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血管病 | 胡風雲教授:我國卒中的現狀與防控(二)

神經時訊 發佈 2020-08-13T21:42:51+00:00

卒中風險評估:風險評估分級:高危:具有≥3項卒中危險因素者,或有TIA,或既往有卒中者均評定為卒中高危人群。

山西省人民醫院神經內科胡風雲教授詳細講解我國卒中的現狀、治療及預防。

預防

1

卒中風險評估

卒中風險評估(8+2風險評估):

風險評估分級:

(1)高危:具有≥3項卒中危險因素者,或有TIA,或既往有卒中者均評定為卒中高危人群。

(2)中危:具有3項以下危險因素,但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或瓣膜性心臟病三種慢性病之一者,評定為中危人群。

(3)低危:具有3項以下危險因素且無高血壓、糖尿病、心房顫動或瓣膜性心臟病等慢性病患者為低危人群。

2

健康教育


了解以下的卒中預警症狀:突發的一側面部或肢體的麻木或無力;突發的視力模糊或失明,尤其是單側;失語,說話或理解語言困難;突發嚴重的原因不明的頭痛;不明原因的頭暈,走路不穩或是突然跌倒,尤其是伴有上述任何一個症狀的時候。

以上症狀的持續時間可能短到幾秒鐘。但不論時間長短,只要發生以上症狀,就應及時就醫。

3

控制危險因素

美國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顯示,改善高危因素可以使卒中全球發生率下降85%,使缺血性心臟病全球發生率下降75%。

高危人群的行為干預措施包括戒菸、控制體重、合理飲食、健康教育、規律適度的體育鍛鍊等。除此之外,有2個指標需要特別注意:①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空腹血漿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6 μmol/L。對近期發生缺血性卒中或TIA且血同型半胱氨酸輕度至中度增高的患者,補充葉酸、維生素B6以及維生素B12可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目前尚未有足夠證據支持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能夠減少卒中復發風險。②睡眠呼吸暫停:鼓勵有條件的醫療單位對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進行睡眠呼吸監測;使用持續正壓通氣(CPAP)可以改善合併睡眠呼吸暫停的卒中患者的預後,可考慮對這些患者進行CPAP治療。

(1)糖尿病與卒中

糖尿病是缺血性卒中的獨立危險因素,糖尿病患者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發病提早10~20年;糖尿病患者較非糖尿病人群缺血性卒中的發病率高2~4倍。高血糖是卒中復發的獨立危險因素,回顧性分析顯示,合併糖尿病時卒中復發風險是非糖尿病患者的2倍。高血糖增加卒中死亡風險,使卒中死亡風險升高37%。

中國糖尿病患者高達9240萬,已超過印度成為糖尿病第一大國。糖代謝異常導致多種併發症。如果卒中合併高血糖,一定要積極控制血糖。研究顯示,中國約3/4的卒中合併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

《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指南2014》推薦:①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糖代謝異常的患病率高,糖尿病和糖尿病前期是缺血性卒中患者卒中復發或死亡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醫生應提高對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血糖管理的重視(Ⅱ級推薦,B級證據)。②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發病後均應接受空腹血糖、糖化血紅蛋白(HbA1c)監測,無明確糖尿病病史的患者在急性期後應常規接受口服葡萄糖耐量試驗來篩查糖代謝異常和糖尿病(Ⅱ級推薦,B級證據)。③對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進行生活方式和/或藥物干預,能減少缺血性卒中或TIA時間,推薦HbA1c治療目標<7%(Ⅰ級推薦,B級證據)。④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同時,還應對患者的其他危險因素進行綜合全面管理(Ⅱ級推薦,B級證據)。

(2)高血壓與卒中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血壓與卒中發病風險呈對數線性關係,收縮壓每增加10 mmHg,卒中發病相對危險增加49%,舒張壓每增加5 mmHg,卒中發病相對危險增加46%。循證醫學證據顯示,降壓治療使卒中患者顯著獲益。

指南對降壓治療的建議:①缺血性卒中/TIA:血壓控制目標值≤149/90 mmHg(理想血壓130/80 mmHg)(Ⅱ級推薦,B級證據)。②缺血性卒中/TIA+糖尿病+高血壓:嚴格控制血壓<130/80 mmHg(Ⅰ級推薦,A級證據)。

《中國缺血性腦卒中和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二級預防指南2014》推薦,降壓藥物種類和劑量的選擇及降壓目標值應個體化,應全面考慮藥物、卒中特點和患者3方面因素。對於顱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狹窄率70%~99%)導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薦收縮壓降至140 mmHg以下,舒張壓降至90 mmHg以下。但是對於低血流動力學原因導致的卒中或TIA患者,應權衡降壓速度與幅度對患者耐受性及血液動力學的影響。

(3)血脂異常與卒中

大多數的研究提示總膽固醇(TC)升高與缺血性卒中發生風險升高有關。一項納入了352 033例患者的Meta分析顯示,TC每升高1 mmol/L,致死或非致死性缺血性卒中的發生風險升高25%。

2019年3月,英國牛津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大學以及中國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合作,通過對超過50萬中國成年人近10年跟蹤隨訪,分析並發現了中國成年人的血脂含量與缺血性卒中和腦出血之間存在因果關係。通過大規模試驗數據表明,廣泛地使用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的藥物治療,可以預防中國人和其他國家人群中的整體卒中和其他血管疾病。

這項大規模研究表明,較低的LDL-C濃度對預防卒中發病率高的中國人群的整體卒中和心血管疾病具有凈效益。研究結果支持更廣泛地使用降低LDL-C的藥物治療,以預防中國人和其他人群的卒中和其他血管疾病。

指南推薦:①由於顱內大動脈粥樣硬化性狹窄(狹窄率70%~99%)導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薦高強度他汀類藥物長期治療以減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推薦目標值為LDL-C≤1.8 mmol/L(70 mg/dl)(Ⅰ級推薦,B級證據)。②顱外大動脈狹窄導致的缺血性卒中或TIA患者,推薦高強度他汀類藥物長期治療以減少卒中和心血管事件的風險(Ⅰ級推薦,B級證據)。

(4)心房顫動與卒中

我國心房顫動患者卒中發生率達到12.1%,以缺血性卒中為主。臨床隨機試驗肯定了抗凝治療對於降低心房顫動患者卒中發生風險的價值(口服抗血小板藥物和華法令分別可以使非瓣膜性房顫的卒中發生率降低22%和64%)。


AF患者卒中一級預防

2014中國指南關於心源性栓塞二級預防的推薦


小結

1. 卒中可防可控。

2. 健康生活,篩查和控制高危因素。

3. 行為、藥物、血管內干預為預防的三駕馬車。

4. 發生120,撥打120,第一時間獲得再通救治——降低死亡、殘疾!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