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有人食物中毒旁人該如何急救?醫生:意識不清別催吐,或致死

南都i健康 發佈 2020-08-05T03:55:34+00:00

南都名醫大講堂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食物中毒的一些基礎知識,今天南都名醫大講堂繼續邀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汪志剛,來給大家補充食物中毒的急救與預防方法。 汪醫生,現在正處夏季,食物中毒事件頻繁,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身邊的人不幸食物中毒,應該怎麼緊急處理?

南都名醫大講堂上一期給大家介紹了食物中毒的一些基礎知識,今天南都名醫大講堂繼續邀請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 汪志剛,來給大家補充食物中毒的急救與預防方法。


汪醫生,現在正處夏季,食物中毒事件頻繁,如果我們發現自己身邊的人不幸食物中毒,應該怎麼緊急處理?

一般來說,食物中毒沒有特別的緊急處理方法。如果病人意識清楚的話,建議多喝水來催吐。但如果病人意識不清楚,則不能催吐,否則可能會吸入不明東西,導致窒息,甚至引起死亡。

所以發生食物中毒後,最好還是及時就醫治療,服用醫生開的抗生菌藥物,若有必要醫生還會再根據情況,向當地的衛生行政部門報告。

當然,最好的治療方法是防範於未然,想問一下馮醫生,怎樣有效預防食物中毒?

想要預防食物中毒,首先要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俗話說得好,「飯前便後要洗手」,在接觸食物前洗手,可以避免將手上附著的細菌或者其他病原體轉移到食物表面,降低食物中毒的可能。尤其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做好手部的清潔消毒,有利於減少細菌和病毒的傳播。

另外,我們應選擇新鮮安全的食品。例如,我們應在正規經營的市場裡購買食材,購物時要觀察食物色澤、氣味等感官表現,以及留意是否有食物腐敗的情況。在進食前應徹底清潔和加熱食物,尤其應反覆沖洗可生吃的瓜果蔬菜。

日常的剩飯剩菜應及時放到冰箱裡冷藏,再被食用前應使用微波爐加熱徹底。因為剩飯剩菜是細菌的良好培養基,若不加熱徹底,容易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此外,不吃霉變食物和陌生蘑菇、野果。夏季人們去野外遊玩時,經常會看到不認識的蘑菇和野果,其中有些蘑菇和野果是有毒的。

主播:

聽完汪醫生的講解,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正確處理食材,避免「病從口入」。

同時,我們也提醒,即使現在已經復工復產,如果您發現自己有發燒、發熱等現象,建議密切觀察自己的體溫,還需要向所在社區、單位進行報備,有需要時請前往醫院發熱門診就診。

好的,今天的南都名醫大講堂到此結束,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健康科普知識,歡迎搜索微信搜索添加mydjt88。每周一到周五,南都名醫大講堂會通過南都APP、南方+、南都i健康微公眾號、頭條號和新浪微博號,喜馬拉雅、天貓精靈等平台,陪您度過美滿健康的一天,我們下期再會。

統籌 馬建忠

實習主播 程立元

製作 南都記者 錢小莉 實習生 余佩掀

通訊員 張燦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