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官清明,關注民生

詩詞生活日記 發佈 2020-12-13T18:01:36+00:00

災難,歷代都有。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與各種災害作鬥爭的歷史。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任北宋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吏,為官清明、關注民生、政績斐然。他曾寫過多篇關於救災的文章,《越州趙公救災記 》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古人在救災過程中體現出的智慧和思想。


災難,歷代都有。可以說,人類的歷史,就是與各種災害作鬥爭的歷史。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任北宋中央政府和地方官吏,為官清明、關注民生、政績斐然。他曾寫過多篇關於救災的文章,《越州趙公救災記 》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篇,現在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古人在救災過程中體現出的智慧和思想。

曾鞏(1019—1083)字子固,世稱「南豐先生」,南豐(今屬江西)人。北宋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兒童時代的曾鞏,就與兄長曾布一道,勤學苦讀,自幼就表現出良好的天賦。記憶力超群,「讀書數萬言,脫口輒誦」。 嘉祐二年(1057年),39歲的他才考取了進士,被任命為太平州司法參軍,踏上了仕途。

熙寧二年(1069年)先後在齊、襄、洪、福、明、亳等州任知州,他在地方任上減賦賑饑、治暴降盜、完城修橋、儲藥救災,政績卓著。正因為他有著同樣的實踐體驗,他所寫的《越州趙公救災記》才如此的實在感人。

趙抃(1008~1084) 字閱道,宋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市)人。景祐元年進士,任殿中侍御史,彈劾不避權勢,時稱「鐵面御史」。平時以一琴一鶴自隨,為政簡易,一清如水,長厚清秀。他看到人民安居樂業,就高興地彈琴取樂;他時常用鶴毛的潔白勉勵自己不貪污,用鶴頭上的紅色勉勵自己赤心為國。累官至參知政事,以太子少保致仕,卒後諡清獻,蘇軾曾為之作《趙清獻公神道碑》。

熙寧八年夏天,吳越一帶遭遇嚴重旱災。九月,資政殿大學士、右諫議大夫管理越州的趙公。在百姓未被饑荒所苦之前,就下發文書詢問所屬各縣:災害覆蓋的多少鄉,能夠養活自己的百姓有多少戶,應當被官府救濟的有多少人,可以雇用民工讓他們修築的溝渠堤防有多少處,倉庫里可供發放的錢糧有多少,可以徵募出糧的富戶有多少家,僧人道士士人多餘的在簿籍上登記的糧食,他們實際存在的有多少,讓各縣呈文來上報知州,並且謹慎地做好準備。

州縣官吏登記幼年喪父、年老、患病、體弱不能養活自己的百姓共有二萬一千九百多人,把情況上報趙公。按照舊例來,官府每年賑濟窮人,應當供給三千石糧米就停止。趙公徵收富戶人家上繳的糧米以及僧人道士士人多餘的糧食,共得四萬八千多石穀物,用它來補助那賑濟所費。

趙公讓百姓從十月初一開始,每人每天領一升救濟糧,孩童每天領半升。趙公擔心領米的人太多會相互踐踏,又讓男人女人在不同的日子領米,並且每人一次領兩天的口糧。他又擔心百姓將流離失所,就在城鎮郊外設置了發糧的地方,共五十七處,讓各人在方便的時候領糧,並把離開自家的人不發給糧食的規定告諭百姓。

趙公估計官吏設置不夠用,便選取沒有任職但住在越州境內的官吏,供給他們糧食並把事情委任給他們。不能養活自己的人,有這樣的具體措施。能夠養活自己的人,趙公就替他們告誡富人不能停止賣糧。又替他們調出官糧,共五萬二千餘石,低價賣給百姓。設置賣糧點共十八處,讓買糧的人像領糧的一樣自行就便。

趙公又雇用民工修補城牆四千一百丈,費工三萬八千個,計算他們的傭工發給他們工錢,又給他們兩倍的糧食。借用有利息的錢的百姓,官府勸告富人儘可能借錢給他們,等穀物成熟,官府替債主責令債戶償還。被拋棄的男女孩童,都讓人收養他們第二年春上,瘟疫很嚴重。官府設立病院,安置無家可歸的病人。招募兩位僧人,把照料病人醫藥和飲食的事委託他們,讓病人不失去依靠。凡是死去的病人,讓二僧人就地埋葬他們。

按法規,賑濟窮人,滿三個月就停止,這年發放到五個月才停止。救災工作中有權宜從事、不合常規條文的,趙公一概自己擔當責任,不因此連累他的下屬官員。有下屬向上請示的事,有些對救災有利的,大多馬上施行。趙公在這段時間,早晚勞心勞力從未稍微懈怠,事情無論大小必定親自處理。給病人吃藥吃飯,他大多出自己的錢。百姓不幸遭遇旱災瘟疫,能避免輾轉死去;即使死了,也不會無人收殮埋葬,都是靠趙公的力量。

這時,旱災瘟疫遍及吳越一帶,百姓遭受飢餓染上疾病,死去的將近一半,災情沒有比這更嚴重的了。皇上望著東方憂愁勞神,州縣推廣布施皇帝的恩德,人人都儘自己的力量。趙公撫慰百姓做的事,百姓尤其認為有了依靠和歸宿。趙公用來經營安排的措施,哪個先哪個後從始至終全過程,在這方方面面之間,周到細密,無微不至,沒有不考慮完備的。他的施政雖然只在越州,他的仁愛卻足夠昭示天下;他的措施雖然只是在短時間內實行,他的方法卻足夠傳給後人。

大約災害發生,太平時代也不能讓它避免,卻能夠為它預先作防備。百姓遭受災難後才去思考對策,與那在事情發生之前定下策略相比,就有很大差距了;不熟悉而還要去做,與那些平時就得到日常經驗的人,也有很大差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