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島素是調節血糖的"金鑰匙",這3個胰島素的「誤會」要清楚

楊護士長談健康 發佈 2020-06-09T10:26:02+00:00

有時你可能根本感覺不到你耗費了能量,但事實上是,我們做任何事都離不開能量的供給,無論是奧運會賽場上勇奪金牌的運動健兒,還是在熟睡中的嬰兒,或者是退休在家閉目養神的老年人都需要葡萄糖。

話說血糖

血糖就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如果把身體比喻為一輛汽車,那麼血糖就像是汽油。缺少了血糖,人體的各個器官將無法正常工作。有時你可能根本感覺不到你耗費了能量,但事實上是,我們做任何事都離不開能量的供給,無論是奧運會賽場上勇奪金牌的運動健兒,還是在熟睡中的嬰兒,或者是退休在家閉目養神的老年人都需要葡萄糖。

機體在不同的狀態下雖然對葡萄糖的需求不一樣,但是每分每秒都離不開它。

血糖從哪來到哪去?

血液中的葡萄糖有三個來源。第一是我們吃的食物,它經過胃腸的分解消化,變成葡萄糖被吸收進入血液,這是血糖的主要來源。

第二個來源是糖原,它是身體內糖的一種儲備形式,儲存在肝臟的叫肝糖原,儲存在肌肉中的叫肌糖原。空腹時,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

第三個來源是人體的蛋白質和脂肪,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它們會轉化成葡萄糖,醫學上稱做糖異生過程。

從能量供應的角度看,源源不斷的葡萄糖進入血液並不是壞事,但是,血中葡萄糖過多會產生危害,比如血糖能夠與人體的血管、細胞發生糖化反應,造成血管"生鏽"堵塞,細胞失去正常功能。所以,血糖既不能過低,也不能過高,必須維持在一定的範圍之內。

為了保證血糖的穩定,血糖有來源就要有去路,血糖的去路也有三條:

第一條是在全身各組織細胞中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時釋放出大量能量,供人體利用。

第二條是在肝臟和肌肉中合成肝糖原或肌糖原儲存起來。

第三條途徑是轉變為脂肪、胺基酸、核苷酸等其他物質。在正常生理情況下,血糖出入平衡,數值穩定在 3-3~6.1mmol/L, 如果葡萄糖的去路不通暢了,它們就會滯留在血液中出現糖尿病。

調節血糖的主要器官是肝臟,當血糖升高時肝細胞合成糖原,當血糖降低時,肝糖原及其他物質如脂肪、蛋白質等分解成葡萄糖進入血液以維持血糖穩定。

無論是來自哪條途徑的血糖,都需要激素進行調節,胰島素就像一把鑰匙負責打開細胞,讓血液中的葡萄糖進入細胞發揮能量,使血糖下降。

當胰島素失靈時,糖尿病就來了!

如果胰島素不能有效地工作,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就要上升,然後從尿中排出,這就是糖尿病。

醫學對糖尿病的定義是:以高血糖和糖類、脂肪及蛋白質代謝紊亂為特點,伴有絕對或相對胰島素功能和(或)分泌不足。換句話說就是我們身體里不能產生足夠的胰島素來供給我們身體所需,或者是雖然胰島素分泌充足,但我們身體不能很好地利用。

對1 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島素不夠;對2 型糖尿病,主要是胰島素不能很好地被利用(胰島素抵抗)。這兩種問題導致一個共同結果,就是血糖升高,同時又影響到脂肪、蛋白質在體內的正常代謝,時間長了,可能會出現多種併發症,所以說糖尿病是一種全身性疾病。

當體內胰島素的分泌不足,此時就需要注射胰島素來調節血糖,這3個關於胰島素的誤會糖尿病朋友要了解清楚:

誤會一:血糖越難控制越要用

有些患者認為,醫生給其食用胰島素治療說明病情嚴重了,事實並非如此。1型糖尿病患者一旦發現,就需要使用胰島素;2型糖尿病在應激狀態下,有合併感染等情況時也應該使用胰島素。

誤會二:使用胰島素會"上癮"

有些糖尿病患者認為,食用胰島素後就不能停止,會容易上癮,這是錯誤的。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偏高主要是因為體內胰島素不夠用,從而出現糖尿病症狀,補充胰島素是一種最直接有效的治療法放,但並不會上癮。

誤會三:注射胰島素後可以不控制飲食

這個在糖尿病的臨床治療中很常見,原先口服降糖藥且血糖控制不住的患者,改用胰島素後血糖明顯改善,這些患者會放鬆警惕,有部分人會不再注意控制飲食,這種做法也是錯誤的。胰島素降血糖的機理是將血糖運送到組織中利用或者以糖原或脂肪的形式儲存起來。這樣吃得多了,儲存的糖原或脂肪也相應增加,體重也隨之增加,胰島素也需相應增加,所用的胰島素就不得不加量,從而進入一種惡性循環的狀態。@南方健康@頭條健康

#真相來了##健康科普排位賽##營養演說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