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取消「現場挂號」:不會用智能機的這2億人,怎麼辦?

奔波兒灞與灞波兒奔 發佈 2020-10-28T07:14:28+00:00

大家好,我是奔奔。上個星期,同事參加婚禮後就生病了。在去完醫院後,他跟我抱怨自己被折騰的一天。看到這個同事的經歷,相信很多魚丸都能感同身受。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看病難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奔奔總是擔憂,現在我們年輕,還能應付。


大家好,我是奔奔。

上個星期,同事參加婚禮後就生病了。

在去完醫院後,他跟我抱怨自己被折騰的一天。



看到這個同事的經歷,相信很多魚丸都能感同身受。

不管是以前還是現在,看病難一直是個令人頭疼的問題。


奔奔總是擔憂,現在我們年輕,還能應付。

這要是年紀大了,要是適應不了醫院的規定,那得多受罪啊?



就在前幾天,有一件事讓奔奔的擔憂程度更深了。

事情是這樣的。

上周有媒體曝出,四川有家知名醫院取消了現場挂號

要想看病的話,得要用手機提前一周預約。

有一名63歲的李大爺在被告知這個消息後,不會用手機的他曾在醫院求助了別人,但還是沒能掛上號。

因此,在情緒激動下,他急得大喊:

「你們不能把老人拒之門外!」



奔奔當時看到這條新聞的時候,立即想到了自己的爺爺奶奶。

老一輩的他們別說是用手機了,可能連字都不太認識。

如果取消現場挂號,還沒有人陪同的情況,他們必定要白跑好幾趟的。



說真的,雖然這件事讓奔奔心裡有點難受,但能理解醫院這麼做的用意。


首先,奔奔了解到這家四川醫院非常出名。

因為醫院名氣大,被很多倒賣挂號單的黃牛給盯上了。


有不少頂級專家的挂號,被他們炒到上千元。

對於這種情況,不是醫院不想管,而是沒法管,所以只能驅趕。



這次實行網上全預約,是對黃牛重拳出擊。

同時也讓更多真正的患者有了能看上病的機會。


再加上今年疫情一直反反覆復,現場挂號很有可能導致交叉感染。



因此,取消現場挂號真不是腦袋一熱的決定。

從這幾點上,我們能看出,醫院的出發點是好的。


事實上,這家醫院也並非網上所說的那樣完全一刀切。

他們之前有專門為老人服務的一個科。

門口也設有老年人服務站,還開通了綠色通道,還可以通過撥打電話預約。



只是,凡事都有兩面性。

這次「四川醫院取消現場挂號」,雖然從流程上是合情合理,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比如以前手機沒電了,至少還能通過人工窗口掛上號。

或者碰上急診來不及預約的時候,只要排隊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但要是只能提前預約的話,這兩種情況就非常棘手。


還有,雖然取消現場挂號能打擊到黃牛們。

但同時也意味著所有的人要搶號,很容易出現預約不上的情況。


如果情況比較緊急,就可能會耽誤病情。



最重要的是,國內有接近2億的老年人沒有接觸過網絡,偏偏頻繁去醫院的大部分還都是老年人。


不止一名老人表示,他們網上預約都是靠子女幫忙的。



如果是孤寡老人,腿腳好的來回跑幾次,能預約上那也是幸運的。

要是生著重病的獨居老人,那真的是要淪落到病都看不上的地步了。



奔奔代入了自己,一想到那畫面,心酸得眼淚都要掉下來了。

只是,不會用手機的老年人被醫院智能系統難住,只是他們被時代拋棄的一個縮影。

他們真正要面對的難處,實在太多太多了。

今年年初,一名58歲的大爺跑了6趟火車站。

可每次排到他的時候,都被告知票賣完了。

後來票務工作人員建議他到網上買。

不會用手機的老人當場崩潰,一邊哭一邊下跪磕頭。



8月份,黑龍江一位沒手機的老人無法出示健康碼,司機按照規定停車拒載。

在老人僵持的過程中,車上的其他乘客紛紛指責他「為老不尊」。



甚至對老人出言不遜。



還有大連的一個老人,因為沒有健康碼,和工作人員起了衝突。


在爭執的過程中,老人的手機被摔壞了,人也被打進了醫院。



……


每次奔奔看到這些,比生氣更多的,是覺得很悲哀。

工作人員們按規矩辦事,他們並沒有錯。

老人們因為上了年紀,學東西確實跟不上,他們也沒有錯。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時代走得太快,老人們正在被迫掉隊。


以前去超市,找零錢就要費很多功夫,現在幾秒鐘就能搞定。
以前打車,都得到門口碰運氣,現在不出門就能叫到車。
以前買菜,去菜市場要趕時間,現在直接軟體下單就能送到家。
……


這些對於年輕人來說,是方便, 也是享受。

可對老年人來說,是掙扎,更是跨不過去的坎。

可能很多人不明白,就花幾秒鐘掃個碼、花幾兆流量下個載的事情,怎麼到了老年人這裡就這麼難?

甚至,有不少年輕人責怪老年人根本沒用心學。

對此奔奔想說的是,不是老人們不學,是真的有心而力不足啊。



能用上手機的老人,他們的子女都不一定有耐心教他們。

就更別提那些獨居的孤寡老人了,他們光是活下去就已經很難,更何況是去適應時代呢?



就像開頭奔奔說的那個「四川醫院取消現場挂號」的事情。

即使醫院這麼做,是出於各種原因才下的決定。


但我們還是得把那些沒有手機或沒有子女的老人不便的情況考慮進去。

在規定面前,或許可以用更人性化的方式去遵守。

比如,前陣子,無錫火車站為特殊人群設置了「無健康碼通道」。


並用巨幅指示牌做了很醒目的引導。



在疫情期間,每個社區的網格負責人特意上門拜訪了不方便的老人們。

並為他們做好了記錄身份信息和行蹤的二維碼。



所以,只要我們能為老年人多想一點,他們的生活就能好一點。



最後,奔奔還想說幾句。

今年疫情期間,在「老年人被智能化淘汰」這件事上暴露了太多問題。


雖然我們已經意識到老年人正在被拋棄的現象。

但要想在時代的洪流中拉老年人一把,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在這個過程中,一定會有和「健康碼」類似的難題出現。

奔奔希望,我們走得太快的同時,可以等一等他們。


給他們多點寬容,多點耐心,多點諒解。

這是一個人性社會的溫度,是給他們的善意,也是留給我們自己的溫柔。

畢竟我們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弱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