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關於「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十個為什麼?

骨哥說骨 發佈 2020-08-21T17:34:44+00:00

根據國家衛健委統計,中國已經有超過2億人腰椎間盤出了問題,其中,20-40歲的年輕人占了60%左右。

根據國家衛健委統計,中國已經有超過2億人腰椎間盤出了問題,其中,20-40歲的年輕人占了60%左右。今天骨哥想跟聊聊腰椎間盤突出症,雖然這一疾病很常見,但很多人對它並不了解,平時也會有很多的疑問,下面骨哥就來解答患者常問的10個為什麼。

1、 為什麼腰背肌功能鍛鍊有利於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

功能鍛鍊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減輕和消除腰椎間盤周圍軟組織的水腫,延緩和防止腰椎間盤突出。對於有腰椎退變、輕度腰椎間盤膨出的患者,腰背肌功能鍛鍊不但能預防腰椎間盤突出症病情的加重,還能夠緩解患者的症狀,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

2、為什麼用力時要屏住氣?

用上肢提拉或者甩物時,腰部決不要放鬆,有時只要輕輕一甩,就可造成腰椎間盤突出。當腰部用力時,要屏住氣,腹肌要同時收緊,支撐腰部肌肉,這樣能有效保護腰部,減少用力時損傷腰椎的可能。

3、為什麼不論平時或者持重時都要減少彎腰?

因為向前彎腰時腰間盤後移,若反覆彎腰,一旦保護髓核的纖維環磨損,可能發生透明變性甚至斷裂,特別是在後外側的薄弱處。健康的椎間盤能將上部體重均勻地傳至下位椎體面上,在身體垂直運動時起著緩衝震盪的作用。有時如果必須做彎腰動作,這時可以用彎膝下蹲動作來替代,簡單講就是儘量彎膝不彎腰。

4、在體育運動中為什麼容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症?

許多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在體育運動中發生腰部損傷引起腰椎間盤突出,這是因為椎間盤具有緩衝暴力,減輕震盪的作用。由於經常受到體重、肌肉和韌帶張力的影響和擠壓,當進行諸如跑跳或負重等體育運動時,易使纖維環發生退行性變,引起破裂,使髓核脫出,壓迫神經根,產生腰腿痛症狀。因此,外傷尤其是積累性損傷,是引起纖維環破裂椎間盤突出的誘因。

5、為什麼長時間保持一個姿勢對腰不好?

任何一種姿態在保持長時間不變以後,都容易傷腰,因為固定的肌肉群在用力,而長時間得不到休息,容易使之疲勞,而疲勞是勞損的潛在因素,所以隔一段時間就需變換一下姿勢, 稍作休息,在此期間做做放鬆各關節的運動更好。

6、為什麼說孕婦容易患腰椎間盤突出症?

女性產前、產後和絕經期是腰椎間盤突出症高發期。女性懷孕期,尤其是後期,由於腹中胎兒不斷生長增大,造成女性腰椎過度前屈,從而增加腰部負擔。產後及絕經期女性,由於內分泌的改變,骨質疏鬆及小關節、韌帶的退化等,也會導致發病率增高。懷孕期間,由於內分泌激素髮生變化,孕婦體內的各種韌帶比較鬆弛,為胎兒娩出做好準備。此時,腰部關節韌帶、筋膜鬆弛,穩定性減弱。懷孕時子宮內一個受精卵,逐漸發育成為幾千克的胎兒,增加了腰椎的負擔,而且這種負擔持續存在。在此基礎上,若有腰肌勞累和扭傷,那就很容易發生腰椎間盤突出。

7、為什麼受涼會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症?

因為如果患者本身存在腰部肌肉損傷,腰部的血液循環就會變差,腰部會比其他部位更容易受涼。受涼可導致腰肌纖維炎、痙攣,導致腰椎關節僵硬、椎間盤突出復發和神經根水腫,從而引起腰椎間盤突出的加重或復發。

8、腰椎間盤突出症為什麼有的患者只有腿痛,而沒有腰痛的感覺?

大多數患者的坐骨神經痛的症狀發生在腰背痛之後,既有腰痛又有坐骨神經痛。少數患者平時有慢性腰痛病史,而發生坐骨神經痛後,腰部疼痛卻減輕或消失了。

9、為什麼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會有下肢麻木?

這主要是因為椎間盤組織壓迫刺激了本體感覺和觸覺纖維引起麻木。麻木感覺區域仍按神經根受累區域分布,麻木與神經根受壓的嚴重無密切關係,但肌力下降者麻木較重。

10、為什麼腰椎間盤突出症很容易復發?

腰椎間盤突出症經過治療後,雖然症狀基本消失,但許多患者髓核並未完全還納回去,只是壓迫神經根程度有所緩解,或者是和神經根的粘連解除而已。在短時間內,一旦勞累或扭傷腰部會使髓核再次突出,導致腰椎間盤突出症復發。另外,像一些術後的患者,雖然他們把腰椎節段髓核摘除了,但手術後該腰椎節段上下的脊椎穩定性欠佳,也容易導致該病復發。

骨哥總結:腰椎間盤突出症重在早診早治,當然在診療過程中,醫生的診治固然重要,但患者的配合度也很重要。在治療過程中,需要遵照醫生的醫囑,不懂的地方要仔細詢問,弄清治療的目的,尤其是用藥的情況及治療的副作用,在服藥前務必和醫生進行詳細的溝通。

今天的腰椎間盤突出症內容先介紹到這,更多腰椎治療的問題

請點擊骨哥頭像- 【 私信 】骨哥

在詳細了解到您的病情後,骨哥會給到您最專業的回答!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