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該如何養生?

徐浩大夫 發佈 2020-08-26T11:57:12+00:00

前幾天翻日曆,猝不及防地發現竟然已經立秋了。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前幾天翻日曆,猝不及防地發現竟然已經立秋了。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感覺這個炎熱的夏日還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身上的汗水,空調的冷氣,窗外的蟬鳴,冰鎮的西瓜,這一切仿佛都在訴說著和「秋天」二字的格格不入。正如那句話所說:夏意猶未盡,忽覺秋已來。雖然這個炎熱天氣的進度條還沒走完,但立秋之後標誌著又進入了一個新的時節。​中醫講究天人相應的養生之道,我們也要在這個季節的轉折點,做出一些相應的改變,不僅適應這個時節,也適應自己的身體。黃帝內經云:「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無外其志,使肺氣清,此秋季之應,養收之道也。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泄,奉藏者少。」讓我們一起品味古人在立秋以後如何養生保健。

生活作息

我們都知道,夏日晝長夜短,因此睡眠時間是「晚睡晚起」。而立秋之後,白天會漸漸縮短,天氣會漸漸由熱轉涼,因此作息要儘快改為「早睡早起」,具體是多早呢?古人說,「與雞俱興」,就是和雞的活動相應。從中醫角度來說,是一個「陽消陰長」的階段。早睡早起,有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有效減少疾病的發生。

情緒調節

在精神調養上,要「使志安寧」,簡單來說就是內心應當保持平和、寧靜,收斂自己的思緒,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是為收斂神氣,以避肅殺,緩和秋天的秋涼之氣對人體的束縛,使得肺氣保持通暢清爽。如果這一點做不好,神氣沒有收斂,就會傷及肺臟,比如出現咳嗽、感冒等症狀,到了冬天就可能出現腹瀉。

有個成語叫做「秋高氣爽」,我們要保持心情舒暢,切記悲憂傷感。不可「萬里悲秋常作客」、「自古逢秋悲寂寥」,而要「我言秋日勝春朝」!

飲食方面

一方面,秋季應適當多吃酸味食物。《素問·藏氣法時論》云:「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補之,辛瀉之」。酸味具有收斂肺氣的作用,且可以增強肝臟的功能,抵禦過盛肺氣的侵入。酸味食物包括蘋果、山楂、檸檬、葡萄等。另一方面,秋季燥邪當令,肺為嬌髒,易感受秋燥之邪。這個時候就可以適當增加潤燥生津的食物攝取,比如梨、銀耳、百合、蓮藕等等。相應地,要減少辛辣發散的食物攝入,如蔥、生薑、韭菜、辣椒等,以避免肺氣耗傷。

立秋的到來,標誌著2020年的春夏已經離去。同在疫情之下的我們,來不及回首之前的匆匆,依舊前行。秋三月,此謂容平。容平二字,不僅概括了這個季節,或許也是古人想表達的生活態度吧。

撰稿:王心意 徐浩

美編:劉啟予


本頭條號已開通私信輸入關鍵詞自動回復功能,歡迎在私信對話框中輸入「冠心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心力衰竭」、「早搏」、「房顫」、「心梗」、「心動過緩」、「心肌炎」、「神經官能症」、「頸動脈斑塊」、「動脈硬化」、「糖尿病」、「眩暈」、「心悸」、「亞健康」、「穴位」、「檢查」、「用藥」、「中藥」、「預防」、「飲食」、「養生」、「運動」、「睡眠」、「住院」、「就診」、「挂號」等關鍵詞,查看往期精彩內容或相關提示信息。

注意:諮詢具體病情的問題,因涉及病史、症狀、檢查、用藥、診療經過等詳細資料,故不能在此處回復,請在徐浩大夫網站(https://drxuhao.haodf.com)上傳相關病歷資料後諮詢,謝謝您的理解!

關注「徐浩大夫」今日頭條,了解更多健康科普!

專 家 簡 介

徐浩,醫學博士,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現為中國中醫科學院心血管研究所副所長,西苑醫院心血管一科主任,兼任世界中聯心血管專業委員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中國中西醫結合學會循證醫學專業委員會副主委,活血化瘀專業委員會秘書長等職務。入選第三批全國優秀中醫臨床人才,榮獲百千萬人才國家級人選,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等榮譽稱號,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

擅長:中西醫結合治療冠心病、高血壓、心衰、早搏、心動過緩、陣發房顫、心肌炎後遺症、高脂血症、動脈硬化斑塊、心臟神經官能症等;失眠、頭痛、眩暈、咳喘、胃痛、便秘、自汗盜汗等內科雜症及亞健康狀態的中藥調理。

出診時間:中國中醫科學院 西苑醫院

  • 專家門診:周一上午 周三下午 周六下午 周日全天
  • 特需門診:周四下午

(註:特需門診可通過好大夫在線網站(https://drxuhao.haodf.com)申請預約加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