煎了8片不同價格的牛排,看什麼叫貨真價實

一米市集 發佈 2020-12-14T18:39:27+00:00

看這篇文章之前,我們想先問一個問題:你認為一片牛排賣多少錢才合理?打開購物軟體搜索「牛排」,銷量排名靠前的大多是100元出頭的牛排組合裝。這樣的組合里,摺合下來一片牛排只要10元左右,還送煎鍋送刀叉送黃油。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一些1片就賣到100元左右的牛排。

看這篇文章之前,我們想先問一個問題:你認為一片牛排賣多少錢才合理?

打開購物軟體搜索「牛排」,銷量排名靠前的大多是100元出頭的牛排組合裝。這樣的組合里,摺合下來一片牛排只要10元左右,還送煎鍋送刀叉送黃油。與此同時,我們也能看到一些1片就賣到100元左右的牛排。

原切、整切、西冷、菲力……都有什麼區別?價格差別這麼大,牛排是不是暴利行業?高價牛排和低價牛排,到底哪個是「智商稅」?帶著一肚子疑問,我們購買了3種最常見的牛排——西冷牛排、菲力牛排和肉眼牛排,對比見分曉。

牛排,要不要問出處?

西冷、菲力和肉眼,是牛肉的不同部位的名字。菲力是牛裡脊,以瘦肉為主,口感最嫩;西冷是牛外脊,帶著肉筋更有嚼勁;肉眼來自肋脊部,油脂較多。

我們購買的牛排中,有5片是低價牛排,3片是中高價牛排。從下面的對比圖中,你能猜出它們的身價嗎?

我們買的是牛排,還是添加劑?

雖然大家的時候都叫整切牛排,但拿到手之後看看配料表,區別不是一般的大。

上圖這樣中高價牛排的配料表中,只有牛肉一種原材料。

而低價牛排的配料表中,牛肉之外還有十幾種配料。除了醬油、鹽、糖等調味品,還有三聚磷酸鈉這樣的保水劑、嫩化劑。排名靠前的大豆分離蛋白,更是植物肉中常見的配料。我們看起來買的是一塊牛排,實際上也在為這些食品添加劑買單。

聲名狼藉的牛排

業內人士告訴我們,真正原切的牛排損耗是很高的。以西冷牛排為例,整塊牛肉在切割前需要修掉大量多餘的脂肪。100千克的牛肉,並不能加工成100千克牛排。

而市面上流行的低價牛排卻正相反。低價部位的牛肉經過深度加工,已經無法從外形和口感判斷出處。加工過程中加水也是默認的工藝之一,既能增重,也能讓肉口感更嫩。100千克的牛肉,加工成125千克的牛排也不在話下。

由於目前的牛排缺乏行業標準,我們不能說低價的調理牛排從宣傳到品質存在什麼問題。但是對於真正追求牛排品質的消費者和生產者來說,調理牛排的流行卻是一個危險的信號。

「希望有一天,配料表只有牛肉,才能算牛排。」

牛排是一種外來的食物。中國的大多數家庭既沒有烹飪牛排的經驗,也沒有挑選牛排的經驗。在牛排行業缺少規範的情況下,調理牛排價格便宜、烹飪方便,隨便一煎就鮮嫩多汁,自然會成為消費首選。對於兒童來說,如果從小吃的是調理牛排,也很容易對牛排真正的口味產生誤解。

長此以往,劣幣驅逐良幣,優質的牛排更少有人問津,即使少數消費者想吃,也很難有生產者願意賣了。

為了避免這樣的未來,下次購買牛排時,除了比較價格,也認真看看配料表吧。真誠希望有一天,配料表里只有牛肉,才能叫牛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