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露了!一戰蘇德都想停戰,為何蘇聯割讓了100萬平方公里領土

浩然文史 發佈 2021-08-03T08:34:15.223122+00:00

列寧說:「我們能夠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第一次大規模地利用了帝國主義者之間的矛盾,使社會主義終於占了便宜。」

列寧說:「我們能夠在極端困難的情況下,第一次大規模地利用了帝國主義者之間的矛盾,使社會主義終於占了便宜。」

列寧說的這個便宜,是什麼呢?那就是1917年11月(儒略曆10月)爆發的俄國十月革命,並且鞏固了革命的成果。

它推翻了資產階級臨時政府的統治,結束了兩個政府並存的時期,社會主義蘇維埃俄國宣告成立。為了鞏固革命的成果,換取寶貴的喘息時間,在列寧的主張下,蘇俄與同盟國簽訂《布列斯特和約》,正式退出了一戰。此後,該條約的簽訂一直被視為對帝國主義國家的偉大勝利,但回望歷史,理性思考,《布列斯特和約》真的如同列寧與後世所認為的那樣嗎?

一、《布列斯特和約》的簽訂

蘇俄建立後,面臨的局勢十分困難,西線有跟同盟國的戰事,國內白衛軍不斷發動叛亂,蘇維埃紅軍此時的力量還是很弱。擺在布爾什維克黨面前的是內憂外患的局面,如果現在兩頭兼顧,換來的恐怕是臨時政府的下場。為了鞏固國內的革命成果,布爾什維克決定與德國談判,退出戰爭以換取寶貴的喘息時間。

其實,十月革命爆發後第二天,蘇維埃二大便通過了《和平法令》,呼籲與各國停戰,並確定了條約簽訂的原則「不割地與不賠款」。雖然當時尚不具備簽訂全面停戰和約的條件,但《和平法令》的頒布,無疑釋放了一個巨大的信號——蘇俄極其渴望停戰。於是同年11月20日,蘇俄與德國兩方便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開始談判。簽訂了《停戰協定》後,12月9日,正式的和約談判開始。

但事情的進展並不如預期順利。德國雖同意簽署和約,但也提出了極其嚴苛的要求,不僅要求蘇俄賠款60億馬克,更要求蘇俄割讓德國占領了的波蘭、立陶宛等地,並承認烏克蘭、芬蘭的獨立。突然間,國內一片譁然,這完全違背了《和平條約》中「不割地不賠款」的原則,擺在年輕的布爾什維克黨面前的,更是一個痛苦的抉擇,要不要接受這個近乎「賣國」的和約?

布爾什維克內部意見發生了分歧,列寧堅持簽訂和約的決定始終沒有被通過,談判一度陷入了停滯。值得一提的是,談判的首席代表也由越飛換成了托洛斯基。但托洛斯基談判技巧不成熟,他在談判桌上單方面宣布結束戰爭,讓士兵復員回家,保持不戰不和的狀態,把蘇俄的底細全部暴露給了德國。在托洛斯基拒絕簽字回國後,德國發起了對蘇俄的猛攻。

1918年2月24日,在德國最後通牒的壓力下,列寧的決議終於獲得托洛斯基的支持,以多數票通過,決定與德國簽署和約。3月3日,《布列斯特和約》正式生效,蘇俄如願以償退出了一戰,但卻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喪失了領土約 100萬平方公里、馬克60億和人口約6000萬,生鐵、原煤不計其數。

二、局勢與三種選擇

回過頭來,我們會發現,德國停戰的願望似乎也很強烈。德國自身深陷雙線作戰的泥潭中,對他來說,重要的是西線與法國的戰場,但俄國,卻牽制住了其一半的兵力。德國方面顯然認識到了這一現狀,並且已經做出了一定的行動,將50個師、5000門大炮共約100萬人的兵力從俄國運往西線,準備放鬆東線戰事。恰逢此時,俄國二月革命與十月革命相繼爆發,德國看到了停戰的曙光。

擺在德國面前的有三種選擇:第一種,與蘇俄簽訂和約,獲取極大的戰場利益,光榮退出東線戰場;第二種,與蘇俄只簽訂停戰協議,集中人力、物力到西線;第三種,與蘇俄保持不戰不和的狀態,只留下小股部隊佯裝戰爭還在繼續。

無論是哪一種,德國方面都可以接受,都可以達成他的戰略目的。但無疑,德國敏銳地察覺到了蘇俄的停戰意願比他還要強烈,於是就利用蘇俄的心理,簽訂了對其最有利的一份和約。

蘇俄方面,並非沒有意識到這樣的戰略局勢,布爾什維克內部就相應地分成了三派。第一派以列寧為首,主張立即簽訂和約,快刀斬亂麻,就算付出慘痛的代價,也要停戰。因為列寧覺得,要是繼續參加戰爭,「我們黨和勞工的精華喪失了」,很明顯,這是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的意思。但他的確忽視了德國也同樣面臨窘況,對外部戰略局勢似乎未作充分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德國正是抓住了這樣的心理,才步步緊逼,簽下了一份不平等的《布列斯特合約》。

第二派以托洛斯基為首,主張保持「不戰不和」的狀態。這種判斷不無道理,也是對蘇俄最有利的一種狀態。戰爭後期,美國也加入到歐洲戰場,戰局朝著對德國更為不利的方向進展,蘇俄也不應當過早地退出戰爭。但托洛斯基近乎於理想主義的外交策略和天真的構想使得他的方案付之東流。

托洛斯基覺得德國已是強弩之末,更渴望停戰和平,甚至認為只要布俄國立即退出戰爭, 德國人肯定馬上就同意不割地不賠款。這種思想,也表現在外交談判桌上,他不僅向德國全盤托出了蘇俄的處境,更是直接宣布士兵復員,自己將談判的砝碼扔掉,讓德國看到蘇俄無力反擊的現狀。

列寧對這一情況大為惱火,批評道「蘇維埃政府要復員軍隊,現在要收回這一聲明那就意味著蘇維埃政府的垮台」。德國也抓住了這一點,用軍事力量逼迫蘇俄簽下《布列斯特和約》。正是因為托洛斯基在談判桌上犯下重大的失誤,才會在最後向列寧妥協,同意立馬簽訂和約。

其實再看「不戰不和」的策略,雖符合蘇俄利益,但能否保持,如何保持,如何應對國內反戰的情緒,以及如何應對幾方帝國主義勢力,都是一個未知數。

第三派以布哈林為首,主張繼續戰爭。他們認為「國際革命——也只有國際革命, 才是我們的救星。」沒有力量與德軍大規模作戰,那就打游擊戰爭,同時將革命的火焰向外燃燒。而且他覺得就算簽訂了協議,蘇俄也換不來喘息的時間。這種想法是幼稚的,游擊戰在當時也不被主流大國所接受,更何況採取游擊戰的方式,更會讓蘇俄陷入戰爭泥潭,步臨時政府的後塵。但其對於過分看重和約的警告,在日後得到了驗證。

三、條約真的換來了喘息嗎?

由於德軍猛攻的壓力,《布列斯特和約》最終簽訂,但看向之後的歷史,和約真的如同列寧所說的那樣,占到了便宜嗎?

我們暫且不論條約本身使蘇俄利益受到的損害,只看是否達成了其戰略目標,獲得喘息的機會。有幾個事,可以很好地反映真相。首先,德國並沒有立刻停止對蘇俄的進攻,仍然繼續深入並掠奪蘇俄領土。1918年7月,德國大使米爾巴赫伯爵在俄遇刺身亡,更給予了德國口實。蘇德兩國又簽訂了一系列的後續條約,蘇俄還要向德國多支付60億馬克,雖然或許蘇俄沒有兌現,但完全擺脫戰爭,卻沒有實現。

更為嚴重的事是「捷克軍團事件」。捷克在一戰後期從奧匈帝國中獨立,曾經幫助奧匈作戰的捷克軍團,便成為了奧匈帝國的敵人。而這5萬人的捷克軍團恰恰作為戰俘,掌握在蘇俄手中。對於蘇俄,這無疑是個燙手山芋,國內經濟困難,不能支持白5萬戰俘,而如果直接送他們回國,奧匈帝國也不允許,畢竟不再是敵對國,無法直接放虎歸山。

兩難的境地下,蘇俄方面做出了一個極為冒險的決定。他們決定不在歐洲的邊境線上釋放俘虜,而讓他們荷槍實彈,坐火車從西伯利亞到海參崴,再坐船從西歐地中海回到自己的祖國。不出所料,捷克軍團到了海參崴,便爆發了譁變,布爾什維克又陷入到緊張的局勢中,一直到1920年,捷克軍團才被徹底鎮壓。

國內黨內,由於條約布爾什維克也面臨危局。國內,民族主義情緒激增,更是痛斥列寧與布爾什維克賣國。曾經的盟友,左派社會黨人,由於條約的簽訂,也成了布爾什維克的反對派,策劃了多場謀殺活動,甚至將列寧炸為重傷。黨內,布爾什維克爆發了創建以來最大的一次危機,面臨著分裂的風險,已經到了列寧以辭職相逼的地步。這種黨內生活的不正常化,恐怕是列寧也是沒有想到的。

文史君說

曾經聽到過對《布列斯特和約》很好的比喻,十月革命就像一個飢腸轆轆的乞丐得到了一個麵包。列寧的方案是偷偷摸摸躲在廁所里吃,托洛斯基的方案是光明正大地吃,布哈林的方案是跑到其他乞丐面前炫耀著吃。於旁人看來,或許托洛斯基的選擇是最為合理的方式,但設身處地去想,列寧的方案或許才是一個理性的人會作出的選擇。

今天來看,由於布爾什維克自身的不成熟,以及外交操作上的失誤,就實際效果看,《布列斯特和約》並沒有到達預期的戰略目的,從長遠來看,蘇俄喪失的領土,在廢除了《布列斯特條約》後,依舊有許多未能收回。黨內的分裂與政治生活的不正常,也正是在此時埋下了伏筆。無論是條約本身還是實際效果,都不能稱之為一場勝利。但回到歷史的特定環境,《布列斯特和約》本身不能掩飾蘇俄和布爾什維克的不成熟與幼稚,但是去掉「事後諸葛亮」的上帝視角,選擇停戰簽訂協議,也是無可厚非的。

參考文獻

周尚文等:《蘇聯興亡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弗里茨·費舍爾:《爭雄世界》,商務印書館1987年版。

趙冠峰:《布列斯特合約質疑》,《史學集刊》2004年第1期。

(作者:浩然文史·河南師大春秋學社)

本文為文史科普自媒體浩然文史原創作品,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本文所用圖片,除特別註明外均來自網絡搜索,如有侵權煩請聯繫作者刪除,謝謝!

我們會每天為大家奉上精彩的歷史文章,懇請各位讀者朋友關注我們的帳號!您的點讚、轉發、評論,這是對我們最好的支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