麵包和鹽,麵包和糖:聖誕節你pick「嚴嚴」還是「甜甜」?

狐的小廚房 發佈 2020-12-22T13:56:46+00:00

2020年「雙十二」下午,第一次從後場走上前台,出直播。做主播的感覺還蠻新鮮的。那天午餐時,專門切了一個新買的史多倫(Stollen,德國人喜愛的聖誕麵包),算是用實際行動給自己順順毛。要工作了!吃塊Stollen甜甜嘴緊張當然有那麼一點。

2020年「雙十二」下午,第一次從後場走上前台,出直播。

做主播的感覺還蠻新鮮的。那天午餐時,專門切了一個新買的史多倫(Stollen,德國人喜愛的聖誕麵包),算是用實際行動給自己順順毛。

緊張當然有那麼一點。儘管今年社會活動比較多——為了給朋友捧場,傳統文化普及方面的講座接過兩個,拼上全部洪荒之力,勉強扛得住;公司組織入職培訓、業務學習時,站上講台硬充大尾巴狼,也能碰個滿堂彩。總之從不怵場。但直播……直播畢竟是不一樣的啊。

並不是互動能力的問題。自從半隻腳踏出校門後,無論正職還是副業,都是兢兢業業地忙著和人打交道。溝通、交流、說服和避免被說服。在這樣的過程中,情商,或者說為人處世的技巧,確實被磨鍊得蒸蒸日上;但也能清楚地感到,隨著自身人設的不斷疊加,內心中最真實的那個部分,是越縮越緊,越躲越深了。

就……有沒有人和我一樣,認為「待人以誠」總會帶來很可怕的後果呢?

當「用簡單直率的態度去面對外界」愈發成為奢望時,廚房就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天堂。我可以躲在那裡,自給自足,自成一體,除了單純通過交易獲得的基礎資源外,無需依賴外界給予任何額外的支持,或關注。

這種帶點傻氣的心態,讓下廚幾乎成了一种放松的方式。食物也不再只是用來果腹的填充物,而是有了更多附加意義:就「自娛自樂」的情況來說,它們代表著對自己的寵愛和撫慰;倘若和他人有關,那麼其上負載的人情成分,常常是令人感動的。

也是很奇怪了。儘管如今說到吃,可以花團錦簇地聊上三個小時,話題都不帶重樣;但說到人情溫度的載體,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也是唯一能被總結出的——還是麵包。

會讓麵包變成外界善意的使者,一大原因就是:我不會做烘焙。

基本上沒做過,至少現階段也完全不準備學。哪怕歐包對我來說算是剛需,也寧可隔三差五地去買。這可能是為了給生活注入一點變化,而且每次跑到公司附近麵包店裡,充滿愛意地掃視過架子上一排排的麵包;或是點進熟悉的網店頁面,看看他家今天庫存的麵包有什麼,這些過程都會讓我無端地快活起來。

也許,即便是像我這種喜歡把內心與外界嚴密隔絕開的人,也仍然需要和外界建立一定的關聯,最好就是簡單的、能用錢來解決的供需關係;然而卻又要有溫度……有人情味。

在西方(特別是歐洲)文化里,「麵包和鹽」是有著特殊寓意的。當客人得到麵包和鹽的招待時,就意味著主客雙方達成了「互不侵犯,和平友好」的默契。這種習慣據說可以上溯至古希臘,直到中世紀,仍然在歐洲被認真履行著。

用「麵包和鹽」宣告賓客權利,理由很簡單:分享過食物的人,就是同伴。可見將麵包與社交中的基本善意掛鈎,這樣的心態並非我獨有。

然而起初就只有自己買給自己。而且那時只能接受粗糙的雜糧麵包,麵糰里絕對無油無添糖的那種,極限是正統的法棍。仿佛任何甜蜜溫柔的食物,都是對自己傷慟的侮辱。反而是微酸的、要反覆咀嚼好久才能吞咽下去的各種歐包,適合當時的心情。

但是品味的過程,仿佛貫穿著某種教導,又像是被引領著,在不知不覺中感受著來自大自然的勃勃生機——這話聽起來蠻文藝的,其實一點都不深奧:小麥的香味乾燥溫暖,像是九月的乾草垛;黑麥有一點點野性,還伴隨著某種讓人聯想到煙燻的氣息,通常也更酸些。二者的裸麥粒都格外有嚼口,香氣也被保留得更好。那是樸素真實的生命力。

還有更多在歐包中也會見到的食材。燕麥、亞麻籽、葵花籽是最常見的,用來豐富麵包的口感、味道,或是平衡營養。我還買過含有玉米粉、大豆、蕎麥、栗子甚至香蕉的麵包,都很有趣。特別是放了栗子的鄉村麵包,撒點乳酪送進烤箱復熱一下,可香!加了香蕉的麵包則(據說)是專為長跑選手設計的,大概因為香蕉升糖指數較高,消化起來又沒什麼負擔,能幫助運動員快速恢復體力;粗糧則可以緩慢釋放能量,讓加餐的效果更持久。

香蕉都有了,其他果脯、果乾還會遠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於是就漸漸開始接受放了蔓越莓、提子、無花果、藍莓等果乾的歐包。最初小心翼翼,只敢選擇將它們簡單揉進麵糰里的品種。味道不平衡的問題倒是好解決,一塊氣味濃郁的奶酪就能搞定——但後來發現果乾和堅果的搭配更棒。比如核桃和榛子就是基本不會出錯的選擇,搭哪種果乾都很好,給多些也不要緊。

所以漸漸就開始在購買普通的全穀物歐包時,偶爾穿插一些夾帶果乾和堅果的品種。

又有兩次,因為意外,拿到了用特殊方式處理過的水果歐包:一次是選購新品時沒仔細看,後來才發現無花果是用紅酒浸泡過的,那種妖嬈的甜蜜,只能用「紙醉金迷」去形容;另一次則是陳磊阿姐的得意之作——舍了一瓶上等朗姆酒去浸泡蔓越莓,這樣做出來的麵包,阿姐說是初戀的味道啊。

除了如上變化,對穀物種類的選擇也漸漸變得寬鬆起來。

某一天,仿佛精神上的束縛忽然鬆了一扣,去買了一枚迷迭香佛卡夏麵包。這才發現,只用小麥粉的麵包哪怕放了油,也是可以很有愛的。於是後來又有了恰巴塔、貝果、鹼水結……尤其熱愛鹼水結!這種帶著特殊韌勁和香味的德式麵包,其實已經和我習慣的「清淡」相去甚遠了。但就是愛它那種魯莽卻奔放的咸(還帶著鹽粒呢)。搭配最愛的溏心蛋,美味得不要不要的。

也許喜歡鹼水結還有另一個原因:它總是那麼開心,每枚都像是一張歡笑的大臉。

聽說在西方,麵包往往和宗教有關。比如上面說的鹼水結,模仿的是修士祈禱時交叉的手臂。再比如形如新月的牛角麵包……考慮到安定和諧,哪怕是歷史上的宗教戰爭,這裡也小心翼翼地迴避開為好。不過總之哈!有這樣的關聯並不奇怪,翻翻聖經,裡面和麵包有關的典故就多得很——當然在那時,人們吃的似乎還只是「無酵餅」:

他們吃的時候,耶穌拿起餅來,祝福,就擘開遞給門徒,說:「你們拿著吃,這是我的身體。」

比起那些嚴肅的宗教寓意,和宗教節日有關的麵包就有趣多了。儘管我是直到去年才敢接觸這個領域——節日嘛,歡慶嘛,大家都要高高興興的!所以果乾和堅果都拚命地放,黃油和糖更是不要錢似的,一股腦加進去。這樣做出來的麵包,說是蛋糕都有人信!所以我當然不愛吃。

不愛吃,以前就不買,絕不為難自己。但自從前年的聖誕,被如月和阿吱投餵了各種我平時不會吃的麵包(放了果乾、黃油甚至焦糖)之後,就默默地、像是認命又像是愉悅地接受了新的準則:無論平時再怎麼死樣活氣,節日就該有個節日的樣子!這也是儀式感。

於是去年就破天荒地買了潘納多尼(Panettone),一種源於義大利的聖誕麵包,以大量加入水果乾、奶油、黃油,因此果香四溢、口感鬆軟而聞名。不過我沒認真研究過歐洲麵包文化,對甜食也無感,所以只是把它切片後認認真真吃完,最後舔舔爪子,感嘆一聲「好甜好甜傻白甜」了事。

時間過得快,四季輪轉,不覺又是聖誕了。在今年,麵包已經逐漸變成了日常消費品,隔三差五去採購的時候,當然會受到店子裡氣氛的影響。所以今年搬回來的就是史多倫(Stollen)……蠻貴的,塊頭倒是不小。感覺夠我自己吃六七頓。用鋸齒刀小心翼翼地分割它時,麵包上的糖霜簌簌地滑落,真的像極了寧靜的積雪。

很想像傳統吃法那樣,把史多倫放在室內,隔三差五地切一片吃,細心體會它在聖誕前每一周的變化;但是手比腦子快,想到這點時,已經把它切塊後冷凍起來了。冷凍當然不是關鍵,主要是切開後面包容易變乾和老化……

只好聳聳肩,同時安慰自己:留一點小遺憾也不壞,下一個聖誕再讓它圓滿吧。

2020年12月14日

【寫在後面的話】

今天是冬至,一個讓人高興的日子。原因在今天的電台里說了,從今天開始,白晝就越來越長啦,多讓人振奮!就好像事情也開始漸漸往好的方向轉化,一切都有了希望。

(哼唧)說得就好像早上因為才發現「哎呀今天冬至!」,感覺錯過了節氣,於是撅了半天嘴的人不是自己一樣……

確實有一篇文章是適合冬至發的,講的是餛飩和水餃,立冬時寫的。但反正沒趕上冬至這回事,乾脆按原定次序後延——倒是這篇文章,看完成時間就知道了。一周前!絕對是無恥的插隊黨。

沒辦法嘛,偶爾也想流俗蹭個熱點。

其實這篇文章寫得有點吃力。是說,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說什麼。對我來講鹽是嚴肅、嚴謹,然而卻穩定安全的秩序;糖雖然不能多,但卻確實代表著人情溫度和世俗的歡喜。只是真對應到麵包上的話,就有點生硬,再說最近特別累,甜不起來。

但還是矛盾地覺得想要寫完,高興寫完。所以就還是寫寫試試看——果然寫著寫著就開心起來了。

對了!最後交代一下開頭說的,為什麼「直播不一樣」——

做直播的時候,必須隨時注意導播切過來的現場畫面。換句話說,隨時都能看到自己在螢幕上的樣子,這感覺真……真……

(嚎啕大哭)對一個形體自卑的人來說,太折磨了啦!

2020年12月21日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