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健康提醒!請務必提防這4種疾病

健康濱州 發佈 2020-09-03T02:23:01+00:00

同時,全球疫情持續上升,近期每周新增報告病例數仍在高位,境外疫情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所以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不能鬆懈,務必要保持警惕。

不知不覺中

2020年已經走到了9月份

9月恰逢開學季

人員流動性和聚集性大幅增加

加之氣溫冷熱交替

日均溫差變化較大

「健康濱州」提醒大家

務必提防以下4種疾病

目前國內疫情形勢相對平穩,但出現散發和聚集性疫情的風險仍然存在。

同時,全球疫情持續上升,近期每周新增報告病例數仍在高位,境外疫情輸入的風險持續存在,所以疫情防控工作仍然不能鬆懈,務必要保持警惕。

圖片來源:攝圖網

防範措施:

01. 勤洗手

保持雙手的清潔和乾淨,特別是外出歸來、飯前便後和咳嗽噴嚏以後,要把雙手清潔乾淨。無清潔條件時,不要用手直接觸摸口、鼻、眼等。

圖片來源:網絡

02. 勤通風

家庭做到定期開窗通風,一般每天通風2-3次,每次至少20-30分鐘。開窗通風最佳時間段是上午8:00-11:00,下午13:00-16:00。

03. 戴口罩

外出隨身攜帶口罩,在進入人員密集或密閉的公共場所(如乘坐公共運輸工具、進入菜市場、商場、超市等場所)時應正確佩戴口罩。

圖片來源:網絡

04. 保持距離

前往超市、餐館、農貿市場等人多密集場所,或搭乘公共運輸工具,或在交談、等電梯、排隊時,注意與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社交距離

每年秋季是哮喘、慢阻肺等呼吸系統疾病的高發季。在我國,40歲以上人群慢阻肺患病率超過10%。

慢阻肺主要有三大典型症狀:咳嗽、咳痰、呼吸困難。

慢阻肺無法治癒,不僅影響呼吸系統,還會引起其他系統的併發症,比如肺源性心臟病、肺癌、重症感染等。有哮喘、慢阻肺等基礎疾病的病人要特別做好防範。

預防措施:

01. 避免誘發因素。注意防寒保暖,避免寒冷刺激,防止傷風感冒;避免煙塵、花粉刺激。

02. 堅持適量體育鍛鍊。氣溫較低時應避免室外活動,可在室內鍛鍊。

圖片來源:攝圖網

03. 心態平和,呼吸調整。

04. 合理飲食,飲食調養,食藥預防。

05. 避免過度疲勞。

手足口病下半年的高發期為9-11月,傳染性強,傳播途徑多,5歲以下兒童多見,極易在托幼機構等集體單位傳播,極少數重症病例可導致死亡。

手足口病的臨床表現具有複雜性和多樣性。大多數患者症狀輕微,可伴有或不伴有發熱,以手、足、口腔、臀部等部位的散在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徵;少數患者課伴有多種併發症;個別重症患者病情進展快,可發生死亡。

圖片來源:網絡

預防措施:

01. 勤洗手:飯前便後、接觸孩子前、處理糞便及嘔吐物後均要及時洗手。

02. 勤通風:每天要開窗通風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03. 勤消毒:清洗、消毒孩子使用的餐具、奶瓶、奶嘴、玩具和其他物品。

圖片來源:攝圖網

04. 勤觀察:留意孩子口腔、手、足、臀部等部位是否有皮疹,如有,則儘早就醫。

05. 打疫苗:EV71是更容易導致手足口病例發展為重症甚至死亡的病毒型別,接種EV71疫苗可有效預防EV71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

秋季是食源性疾病發病高峰期痢疾桿菌、傷寒桿菌、沙門氏菌、副溶血性弧菌、致瀉性大腸桿菌及諾如病毒等都是常見的病原菌。

臨床主要表現為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可伴有發熱,嚴重者可出現脫水,往往在學校、幼托等集體單位發生。

預防措施:

01. 各學校食堂經營單位、送餐單位在這一季節應加強食品衛生管理,防止食品污染,預防集體性食源性疾病發生。

02. 學校或托幼機構要做到定期對公共場所以及門把、樓梯扶手、廁所等重點地方進行清潔消毒;做好飲水及食品衛生管理,不共用水杯及餐具。

03. 家庭尤其是農村家庭自辦酒席應注意食品安全,注意生熟分開。

04. 市民要注意飲食衛生,做到不喝生水、不吃腐敗變質食品,不吃未燒熟煮透的食物、未經消毒的奶,不採摘、食用野生蘑菇和野生植物。

05. 培養飯前便後洗手等良好個人衛生,預防細菌性痢疾。

06. 外出就餐時,要注意選擇正規、衛生條件好的飯店或餐廳。

-End-

綜合來源:廣東疾控、東莞疾控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