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骨折的危險性增加,該如何早期識別?

贈人玫瑰6666 發佈 2020-08-25T10:33:26+00:00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亞健康生活方式的盛行以及肥胖人口數量的日益增加,糖尿病患病率不斷飆升。預計到2045年,全世界將有大約6億2900萬成年人患2型糖尿病[1]。與正常體重的健康人比較,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將增加7倍[2]。

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亞健康生活方式的盛行以及肥胖人口數量的日益增加,糖尿病患病率不斷飆升。預計到2045年,全世界將有大約6億2900萬成年人患2型糖尿病[1]。與正常體重的健康人比較,肥胖者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將增加7倍[2]。儘管糖尿病是遺傳相關性疾病,不可否認的是歸因於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環境(吸菸、飲酒、肥胖、空氣污染等)造成的發病率近年來大幅度增加,已給全世界帶來嚴重的健康負擔。

糖尿病不僅僅是血糖升高那麼簡單!

隨著醫學科技手段的提高,人們逐漸認識到糖尿病帶來的危害是全身性的、系統性的,而非簡單的血糖值升高那麼簡單。隨著病程的進展,糖尿病患者會出現心、腦、腎、眼、骨骼、皮膚等各器官損傷,伴隨著全身血管微結構的改變與系統性炎症因子的增加。值得提出的是,糖尿病患者發生骨折的風險大大增加。一項Meta分析結果顯示,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的風險是正常人的1.22倍[3]。不僅如此,與非糖尿病患者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骨折後死亡風險上升[9],癒合率顯著下降[4]。

糖尿病性骨折風險早期識別仍處於醫學「盲區」

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的早期識別十分重要。一般情況下,人們傾向於使用X線骨密度掃描(DXA)作為鑑別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的常用方式。然而最新的研究發現,跟健康人相比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並沒有明顯降低,甚至更高[5]。因此骨密度(BMD)測量這一傳統方式並不能用來作為預測糖尿病患者高骨折風險的手段。現階段臨床上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的早期識別、評估與干預仍處於醫學「盲區」。越來越多的研究認為,糖尿病患者骨微結構較正常人發生了改變,這種變化導致其骨折風險增加[6]。

糖尿病性骨疾病的臨床異質性

2型糖尿病是一高度異質性疾病,正所謂「一千種人有一千種糖尿病」。德國漢堡大學醫學院的研究人員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骨質量下降的「模式」也千差萬別[7]。本研究中科學家們使用宏觀射線成像技術來測量正常人和2型糖尿病患者的長骨和椎骨的骨皮質間隙率,發現其中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皮質間隙率與正常人無明顯差別,另一部分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皮質間隙率較正常人明顯升高,而後者往往與較高的骨折風險有關。與健康對照相比,有較高骨皮質間隙率的2型糖尿病患者骨單位密度明顯降低,總體骨礦化成熟度下降,且骨礦物質具有高度異質性。然而骨皮質間隙率正常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礦物質/基質比較正常人有所升高,表明骨礦化較正常人增加。這表明,糖尿病相關骨疾病呈現高度異質性;該研究也提醒臨床醫生,糖尿病患者骨折風險的評估需要多維度認知和多尺度測量。

高級糖基化末端產物:2型糖尿病患者新型骨折風險標誌物

高級糖基化末端產物也叫高級糖基化終產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AGEs),是體內蛋白(胺基酸)在非酶作用下與糖結合的產物。正常人會伴隨衰老過程的進行而出現高級糖基化終產物在人體內的蓄積。對糖尿病患者而言,由於糖類物質的氧化利用受阻導致體內蛋白作為能量物質而大量分解,從而產生大量的高級糖基化終產物。AGEs能夠影響膠原纖維在骨基質內的沉積,降低骨韌性,從而增加骨折風險。羧甲基賴氨酸(Carboxymethyl-lysine,CML)是一種非螢光AGEs(易於測量),其常常因不均衡飲食而在體內蓄積;近日德國漢堡大學的研究表明骨皮質間隙率正常和升高的2型糖尿病患者CML均明顯增加[7],表明其與2型糖尿病患者的相關性獨立於骨皮質間隙率;而CML的增加已被證實與臀骨骨折風險上升和骨韌性下降有關[8],提示CML有望成為臨床廣泛應用的骨折風險標誌物。

結論

糖尿病由於其病因複雜性和臨床表現多樣性,仍是醫學界棘手的難題。更全面地了解糖尿病及其併發症有賴於更深入、更精準化的研究。對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採用多手段聯合應用有助於早期鑑別骨折發生風險。

(來源:《國際糖尿病》編輯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