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風」用「團購」方式把藥價降下來

新甘肅客戶端 發佈 2020-08-24T12:53:05+00:00

□ 梁發芾 近日,第三批國家組織的藥品集中採購在上海開標。本次採購共納入56個藥品品種,涉及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等常用藥,平均降價53%。藥品價格虛高是多年的老問題。本人十幾年前做民生新聞報導時,一直關注藥品價格,寫過一系列報導和評論。

梁發芾

近日,第三批國家組織的藥品集中採購在上海開標。本次採購共納入56個藥品品種,涉及糖尿病、高血壓、抗腫瘤等常用藥,平均降價53%。

藥品價格虛高是多年的老問題。本人十幾年前做民生新聞報導時,一直關注藥品價格,寫過一系列報導和評論。今天,藥價仍然是熱點話題,可見它的頑固程度。不過,與十多年前比起來,今天「帶量採購,以量換價」的制度創新,其效果值得期待。

藥價虛高,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真正有效的救命藥往往耗去巨額研發成本,賣高價是為了收回研發成本;二是進口藥品稅費過高;三是,某些藥品缺少競爭,形成價格壟斷;四是藥企向醫院推銷藥品時產生巨額灰色費用,推高藥價。

這些問題當然不是無解。去年開始,我國已經多次降低進口特效藥的關稅,稅費過高應該不是主要問題。剩下的三個難點,按正在實施的新採購辦法,有望得到較好解決。

新採購辦法的創新之處就在於「帶量採購,以量換價」。以往的集中採購只是談價格,不問數量。新的採購方式是由「國家組織、聯盟採購、平台操作」,說通俗點,就是國家醫保部門組織各地加盟進行大型「團購」,以數量換價格。這種「團購」已經進行了兩次,今年是第三次。前兩次是在一定範圍內試點,效果良好,今年擴大到全國,全國各省都參與此次「團購」。

我國已經建立了覆蓋廣泛的醫保體系,醫保用藥量是非常巨大的,巨額用量就是醫保手中的王牌。那些本來賣高價的原研藥,它賣高價是為了收回研發成本,且處於壟斷地位。醫院或藥店單打獨鬥去跟它談判,根本不可能讓它把價格降下來。但如果全國醫保組織出面談呢?情況就不同了。如果醫保部門給藥企承諾:我一年可以採購你這麼多的量,但前提是你必須把價格降下來,藥企能夠拒絕這樣的條件嗎?顯然,不少藥企無法拒絕這樣的誘惑。這樣就可以實現「以量換價」。「以量換價」是解決藥價虛高的殺手鐧。

這種拼多多式的「團購」,還可以擠出以往藥品銷售中的灰色費用,為藥企省錢,形成讓利空間。多年來,藥品虛高的頑症之一是藥企通過給醫院和醫生給予高額回扣進行促銷,由此嚴重推高藥價。團購式的集中採購,採購方已經承諾了需要的數量,藥企就沒有必要再去醫院攻關營銷,給醫生回扣和提成了。藥企省下這一塊,降價的空間就更大了。這一招還有利於打擊醫藥腐敗,凈化行醫環境,實屬一舉多得。

「帶量採購,以量換價」的團購式採購,會一勞永逸解決藥價問題嗎?當然不能那麼樂觀。還幾個問題需要密切關注。

一是一些藥企為中標大幅下調報價,一些仿製藥中標了,而原研藥卻出局了,是否形成劣幣驅逐良幣效應?藥品的降價和保質之間必須要有一定的平衡;二是中標價格只是醫保價格,在公立醫院實行。零售藥店等並不實行中標價,中標價如何惠及那些並未入院治療、常在藥店購藥的患者?三是,一些藥企為中標而追求過分降價是否會壓縮研發投入,影響發展後勁?這些都是需要有關方面認真對待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