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通鑑講故事」說話篇 大臣犯顏進諫亦可有妙語

2020-08-23T14:14:26+00:00

「伴君如伴虎」,在封建專制制度下做官,並不是一件很輕鬆的事情。如果是想當一個能糾正帝王過失的好官、忠臣,難度則更大。

「讀通鑑講故事」舉止篇 謝安的「氣場」讓人嘆為觀止

2020-08-24T20:10:04+00:00

東晉明帝的女婿桓溫,在廢海西公改立簡文帝後,以大司馬鎮姑孰(今安徽當塗),專擅朝政,人們都認為他遲早有一天要代晉自立。所以,當公元373年他前來入朝時,建康城(今江蘇南京)中人心惶惶。晉廷派謝安和王坦之到新亭去迎接桓溫。

「讀通鑑講故事」舉止篇 牛弘:家牛被害,他說句做牛干看書去了

2020-08-24T20:10:12+00:00

歷史上隋文帝楊堅、隋煬帝楊廣父子,都有個不大容人的名聲。牛弘,字里仁,安定鶉觚人。牛弘的妻子很生氣,丈夫回家後她便訴說:「牛弼把家裡的牛射殺了!」牛弘聽後只是說了一句:「那就做成牛肉乾吧。」說完便進了書房。當他坐下來拿起書準備看時,妻子尾隨著進來,大聲地說:「牛弼突然把我家牛射死,你不覺得這件事很奇怪嗎!」牛弘依然平靜地回答:「我已經知道了啊。」

「讀通鑑講故事」恭謹篇 拜相之後,岑文本說,今日受吊不受賀

2020-08-25T08:02:30+00:00

唐朝官制沿襲隋代,在中央實行中書出令、門下審核、尚書施行,互相制約、相輔相成的三省制度。在唐朝前期,中書、門下和尚書三省的長官,都為宰相,形成了一種集體宰相制度。

「讀通鑑講故事」恭謹篇 禰衡:被人幾度「轉送」,皆因恃才傲物

2020-08-25T08:02:54+00:00

作為一部文學作品,《三國演義》中既保留了諸多的歷史痕跡,也有不少的藝術虛構。禰衡,字正平,平原郡般縣人 。

「讀通鑑講故事」恭謹篇 他如此謙卑,竟然要求弟弟唾面不拭

2020-08-25T10:44:02+00:00

婁師德,字宗仁,鄭州原武人。這樣一位出將入相的朝廷重臣,卻是一個十分謹慎的人。有一次大臣李昭德約他一道上朝,因為他身體肥胖,行走比較遲緩,讓李昭德等了好長時間。

「讀通鑑講故事」寬忍篇 居家過日子,也離不開一個「忍」字

2020-08-27T15:39:27+00:00

家醜外揚的薛姨媽有些不好意思,小丫環卻很得體地安慰她說:「誰家沒個碗大碗小、磕著碰著?」確確實實,為人處世需要寬忍,居家過日子同樣離不開一個「忍」字。九世同堂在一「忍」字。

「讀通鑑講故事」廉儉篇 只因將請託條丟失,同姓六十人都沾上光

2020-08-30T18:30:22+00:00

武則天時期,張易之、張昌宗兄弟受到寵幸,把持朝政,貪得無厭。二張的弟弟張昌儀做上了東都洛陽令,走他門路的人也很多。

「讀通鑑講故事」說話篇 魯肅上一趟廁所改變了一段歷史

2020-08-23T22:41:35+00:00

公元208年,曹操率領二十萬大軍南下,迫使占據荊州的劉琮投降,接著將兵鋒直指東吳,一場決定天下格局的大戰一觸即發。曹操事先寫信給孫權:「近者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讀通鑑講故事」說話篇 蒯通: 「一說殺三士」,雄辯為己延年

2020-08-23T22:42:14+00:00

我們的古人是很講究說話的,歷史上曾有許多人因為能說會道,指點江山而建功立業。人們送給他們一個稱號,叫做「縱橫家」。

「讀通鑑講故事」說話篇 挑皇帝說話毛病的蔣濟和張行成

2020-08-23T22:42:39+00:00

可是偏偏有人敢於挑皇帝說話的毛病,而且還讓皇帝心服口服。與此同時,征南將軍夏侯尚也接到了一道詔書,上面寫有「卿腹心重將,特當任使,作威作福,殺人活人」的內容。

「讀通鑑講故事」說話篇 馬援戒兄子慎言

2020-08-23T22:43:35+00:00

東漢名將馬援萬里寫信告誡兄子慎言這件事在歷史上非常有名,這就是傳誦千古的《馬援戒兄子書》。《戒兄子書》是馬援寫給兄長的兩個兒子馬嚴和馬敦的。

「讀通鑑講故事」說話篇 賀若敦刺子舌為戒

2020-08-23T22:44:51+00:00

公元565年,他看見同期的將領都做上了大將軍,自己功勞不小,反而沒有得到,心裡很不平衡,發起了牢騷。

「讀通鑑講故事」勤勉篇 柴進與柴榮:他們究竟誰沾了誰的光

2020-08-22T13:42:12+00:00

提出這個問題,估計會有人搖頭。柴進是《水滸傳》中的人物,說他是滄州人氏,後周皇裔,人稱柴大官人,綽號小旋風。

「讀通鑑講故事」勤勉篇 忙於捉狐狸、打馬球的唐敬宗李湛

2020-08-22T13:43:03+00:00

唐敬宗李湛即位時十五歲,年紀雖然不大,但也不能算小,因為此時他已經結婚生子。這可把那些上了年紀、體質弱的大臣害苦了,有幾個人甚至差點昏倒在地。

「讀通鑑講故事」立志篇 歷史上喪志的亡國之君

2020-08-21T03:03:32+00:00

歷史上各個朝代的開國皇帝,大多是一些懷有大志的人。隨著歲月流逝,皇位傳承,生於安樂的後繼之君,則容易意志消退,不思進取,招致滅亡。

「讀通鑑講故事」學習篇 唐太宗李世民不識良弓發出的感慨

2020-08-21T04:54:07+00:00

唐太宗李世民是個文武雙全的帝王,酷愛學習,擅長騎射。當上皇帝後,他每天還帶著幾百人在殿前教習弓箭。一天,他對大臣肖瑀說:「我自幼喜好弓箭,收藏的上好弓箭有十幾副,自認為再也沒有比它們更好的了。

「讀通鑑講故事」智謀篇 韓信陷之死地而後生置之亡地而後存

2020-08-21T05:50:01+00:00

在西漢著名軍事家韓信指揮的諸多戰役中,最值得一提的,恐怕要算井陘口之戰了。因為,這一仗集中體現出了他的大智大勇。公元前204年,在下魏破代之後,韓信兵鋒直指趙國。攻趙,擺在他面前的第一道難題,是如何通過井陘(在今河北省井陘縣境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