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3-5個孕婦就有1個臍帶繞頸?不可大意,准媽媽們都要注意

三優親子 發佈 2020-06-09T11:39:56+00:00

隨著全面二孩的放開、生育高峰的來臨,臍帶繞頸情況出現得也越來越多,幾乎每3-5個孕婦就會有1個臍帶繞頸。

隨著全面二孩的放開、生育高峰的來臨,臍帶繞頸情況出現得也越來越多,幾乎每3-5個孕婦就會有1個臍帶繞頸。這個機率,就是想告訴你們臍帶繞頸這件事,並不是你們的問題,而是一件很正常的事,誰都可能會碰上。提前預防,顯得非常重要。

臍帶繞頸5周寶寶腹中把媽媽踢醒

據了解,隨著全面二孩的放開、生育高峰的來臨,臍帶繞頸在產科門診中越來越常見,約占分娩總數20%—25%。

「幸虧寶寶在肚子裡把我踢醒了,不然後果難以想像。」昨日,家住礄口區28歲的周女士想起來還有些後怕。

懷孕39+1周的周女士被肚中胎兒「踢」醒,她感覺胎動次數較以往明顯增多。眼看已臨近生產,周女士不放心,急忙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武漢市婦幼保健院。

檢查結果讓醫生憂心忡忡,超聲波顯示,胎兒脖子上有波紋狀壓痕,說明孩子脖子上至少纏繞了三周臍帶;另外胎心監護情況也急促又微弱,種種現象說明,孩子在宮內待得「非常不舒服」。最後,周女士在醫生建議下進行了剖宮產術,將胎兒早日取了出來。

第一眼見到孩子時,醫務人員都被眼前的景象震驚了,只見孩子脖子上堆滿了紫紅色的臍帶,都看不見脖子了。醫生數了數,臍帶足有5圈之多。經過松解,這個重6斤2兩的女寶寶終於轉危為安,所幸孩子的其他指標都正常。


什麼是臍帶繞頸?

粗暴點理解,臍帶繞頸,就是臍帶在胎兒頸部繞圈了,一般繞頸1周的居多,2周的較少見,3周及以上的就非常少見了。

通常情況下,臍帶繞頸都是在產前(一般於孕28-40周)超聲檢查的時候發現的。


臍帶繞頸對分娩的影響:

1、臍帶繞頸會使臍帶變短,從而影響胎先露部入盆,導致產程延長或停滯。

2、臍帶繞頸周數過多、過緊時或宮縮時,臍帶會因為受到牽拉,而使胎兒血循環受阻,導致胎兒宮內缺氧。

所以,一般孕媽媽都要去醫院進行檢查,一旦發現臍帶繞頸要馬上引起重視,密切觀察。一旦發現臍帶繞頸對嬰兒造成損害,必須馬上採取剖宮產。即使生產比較順利,胎心正常,要是通過陰道分娩,也要加速娩出,及時松解繞頸的臍帶。


准媽媽怎樣得知繞頸寶寶有危險?

1

密切注意胎動

胎動時判斷寶寶健康與否的一個最直觀的方式,通常胎動正常就表示寶寶在子宮裡很安全,,如果胎動過頻或減少,則表明寶寶可能有危險。尤其是寶寶有臍帶繞頸情況的准媽媽,更應該密切關注胎動,並做好相關記錄,一旦發現太多或過少時,最好馬上去醫院檢查。

2

保持正確睡姿

對準媽媽來說,比較推薦左側臥睡姿。一方面是因為左側臥睡,能減輕增大的子宮對準媽媽主動脈和下腔靜脈的壓迫,增加回流到心臟的主流量,從而有利於避免和減輕妊娠高血壓的發生。

另一方面是因為孕晚期後,子宮一般朝右旋轉,左側臥睡可以改善子宮右旋轉程度,由此減輕子宮血管張力,增加胎盤的血流量,以使寶寶能有充足的氧氣和營養供給,避免宮內缺氧及發育遲緩的發生。特別是有臍帶繞頸的准媽媽,更應該堅持左側臥睡,以改善缺氧和寶寶營養不良的情況。


3

不要過度擔心

萬一出現臍帶繞頸的情況,准媽媽也不必過於擔心,因為大多數繞頸並不會對寶寶造成危害。准媽媽應該儘量放寬心,保持樂觀的心態和充足的營養,去公園或者綠色植物多的地方散散步,呼吸新鮮空氣,多和寶寶溝通、交流,把積極的情緒和美好的期盼說給寶寶聽,有時候這也能感染寶寶,讓他(她)從期待捆綁中解脫出來呢。

4

及時做好產檢

到了孕晚期,准媽媽產檢的頻率會增加,並且還會增加一項新的檢查----胎心監護,以準確了解寶寶在媽媽子宮裡面的情況。如果胎心監護異常,就要懷疑寶寶是否有缺氧的現象,所以有臍帶繞頸的准媽媽應該重視胎心監護。

除此之外,產檢時的超聲波檢查,以及監測宮高、腹圍等也可以幫助了解寶寶的健康及生長發育,如果檢查結果顯示出寶寶個體大小明顯小於孕周標準,則也需引起准媽媽注意,以防止臍帶繞頸造成寶寶發育遲緩。

5

儘量減少震動

如果寶寶有臍帶繞頸的現象,建議准媽媽儘量減少活動。不要有劇烈運動,或者是猛然間變換體位,睡覺時也不要反覆翻身,以免造成寶寶胎動過於頻繁,加劇臍帶繞頸的程度。


一般來說,36周前寶寶臍帶繞頸,後期脫困的幾率較高,當然。如果臍帶繞頸圈數較多,胎寶寶自己運動出來的機會相對就要少一些了。

所以,醫生說寶寶臍帶繞頸媽媽們不用太過於緊張,之前還有聽過繞頸四圈照樣順產的神媽和猛寶。寶寶那麼聰明,求生慾望又那麼強,不會玩傷害自己的危險遊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