021年這一數字達到了3.8萬家。像海底撈、呷哺呷哺等連鎖規模達到一定體量的企業尚且艱難,更多不太有知名度的夫妻小店就更不用說了。

從火鍋行業的連鎖率來看,單店經營仍然占據大頭。數據顯示,目前火鍋行業的連鎖率為29%;從連鎖規模分布來看,火鍋行業門店規模50家以下的小微連鎖品牌最多,其次是100-499家店的品牌。

這些數據更加難以確定和更新的分散的單店,背後是龐大數量的餐飲從業者,此前的疫情打擊於他們而言,更為致命。由於小型火鍋品牌和單店的反應速度有限、缺乏外賣自配送配送業務,人員不足等問題,往往無法靈活調整和應變。

從某種程度上說,疫情也是加速了行業的洗牌。

「活下來」成了許多品牌的首要目標,火鍋行業進入了存量競爭的時代而其中一大標誌就是,火鍋食材熱門起來——業內的、跨界的商家接連入局。前後有鍋圈、懶熊獲得融資;盒馬、三全、思念、海底撈、東來順等也參與其中。

回歸火鍋食材本身,既是出於理性和安全的考量,也是火鍋行業祛魅後的結果。

一方面,火鍋產業鏈上游是火鍋配菜原料生產、加工、銷售基地,一些大型品牌往往也會自建原料基地,繼而利用品牌聲量售賣底料;而一些非規模化的火鍋門店,在疫情生意極其不確定的狀況下,對上游供應鏈幾乎沒有議價能力,這就導致門店的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不得不提高客單價。

另一方面,疫情後的消費會趨於理性和收斂。這對於火鍋行業來說,也意味著返璞歸真——越是基礎、底層的因素,越會占據恆久的地位。

艾媒諮詢發布的《2022年中國火鍋行業發展與消費行為監測報告》顯示,消費者選擇火鍋店時首要關注的是口味(74.7%)以及衛生狀況(65.3%)。

也就是說,在未來,火鍋門店更關注於食材的安全性和良好風味的穩定,而不是盲目的新增產品和提高單日翻台率。對於普通門店來說,良好的品質和風味才是促進顧客復購的最主要原因。

同時,火鍋品牌的開店策略也將趨於保守,餐飲從業者會更多地從行業整體視角考慮,自發維護良好的競爭生態。畢竟,門店數量的增多雖然有助於營收規模的增長,但店鋪的輻射範圍是恆定的,店鋪數量的盲目增加會導致區域內店鋪集中,從而加劇無效競爭。

03 同質化的根源:用餐場景單一

此前一個話題引起網友討論——為什麼春晚的收視率,越靠近南方越低?其中有兩種主要的聲音:

春晚的北方方言節目居多,無法引起南方觀眾共鳴。

南方冬天相較於北方沒那麼冷,不需要窩在家裡看春晚。

即便是國民普及度如此高的春晚,依然面臨「眾口難調」的困境,放眼餐飲困境也是同理。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接受度更高,但當選擇多了,「忠誠度」也就隨之降低了

北派火鍋涮肉、川系香辣、粵系甘甜鮮美、雲貴咸鮮。口味越是正宗、越有特色,越難複製,但卻不一定代表受眾會更廣,比如黑暗料理榜上有名的「牛癟火鍋」,是大部分人都難以接受的口味,但很少有人吃海底撈還能口味踩雷。

同質化,並不意味著質量低。

但火鍋作為一個高度標品化的餐飲品類,可複製性極強,相似品牌之間的確難以形成明顯差異。僅靠模仿起家的品牌,即使在商業模式上模仿得再相似,也很難將成功再複製一次。一個個店面如雨後春筍般冒出頭,然而卻不得不面臨開店急、閉店快的結局。

換句話說,由於品牌之間的同質化程度很高,火鍋行業已經進入了白熱化競爭階段。因此,火鍋品牌將更多在細分品類或經營手段上發力,這也是火鍋行業發展的趨勢之一。

有時人們對于越熟悉的口味,有著越高頻的消費,但當人們可選擇的火鍋品類足夠多時,理論上說就降低了消費者對熟悉品類的忠誠度。

共研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末,數量最多的川渝火鍋門店數占總體數量的40.0%,北派火鍋與粵式火鍋位居其次,分別占比14.0%以及11.8%。總體來看,火鍋行業格局呈現出一超多強的特點。川渝火鍋的市場飽和度更高,對比之下,其他地域的火鍋品類更有增長空間。

在全是麻辣火鍋的四川,開一家大同小異、平平無奇的火鍋店,顯然是沒有競爭力的。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過去的兩三年內,豬肚雞火鍋、魚蝦火鍋、椰子雞火鍋、牛雜煲火鍋、小火鍋等細分新品,開始嶄露頭角。新的核心食材作為門店招牌,此外,火鍋搭配甜品、快餐等融合趨勢也在不斷加強。

截止目前,廣順興豬肚雞已開出266家店,主打椰子雞的火鍋品牌也近百個,主打小火鍋的品牌超過65個。

這種現象的背後,是人口流動帶來的差異消弭和口味融合,也是地域文化的聲量崛起。

從闖關東到下海打工,大規模的人口流動總是帶來文化的碰撞和摩擦,但不同的飲食文化卻總是消解其中的憂愁和疲憊。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火鍋是被人廣泛接受的餐飲標品。統一調配的火鍋湯底、半自助的調味料,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眾口難調」的問題。

如果說個別地域品牌把特色火鍋開到別處去,只是一種差異化的競爭手段,那麼批量的、現象級的地域品牌崛起,則跟當地發展狀態離不開。

一如當初出圈的川渝火鍋,資本入局、網紅城市打造、文化外宣,講了許多火鍋故事。麻、辣、爽,飲食文化跟人聯繫起來,變成了強有力的符號。

七上八下的毛肚容易複製,人群適配度更高的鴛鴦鍋容易複製,但川渝火鍋已經建立的品牌和價值卻不可複製。擺脫同質化的要義,不是菜單品類的盲目增多,而是讓火鍋合理適配更多的場景。

有人冷風中排隊兩小時等待火鍋叫號,也有人在辦公室吃自熱火鍋。圍爐火鍋的熱鬧、一人食火鍋的便捷,不是互相替代的關係。(本文首發鈦媒體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