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莊子》的作者真是莊周嗎?淺談《莊子》的歷史版本流變

王庶文講壇 發佈 2020-08-02T23:10:07+00:00

中國古籍有一個很嚴重的通病,就是版本混亂,我們閱讀古籍也最忌諱拿今天圖書出版的常態去理解古籍,就拿《莊子》來說,司馬遷在《史記》里說《莊子》有十幾萬字,而我們今天的通行本《莊子》連7萬字都不到,這意味著司馬遷看到的《莊子》與我們今天的《莊子》很不一樣。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莊子》,在前兩期的內容中我們對《莊子》作品的調性大致有了一個了解,今天我們來看一看《莊子》一書的歷史流變。

中國古籍有一個很嚴重的通病,就是版本混亂,我們閱讀古籍也最忌諱拿今天圖書出版的常態去理解古籍,就拿《莊子》來說,司馬遷在《史記》里說《莊子》有十幾萬字,而我們今天的通行本《莊子》連7萬字都不到,這意味著司馬遷看到的《莊子》與我們今天的《莊子》很不一樣。

漢朝權威圖書目錄《漢書-藝文志》記載《莊子》有52篇,我們今天的通行本只有33篇,分別是內其7篇、外15篇、雜11篇。很明顯這種編排肯定不是《莊子》原貌,我們翻閱史料會發現今天《莊子》目錄是由晉朝學者郭象確立下來的,而且那些不見的內容不是失傳而是被郭象有意刪除的。

我們常說中國古人崇古,但我們經常將古人的崇古與今天的崇古混為一談。現代的崇古是保護古籍、保護文物,要極力維護古物的原貌。古人可不這樣想,在他們的世界觀里只要有一個正當理由古籍不但可以刪,還可以改。

關鍵字: